A | A | A

第18章 播种未来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1975:从都市白领到农村 http://www.220book.com/book/XPLT/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穿越1975:从都市白领到农村》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秋日的阳光透过新厂房宽大的玻璃窗,洒在锃亮的不锈钢设备上,折射出令人振奋的光芒。那条半自动酱菜包装线终于安装调试完毕,今天进行第一次试运行。合作社的骨干们几乎都到场了,围在生产线旁,眼神里交织着期待与紧张。

李明按下了启动按钮。机器发出低沉的嗡鸣,清洗干净的酱菜被传送带送入,灌装、封口、贴标……一系列动作流畅而精准,比之前纯手工操作效率提升了数倍。看着一罐罐贴着崭新“李庄”标签的酱菜整齐地列队而出,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小小的欢呼。

“成功了!”孙丽兴奋地拍手,几个年轻社员也面露喜色。

然而,站在李明身边的小芳,却微微蹙着眉。她拿起一罐刚下线的产品,仔细看了看标签,又掂了掂重量,轻声对李明说:“效率是上来了,但你看这封口,偶尔还是有点歪斜。重量检测这边,数据波动比标准要求略大了一点。”

李明接过罐头,仔细查看,点了点头。小芳的观察总是这么细致入微。他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机器是好的,但要让机器听话,产出百分之百合格的产品,还需要咱们下功夫磨合。”李明环视众人,“尤其是自动控制这部分,对操作的精准度和稳定性要求更高。咱们不能光满足于‘差不多’。”

负责跟进这条生产线的,正是周文斌和春霞所在的技术小组。两人听到这里,表情都严肃起来。周文斌扶了扶眼镜,立刻拿出笔记本记录问题点;春霞则凑到检测台前,仔细观察重量传感器的数据变化。

新的设备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带来了新的、更精细的挑战。李明看着这群迅速进入状态的年轻人,心中感慨。他知道,合作社未来的发展,不能再只依赖他和几个老骨干的经验,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人才梯队,尤其是能适应新技术、新管理的年轻力量。

几天后,李明和小芳提出了一个在社员大会上引起热议的提议:设立“李庄合作社青年创新基金”和系统的内部培训计划。

“这笔钱,专门用来支持年轻社员提出的、有可行性的小革新、小项目。比如优化某个流程,试验一个新品种,哪怕只是改进一个工具。”李明解释道,“培训也不光是请外面老师来讲,更要鼓励咱们自己的老师傅、有经验的骨干,把本事传下来,形成制度。”

提议得到了年轻社员的热烈响应,但也遇到了一些阻力。

“搞这些虚头巴脑的干啥?有钱不如多分点红实在。”有老社员嘀咕。

“年轻人想法多,万一瞎折腾,把钱打了水漂怎么办?”

小芳早有准备,她拿出了周文斌和春霞小组刚刚完成的、关于优化包装线参数提升产品合格率的初步报告。

“叔,伯,看看这个。文斌和春霞他们琢磨的这个小改进,如果成功了,预计一年能帮咱们减少百分之三的损耗,折算下来,可不是个小数目。这还只是开始。”小芳语气平和,“咱们现在摊子大了,设备新了,光靠老经验不够用了。得让年轻人有机会试,允许他们试错,他们才能成长起来,接过担子。”

她顿了顿,看向会议室里那些年轻的面孔:“咱们不能只想着今年分多少红,还得想想,五年后,十年后,咱们李家庄合作社靠什么立足?靠谁撑着?”

这话说到了李明心坎里。他接过话头:“我和小芳商量过了,我们俩从今年的分红里,各自拿出百分之十,作为创新基金的启动资金。愿意支持的,欢迎;有疑虑的,咱们也不强求,看效果说话。”

社长和会计带头拿出真金白银,态度又如此诚恳,会上的反对声音小了下去。提案最终得以通过。

创新基金和培训计划像一块磁石,迅速吸引了合作社里的年轻人。周文斌和春霞小组成功申请到了第一笔资金,用于深入研究包装线的精准控制;孙丽则提出了一套客户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方案,虽然只是用简单的索引卡片替代部分纸质记录,却让销售数据的查询和分析效率大大提升;甚至连加工厂里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小伙子,也琢磨出了一个改进清洗池水流方向的小装置,有效减少了蔬菜的破损率。

这些小创新、小改进,或许单个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汇聚起来,却让合作社的整体运营在潜移默化中变得更加精细、高效。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年轻人心中的火种,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未来的可能性。

李明和小芳刻意地将更多具体事务交给这些年轻人去负责,自己则逐渐转向战略规划和外部资源对接。他们开始频繁地参加县里、市里组织的经济工作会议,学习政策,了解宏观经济动向。

一次从市里开会回来,李明带回了一个消息:省里正在筹划建立首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重点扶持一批有潜力、管理规范的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给予土地、信贷、技术等方面的政策倾斜。

“这是个机会!”李明眼中闪着光,“如果能入选,对咱们合作社下一步的发展,将是巨大的推动。”

但入选的条件极为苛刻,不仅看经济指标,更看重管理模式、创新能力、带动效应和发展规划。

小芳看着厚厚的申报指南,沉思片刻:“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是真正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有扎实的根基,有自己摸索出来的管理模式,还有这批正在成长的年轻人。我们的短板是,品牌影响力还不够大,产业链条还不够长。”

“那就扬长避短,把我们的故事,把我们的人才培养机制,把我们立足本地、稳健发展的规划,讲清楚,讲透彻!”李明下定决心。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合作社进入了紧张的申报准备期。李明负责整体规划和对外协调,小芳则带领着孙丽、周文斌、春霞等年轻骨干,负责整理材料、撰写报告、准备答辩。这几乎成了对合作社年轻团队的一次全面检阅和实战演练。

在这个过程中,李明和小芳惊喜地发现,这些年轻人展现出的潜力超乎预期。周文斌用清晰的图表和数据,将合作社的技术升级路径分析得头头是道;春霞对生产环节的熟悉和存在的问题了如指掌,提出的改进思路务实而具体;孙丽则将她整理的客户反馈和市场分析,变成了论证品牌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有力证据。

看着他们在会议室里,为了一个数据、一个表述反复推敲、激烈讨论的样子,李明仿佛看到了多年前,他和阿强、小芳一起熬夜规划合作社蓝图时的情景。薪火,正在悄然传递。

申报材料递交上去的那天傍晚,李明和小芳再次登上合作社办公楼的楼顶。夕阳将天空染成瑰丽的橘红色,脚下的村庄宁静而充满生机。新厂房伫立在夕阳余晖中,旁边的空地上,己经规划了未来产品研发中心的位置。

“不管这次申报结果如何,”小芳轻声说,“我觉得,我们己经成功了。”

李明握住她的手,赞同地点头。他看到了在田野间劳作的社员,看到了办公楼里依然亮着的、属于年轻团队的灯光,看到了怀里己经会清晰喊出“爸爸”、“妈妈”的李曦。

他播下的种子,不仅仅是在土地里,更是在这些年轻人的心中。他们,才是李家庄真正的未来,是这片土地上,最值得期待的新绿。

时代的大潮依然奔涌,而他们己经为迎接更大的风浪,培育了更坚韧的水手,建造了更坚固的舟楫。前路可期。



    (http://www.220book.com/book/XPL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1975:从都市白领到农村 http://www.220book.com/book/XPL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