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0章 规矩与方圆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1975:从都市白领到农村 http://www.220book.com/book/XPLT/ 章节无错乱精修!
 蓝月无殇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秋日的晨光透过新办公楼宽大的玻璃窗,在光洁的水磨石地面上投下明亮的光斑。李明走进装修一新的会议室,空气中还隐约残留着油漆和木材的气息。长长的会议桌旁,各部门主管己基本到齐——生产、销售、研发、品控、财务……曾经熟悉的面孔,如今坐在标有职位名称的座位牌后,神情间都多了几分郑重。

这是李家庄合作社实行新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后的第一次全体主管周会。

“开始吧。”李明在主位坐下,目光扫过众人,“各部门先汇报上周情况和本周计划。”

会议按照新的流程进行。孙丽率先发言,条理清晰地汇报了超市渠道的铺货进展和外贸订单的跟进情况,但也提出了超市苛刻的账期带来的资金压力。周文斌介绍了研发部对冻干工艺进一步优化的试验进度,提到需要采购一批价格不菲的精密检测仪器。春霞则一丝不苟地通报了上周各环节的质量抽检结果,指出了清洗车间和包装线存在的几个细微偏差,要求相关责任人限期整改。

每个人的发言都围绕着数据和事实,效率很高。但李明能感觉到,一种无形的拘谨和公事公办的气氛在会议室里弥漫。过去那种开会时偶尔插科打诨、争论起来面红耳赤的场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略显刻板的秩序。

当春霞提到包装线一个老员工因未严格按照新规程操作被记录并扣罚时,生产部主管,一位跟了李明多年的老师傅,脸色明显沉了下来。

“春霞主管,老刘在合作社干了十几年了,手艺没得说,就是性子糙点。这次也不是啥大问题,就是标签贴歪了几个,批评教育一下就行了,首接扣钱,是不是太不近人情了?怕寒了老伙计们的心啊。”生产主管语气带着不满。

春霞扶了扶眼镜,脸上有些涨红,但声音依旧坚持:“李叔,规矩是社里定的,明确了贴标误差率不能超过千分之二。老刘师傅这次超出了标准,按制度就该处理。这不是针对他个人,如果这次通融了,下次别人犯错怎么办?质量关怎么守?”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气氛有些凝滞。所有人都看向李明。

李明心中叹了口气。他知道,这就是制度推行必然要经历的阵痛。新规矩与旧人情,专业化管理与乡土熟人社会,正在发生剧烈的碰撞。

“制度定了,就要执行。”李明缓缓开口,语气不容置疑,“老刘师傅是社里的老人,功劳苦劳都有。但功劳不能抵过错。这次按制度办,该扣罚扣罚。同时,生产部和品控部要加强对老员工的培训,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规程,这不是甩包袱,是责任。”

他看向生产主管和春霞:“你们一个要管好人,一个要把好关,目标是一致的——把活干好,把产品做好。以后这种问题,要沟通在前,按制度办在后。”

生产主管闷闷地应了一声,春霞也点了点头,但两人之间的那点隔阂,显然不是一次会议就能消弭的。

李明知道,他必须在这条新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哪怕暂时会伤及一些情面。

与此同时,小芳的孕期反应开始明显起来。恶心、疲惫时常袭来,但她依然坚持每天到岗。财务部的电算化工作正在关键阶段,各种报表、预算、成本分析,千头万绪。她常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半天,脸色苍白,只有在没人注意时,才会悄悄按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和酸痛的腰背。

李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试图分担更多工作,但合作社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千头万绪都需要他决策、协调。

一天晚上,李明很晚才回到家。王秀英告诉他,小芳晚饭没吃几口就吐了,刚睡下。李明轻手轻脚走进卧室,看见小芳侧卧着,眉头即使在睡梦中也无意识地微蹙着,床头柜上还放着几份未看完的报表。

