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念安的生活依旧平静如水。
她在咖啡馆的弹奏渐渐有了一些固定的听众。
有人喜欢她指尖流淌的古典乐章,也有人被她偶尔即兴创作的、带着苍凉海风和思念味道的现代片段所吸引。
咖啡馆的老板,那位沉默的中年人,在一次打烊后,递给她一个信封。
“安小姐,这是你这个月的薪水,另外……这是一位客人留下的,指定给你的小费。”老板顿了顿,“他说,你的音乐让他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事。”
苏念安有些诧异,接过信封,里面除了薪水,还有几张额外的钞票。
她并未多想,只当是某位善心客人的鼓励。她不知道,那位“客人”,是李彦安排的人,用这种不打扰的方式,确保她的生活不至于太过窘迫。
这笔意外的“小费”,让她下决心去做一件事。她联系了一家本地的小型录音工作室,用积攒的钱,录制了几首她这段时间创作的、完成度较高的曲子。
其中包括那首改编自古老渔歌的《守望》,以及一首充满了挣扎与突破力量的、名为《破茧》的钢琴独奏。
录制过程并不顺利,设备简陋,她也不是专业歌手,偶尔会走音,情感处理也带着青涩。但当最终混缩后的demo出来时,听着耳机里那 raw、真挚、充满了生命力的声音,苏念安哭了。这是完全属于“安念”的声音,剥离了所有外在光环,从痛苦和孤独中生长出来的声音。
她将这几首曲子,用“安念”的名字,上传到了一个独立的原创音乐平台。没有宣传,没有推广,像一颗投入大海的石子,她甚至没有期待任何回响。
傅承昀的守望,细致入微。他很快知道了苏念安录制demo并上传的事情。
他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找到了那个平台,戴上了耳机。
当苏念安那把带着些许沙哑和颤抖,却蕴含着巨大情感张力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时,傅承昀闭上了眼睛。
《守望》的旋律苍凉而执着,歌词里唱着“潮起潮落,望断天涯路,灯塔不语,照归途……”他仿佛看到了她在海边日复一日等待与挣扎的身影。
而《破茧》那激烈的、几乎要冲破一切束缚的钢琴声,则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她内心的痛苦、不甘与奋力向上的力量。
他的心脏被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呼吸都变得困难。他从未如此清晰地“听”到她的内心世界,那是在他身边时,她从未完全展露过的、坚韧而又脆弱的灵魂。
他没有做任何事,没有动用资源去推广,甚至没有注册账号去留言。
他只是反复地听着那几首歌,在她每一个辗转难眠的深夜,他也隔着遥远的距离,陪伴她一起承受这份成长的阵痛。
与此同时,林薇也在偶然间,通过一个关注独立音乐的朋友,听到了“安念”的歌。那熟悉的音乐语汇和情感内核,让她瞬间就确定了这是苏念安!
她激动得差点叫出声,立刻将链接分享给了李彦,附言:“是她!她很好,她在唱歌!”
李彦将消息转给傅承昀时,傅承昀只是微微颔首,表示知道了。
但李彦看到,老板紧蹙了数日的眉头,似乎舒展了些许。
苏念安并不知道这些暗中的关注。她依旧每天去咖啡馆弹琴,整理乐谱,去市场买菜,过着简单到近乎单调的生活。
只是,偶尔在弹琴的间隙,她会感到一道极其遥远、却又异常温暖的视线,仿佛穿透了时空,落在她的背上,让她冰冷的心,泛起一丝微弱的、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暖意。
(http://www.220book.com/book/XQC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