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叔探听,心生歹念
林二叔搬进偏房后,见林家不仅没被打垮,反而和苏家走得越来越近——白天苏家常派人来帮忙打理田地。
晚上两家人还聚在院子里说话,笑声时不时飘进偏房,他心里早就憋了股气,疑心也越来越重。
这天下午,林家人都去田里查看庄稼,林二叔悄悄溜到院墙外,扒着篱笆缝偷听。
虽然听不真切,但“秋天卖粮食”“牛车拉货”“合作赚钱”几个字眼清晰地传进耳朵里。
他顿时红了眼——难怪林家最近干劲十足,原来是要靠卖粮翻身!
他咬着牙,心里立刻盘算起来:绝不能让林家好过,一定要在他们卖粮的时候搞破坏,让他们赚不到钱,甚至赔本!
2. 勾结地痞,密谋坏事
当天晚上,林二叔揣着从镇上铺子赚的银子,摸黑去了镇上的赌坊——他知道那里聚集着不少游手好闲的地痞。
找到以蛮横出名的“李三”后,他把银子往桌上一放,压低声音说:“我跟你说个赚钱的活。
等秋天,我哥林家会拉粮食去镇上卖,到时候你们去闹一场,要么把他们的粮车掀了
要么把买主都赶走,别让他们做成生意。事成之后,我再给你们这么多银子。”
李三掂了掂手里的银子,眼睛一亮,拍着胸脯保证:“二叔放心!
这点小事包在我们身上,到时候保证办得干净利落,让他们连哭都没地方哭!”
林二叔见他们答应得爽快,脸上露出阴笑——他仿佛己经看到林家粮食被掀翻、生意黄掉的惨状。
3. 天气异常,作物受胁
入秋前,天气突然变得反常——原本该多雨的时节,却连续半个月没下一滴雨。
田里的土地干裂得能塞进手指,水稻的叶子开始发黄卷曲,小麦也长得比往年矮了一大截,穗子更是瘦小得可怜。
林父每天天不亮就去田里查看,蹲在干裂的土地旁,拨弄着发黄的稻苗,眉头皱得能拧出水来。
晚上回到家,他坐在灯下,看着墙上的日历,愁得睡不着觉:“再不下雨,今年的收成就要打水漂了。
之前跟苏家说好一起卖粮赚钱,现在看来,这合作怕是要泡汤了……”
林母坐在一旁,也只能叹气——庄稼是农家的命根子,没了收成,一家人的日子又要难了。
4. 苏软察觉,提醒防备
苏软最近总觉得不对劲——林二叔不仅常往镇上跑,星若有琴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回来后还总对着林家的田地张望,眼神阴沉沉的,一看就没安好心。
再加上反常的天气,她心里隐隐不安,总觉得有不好的事要发生。
她赶紧找到林父和来帮忙的苏父,认真地说:“林叔,苏叔,咱们得提前防备。
林二叔肯定没安好心,说不定会在咱们卖粮的时候搞破坏,到时候得多带些村里的壮丁护送。
另外,天气干旱,不能光等雨,得赶紧想办法引水浇田,不然庄稼真的要完了。”
苏父点点头,赞同道:“软妹说得对,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得主动想办法应对。”
5. 引水遇阻,邻村刁难
林父和苏父商量后,决定从邻村的河里引水浇田——那条河离林家的田地最近,只要挖条水渠,就能把水引过来。
可没想到,他们刚带着工具去河边,就被邻村的人拦住了。
邻村的村长叉着腰,态度强硬:“这河的水是我们村的。
我们自己的庄稼还不够浇,凭什么给你们林家用?赶紧走,别在这碍事!”
林父赶紧上前解释:“村长,我们就引一点水救急,等下了雨就不引了,绝不会影响你们村的庄稼。”
可无论他怎么好说歹说,邻村的人都不肯松口。
后来林父才从村里老人那里得知——原来是林二叔提前去邻村,跟村长说了坏话,谎称林家“想抢水灌溉。
不顾邻村死活”,还塞了些银子,故意让邻村刁难林家,断了林家引水救田的路。
6. 双家议事,共对危机
苏父见林家接连遇到麻烦,立刻召集两家人,在林家院子里商量对策。
苏软看着大家愁眉苦脸的样子,率先开口:“现在情况紧急,咱们得分两步走。
第一步,先找村里有威望的老人出面,跟邻村村长讲道理,再拿出些粮食作为补偿,争取让他们同意我们引水。
第二步,咱们先多准备些水桶,组织家里的壮丁轮流去河边挑水救急,能救多少是多少。
至于卖粮的事,让苏家的哥哥们提前去镇上,联系靠谱的买主,再请几个村里的壮丁帮忙护送,防备林二叔和地痞闹事。”
大家听了,都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原本沉重的气氛渐渐缓和下来。
可每个人心里都清楚,无论是引水救田,还是防备林二叔的破坏,接下来要面对的,都会是一场难打的仗。
夜色渐深,院子里的灯光映着每个人坚定的脸庞,一场与天、与人的较量,即将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XQD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