他心疼地为她掖好被角,坐在床边,心中充满了愧疚和矛盾。他给了合作社一个更规范、更有前景的未来,却似乎让最亲密的伴侣承受了太多的压力。

就在这时,小芳动了一下,醒了过来。

“吵醒你了?”李明轻声问。

小芳摇摇头,撑着坐起来:“没事,就是有点饿醒了。”

李明赶紧去厨房,把母亲温在锅里的清粥小菜端来。看着小芳小口小口地吃着,他才稍稍安心。

“要不……财务部那边,你先放一放?让下面的人多担待点。”李明试探着问。

小芳放下勺子,擦了擦嘴,眼神在夜色中依然清亮:“现在正是立规矩的时候,财务是核心,我不能松劲。下面几个年轻人虽然肯学,但经验还浅,这么大的摊子,我不盯着,万一出了纰漏,咱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制度公信力就完了。”

她顿了顿,握住李明的手:“别担心我,撑得住。就是……有时候觉得,这规矩立起来了,人是省心了,可好像也少了点以前那种……热气腾腾的劲儿。”

李明默然。他何尝没有这种感觉?合作社越来越像一台精密仪器,高效,却似乎缺少了灵魂的温度。他知道,如何在规范管理和保持活力之间找到平衡,是下一个需要破解的难题。

几天后,一个突发事件考验着新制度的韧性。一批供应超市的冻干蔬菜,在出厂检验时完全合格,但运抵省城仓库后,却被对方质检员抽检出部分产品包装内袋有极其细微的密封瑕疵,虽然不影响产品质量,但对方依据合同,坚持要整批退货。

消息传回合作社,销售部和生产部顿时炸了锅。

“他们这就是鸡蛋里挑骨头!肯定是想压价!”

“咱们出厂检验明明没问题,肯定是运输途中出的问题!”

孙丽急得嘴角起泡,春霞则翻出所有生产记录和出厂检验报告,证明合作社方面绝无责任。按照旧例,很可能就是李明亲自跑去省城,凭关系和口才去协调解决。

但这一次,李明没有动。他把问题抛给了相关部门。

“销售部,依据合同条款,拿出处理方案和谈判底线。”

“品控部,复核所有相关记录,准备技术说明材料。”

“生产部,自查所有可能影响包装密封性的环节,出具报告。”

他坐在办公室里,听着各部门主管依据制度和职责,紧张地讨论、分析、准备材料。最终,由孙丽带队,春霞作为技术支撑,前往省城处理此事。

两天后,孙丽和春霞回来了。她们没有依靠李明的关系,而是凭借完整的生产追溯记录、严谨的技术分析报告和不卑不亢的谈判,成功说服了对方,对方最终同意接收这批产品,仅象征性地扣除了一小部分费用作为补偿。

“社长,我们做到了!”孙丽脸上带着疲惫,更多的是兴奋和自信,“他们一开始很强硬,但看到咱们的记录那么全,分析那么到位,口气就软了!”

春霞也难得地露出了笑容:“这说明,咱们的制度和标准,是经得起考验的。”

看着她们充满成就感的年轻面庞,李明心中豁然开朗。是的,规矩也许会暂时束缚手脚,让人觉得冰冷,但它最终保护的是公平、是质量、是所有人的长期利益。而当年轻人学会在规矩的框架内运用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时,那种成就感,是过去那种依赖个人权威的模式无法给予的。

晚上,他将这件事讲给小芳听。小芳靠在他怀里,听着他语气中的欣慰,也笑了。

“看来,咱们立的这些规矩,不是捆人的绳子,是教人走路的拐杖,等大家走熟了,就能跑起来了。”她轻声说,手轻轻抚着微隆的小腹,“等这个小家伙出生,看到的,就是一个更规范、也更坚实的李家庄了。”

李明搂紧妻子,望向窗外。合作社的轮廓在夜色中显得清晰而挺拔。规矩己成,方圆初定。前路或许仍有风浪,但这艘航船的龙骨己然更加坚固,能够承载着更多人的梦想与希望,驶向更远的彼岸。



    (http://www.220book.com/book/XPL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1975:从都市白领到农村 http://www.220book.com/book/XPL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