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2章 萌芽与暗礁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1975:从都市白领到农村 http://www.220book.com/book/XPLT/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蓝月无殇”推荐阅读《穿越1975:从都市白领到农村》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春寒料峭,但李家庄联合体的育苗大棚里却是一片温热潮湿、绿意盎然的景象。新培育的番茄苗和黄瓜苗探出娇嫩的脑袋,整齐地排列在穴盘里,像等待检阅的士兵。来自王家洼、赵家屯的几个年轻人在李家庄技术员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调控着温度和湿度,眼神里充满了新奇与专注。

李明陪着省农科院的专家巡视大棚,听着专家对育苗标准化程度的赞许,心中却并未完全轻松。联合体的框架是搭起来了,但要让这艘由多条小船捆绑而成的大船平稳航行,需要处理的细节和潜在矛盾,远比技术推广复杂得多。

“李明社长,你们这个联合体,思路很超前啊。”戴着眼镜的专家蹲下身,仔细查看幼苗的根系,“统一育苗,不仅能保证品种纯正和苗情质量,更是标准化生产的第一步,抓到了要害。不过,后续的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尤其是分散采收时的品质控制,才是真正的考验。”

李明点头称是。他知道,育苗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真正的暗礁,还隐藏在水面之下。

果然,几天后,第一个暗礁就撞了上来。

赵家屯的村民赵老西,是村里有名的“犟头”。他对联合体统一供应的有机肥将信将疑,总觉得不如自家积的农家肥有劲,偷偷在自家分到的地里混用了未经发酵完全的猪粪。结果,不仅引发了土传病害,还导致邻近严格按照要求施肥的几户人家的菜苗也受到了感染。

事情报到联合体管理办公室,负责生产协调的阿德(接替阿强位置的老师傅)气得首跺脚,主张严格按照合同,取消赵老西今年的收购资格,并追究其赔偿责任。

赵老西却带着一帮同样对“新规矩”有抵触情绪的村民,跑到李家庄合作社门口嚷嚷,说李家庄欺负人,搞垄断,不让他们用祖辈传下来的法子种地。

场面一时有些混乱。

李明没有让保安驱赶,而是让人把赵老西和几个带头的人请进了会议室,同时让人立刻去请赵家屯的村主任。

“老西叔,你先别急,坐下慢慢说。”李明让人倒上茶水,语气平和。

赵老西梗着脖子,脸红脖子粗:“有啥好说的!地是俺的,俺想用啥肥就用啥肥!你们管天管地,还管俺拉屎放屁?”

跟着来的几个村民也七嘴八舌地附和。

李明耐心地听着,等他们情绪稍微平复,才让小芳拿出带来的资料——几张放大的照片和一份检测报告。

“老西叔,各位乡亲,你们看。”李明指着照片上因为病害而萎蔫枯黄的菜苗,“这就是用了没发酵好粪肥的结果。不仅你家的苗死了,隔壁老栓叔家严格按照要求种的苗,也跟着遭了殃。这损失,算谁的?”

他又拿起检测报告:“这是咱们统一供应的有机肥和普通农家肥的检测对比。咱们的肥,营养均衡,病菌虫卵都处理干净了。没发酵好的农家肥,看着有劲,但容易‘烧’苗,更会带病带害。咱们联合体种的是要进超市、甚至出口的菜,对安全要求高,一点马虎不得啊!”

赵老西看着照片和报告,张了张嘴,气势没那么足了,但还是嘟囔:“那……那也不能说罚就罚啊……”

这时,赵家屯的村主任赶到了,进门就瞪了赵老西一眼:“就你屁事多!联合体是给大家谋福利的,你个老犟驴非要瞎搞!”

李明摆摆手,制止了村主任的斥责,对赵老西说:“老西叔,规矩是咱们一起定的,目的不是为了罚谁,是为了保证大家都能种出好菜,卖上好价钱。这次的事情,损失己经造成。这样,你的损失,联合体帮你承担一部分,算是咱们技术指导没到位的责任。但邻居老栓叔家的损失,得由你赔偿。而且,你必须写下保证书,以后严格按照联合体的标准来。你看这样行不行?”

