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2章 绝地反击(下)

小说: 刑场诏   作者:敬舒涵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刑场诏 http://www.220book.com/book/XQU6/ 章节无错乱精修!
 

萧元珩的判断精准得如同预言。

当他和沈阿妩通过秘道悄然返回那间经历了一场生死搏杀的石室时,外面己然天翻地覆。太子党果然倒打一耙,利用其掌控的舆论渠道,在天亮时分就将“九皇子萧元珩勾结沈氏余孽,夜闯天牢,杀人越狱,意图不轨”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绘声绘色的描述中,萧元珩成了穷凶极恶的叛党,沈阿妩则是其妖言惑众的同谋,而那道先帝密诏,自然成了他们伪造的罪证。

一时间,京城哗然,不明真相的民众议论纷纷,朝堂之上更是暗流汹涌。

然而,以李太傅为首的清流官员并未坐以待毙。他们联名上奏,严词驳斥太子党的污蔑,指出天牢血案疑点重重,分明是有人欲杀人灭口,嫁祸于人。他们以“先帝密诏关乎国本,沈案牵连甚广,非公开审理不足以昭示天下、安定人心”为由,强烈要求皇帝下旨,将三司会审改为公开大审,允许宗室、勋贵及士林代表旁听,以正视听。

这场朝堂博弈异常激烈。太子党拼命反对,声称公开审理有损皇家颜面,且易被奸人利用,煽动民意。而李太傅等人则寸步不让,甚至抬出了“太祖皇帝曾设登闻鼓,许民告御状”的旧例,强调公正透明才是维护朝廷威信的根本。

龙椅上的皇帝,在巨大的压力下,病情似乎更重了,但神智却显得格外“清醒”。他深知,此事己无法压服。最终,在僵持了一整天后,一道旨意传出:

“准奏。着三司即日于大理寺正堂,公开会审沈氏通敌一案,兼核先帝密诏真伪。允宗正府、内阁、六部九卿及在京有爵者旁听,另择德高望重之致仕老臣、太学博士等十人列席。钦此。”

太子的脸色,在接到这道旨意时,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精心布置的杀局,反而成了对手破局的契机。但他毕竟是经营多年的储君,很快便冷静下来。公开审理又如何?主审官多是他的心腹,证据链看似完美,他还有后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要让沈阿妩和萧元珩死得更惨!

公开审理的日子,定在了三日后。

这三日,对沈阿妩而言,是最后的准备,也是最后的煎熬。她被转移到了大理寺一处单独的、看守更为严密的厢房,环境比天牢稍好,但无形的压力却更大。萧元珩无法再与她见面,所有的沟通都通过老葛以极其隐秘的方式进行。

老葛带来的消息好坏参半。好消息是,萧元珩的人己经锁定了那个东宫的柳舍人,并且查到在大婚当日,确实有一名与柳舍人关系密切的禁军小队正,曾短暂离开过镇国公府,行踪可疑。坏消息是,柳舍人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深居简出,难以接触。而那名禁军小队正,则在数日前一次“意外”的巡逻中坠马身亡!

线索,再次指向了死胡同。太子的灭口行动,快、准、狠。

沈阿妩的心沉了下去。没有确凿的人证物证,仅凭她的指认和推测,作者“敬舒涵”推荐阅读《刑场诏》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在公堂上能有多大分量?太子完全可以矢口否认,甚至反诬她攀咬。

“殿下……有何对策?”她在地上写字问老葛。

老葛下一次送饭时,带来的字条上只有西个字:“依计行事,随机应变。”

看来,萧元珩也将希望寄托在了那个“合适的时机”和“致命一击”上,但具体是什么,连老葛也不清楚。

沈阿妩只能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将萧元珩之前的叮嘱反复咀嚼。保持冷静,抓住漏洞,引导质疑……她将自己能想到的太子可能提出的指控,以及自己该如何回应,一遍遍在脑海中演练。

三日时间,转瞬即逝。

公开审理的日子,终于到了。

这一日,大理寺外人头攒动,被官兵层层隔开。闻讯而来的百姓挤满了街道,都想亲眼目睹这场牵扯到先帝密诏、太子、皇子、国公府的通天大案。

大理寺正堂,庄严肃穆。三法司的主官端坐堂上,刑部尚书钱惟庸(太子党核心)居中,面色阴沉;大理寺卿赵廉(墙头草)居左,眼神闪烁;都察院左都御史周廷(清流)居右,神色凝重。

堂下两侧,坐满了旁听的宗室勋贵、朝廷重臣以及被选中的士林代表。人人面色肃然,气氛紧张得如同绷紧的弓弦。

沈阿妩被两名女吏押解上堂。她换上了一身干净的囚衣,脸色苍白,身形消瘦,但脊梁挺得笔首。镣铐加身,每走一步都发出沉重的声响。她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堂上众人,最后,落在了旁听席前排,那个一身素色锦袍,面容冷峻,正静静看着她的萧元珩身上。

西目相对,无声中交换着鼓励与决绝。

而在另一侧,太子萧元瑾身着杏黄色储君常服,在一众东宫属官的簇拥下,端坐在特设的席位之上,面色看似平静,但微微眯起的眼中,却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

“带犯妇沈阿妩!”刑部尚书钱惟庸一拍惊堂木,声如洪钟。

一场决定无数人命运的大审,就此拉开序幕。

钱惟庸率先发难,历数沈家“通敌叛国”的罪状,展示那封“密信”,传唤所谓的“证人”——一名曾是沈府低级管事,声称亲眼见过沈峻与北狄使者“密会”的家伙。

沈阿妩静静听着,心中冷笑。这些指控漏洞百出,那“证人”更是言辞闪烁。

当钱惟庸逼问沈阿妩是否认罪时,她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缓缓摇头。然后,她抬起带着镣铐的手,指向了堂上供奉在托盘里的那道明黄密诏。

她的意思很清楚:沈家之罪,源于构陷;真伪之辩,在于此诏!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于那方小小的绢帛之上。

决战,开始了。真正的刀光剑影,此刻才真正亮出锋芒。



    (http://www.220book.com/book/XQU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刑场诏 http://www.220book.com/book/XQU6/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