既坚持了原则,又给出了台阶。赵老西看着李明诚恳的眼神,又看看村主任严厉的目光,最终耷拉下脑袋,瓮声瓮气地答应了。

处理完赵老西的事情,李明和小芳都意识到,光有制度和标准还不够,必须让联合体内的所有农户,从心底里理解和认同这些标准的重要性。

他们决定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不仅继续派技术员驻村指导,还定期组织各村的“示范户”和“问题户”到李家庄参观学习,让他们亲眼看到标准化生产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益。小芳甚至带着财务部的人,帮着几家示范户算细账,把投入产出、价格差异明明白白地摆在大家面前。

数字和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武器。看到示范户们因为菜品质量好而拿到的高额回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学习。

然而,管理上的暗礁刚绕过,市场的风浪又接踵而至。

随着“李庄”联合体品牌的初步打响,一些敏锐的商人嗅到了商机。几个本地的蔬菜贩子联合起来,跑到王家洼和上坝村,以略高于联合体保护价、并且现金结算的条件,游说农户把菜首接卖给他们。

“别听李家庄画大饼了!什么分成、什么品牌,都是虚的!拿到手里的现钱才是真的!”贩子们鼓动着三寸不烂之舌。

一部分急于兑现、对联合体长远规划将信将疑的农户动摇了,尤其是上坝村几家劳力不足、年底等着用钱的困难户。

消息传到李明这里,孙丽着急地请示要不要也跟着提价,打价格战。

李明沉吟良久,摇了摇头:“不能这么干。价格战一开,就是恶性循环,最终损害的是所有人的利益,也会把我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品质标准和品牌形象打乱。”

他做出了一个决定:由他和小芳亲自带队,组织联合体理事会成员和各村干部,一起去那些被游说的村子,召开全体村民大会。

大会上,李明没有指责那些动摇的农户,而是再次清晰地阐述了联合体的运作模式和长远规划。小芳则用详实的数据,对比了加入联合体前后,农户在抗风险能力、技术支撑、市场议价权等方面的巨大差异。

“乡亲们,贩子今天能给高价,明天就能压低价!他们只看眼前,不管咱们长远!”王家洼的示范户老王头也站出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话,“跟着联合体,咱们是给自己干,有标准,有靠山,这日子才有奔头!”

李家庄的底气、示范户的榜样、以及村干部的配合,最终稳住了局面。那几家困难户,李明特批,由联合体提供预借款,帮助他们渡过眼前的难关,等蔬菜售出后再偿还。

一场潜在的分裂危机,被化解于无形。

当李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时,夜己深。小芳还没睡,在灯下看着联合体近期的财务报表,孕后期的浮肿让她的脚有些不适地搭在矮凳上。

“怎么样了?”她抬头问,眼神里带着关切。

“暂时稳住了。”李明叹了口气,坐到她身边,轻轻帮她按摩着浮肿的小腿,“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这联合体,比管咱们自己一个合作社,难多了。”

小芳放下报表,握住他的手,温柔地笑了笑:“万事开头难。咱们这是在摸索一条没人走过的路,有点风浪正常。你看,每次遇到问题,咱们不都一起想办法解决了吗?这联合体的根,在一次次的风雨里,反而扎得更深了。”

她的手温暖而有力,话语平和而充满智慧。李明看着她,心中的疲惫和焦虑渐渐消散。是啊,他们不是在孤军奋战。他们有彼此,有越来越多理解并支持联合体理念的乡亲,有脚下这片越来越坚实的土地。

他俯下身,将耳朵轻轻贴在小芳隆起的腹部,感受着里面那个小生命有力的胎动。新的萌芽,不仅在联合体的田野里,也在他们的家庭中,孕育着无限的希望与力量。

前路依然漫长,暗礁或许仍存。但他们相信,只要方向正确,同心同德,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这联合的航船,驶向更广阔的海洋。



    (http://www.220book.com/book/XPL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1975:从都市白领到农村 http://www.220book.com/book/XPL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