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报到遇“双事”,暗藏猫腻
六月的望川镇,太阳跟个烧红的铜盆似的扣在头顶,柏油路被晒得软乎乎的,脚踩上去能听见“吱呀”一声,像是鞋底要被粘下来。林舟背着半旧的帆布背包,背包带磨得发亮,里面装着几件换洗衣物和一本蓝皮手册,手里攥着皱巴巴的报到单,汗顺着额角往下淌,没一会儿就把白T恤的领口洇出一圈深色,贴在背上凉飕飕的。
镇民生服务站的门是褪了漆的蓝铁皮,边缘锈出了黄乎乎的印子,风一吹就“哐当”晃两下。院角那棵老梨树,叶子蔫头耷脑地垂着,蝉在枝桠上叫得声嘶力竭,掉在地上的蜜梨皮被晒得发皱,甜丝丝的味儿混着泥土的腥气,飘得满院都是。传达室的老张头趴在桌上打盹,收音机里飘出断断续续的戏词,“苏三离了洪洞县”的调儿刚起,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
林舟刚推开服务站的玻璃门,还没来得及喊“报到”,就被一群人围了个严实。领头的是个六十来岁的老头,穿件洗得发白的靛蓝短褂,领口磨出了毛边,裤脚沾着新鲜的泥点,一看就是刚从地里上来的。他手里捏着张卷得快散架的纸,指节因为用力泛白,纸面上的字被汗洇得模糊,只能看清“蜜梨地”“补偿款”几个黑糊糊的字眼——后来林舟才知道,这是望川村的村级联络员周建国。
“同志!你是新来的民生干事吧?”周建国的声音又哑又急,往前凑了凑,林舟能闻到他身上的泥土味儿和汗味儿,“俺们望川村12户人家,靠那片蜜梨地过日子!可项目方说,按普通耕地算补偿,一亩才给三千块!你说说这合理不?这树都挂果三年了,去年俺家两亩梨卖了一万六,今年要是按这个价,连买肥料的钱都不够!”
他身后的村民也跟着七嘴八舌地附和,有个穿碎花衫的大妈,手里还拎着个竹篮,篮子里装着几个青黄的蜜梨,急得眼圈都红了:“干事啊,俺家那亩梨,去年结的果能装满两麻袋,儿子学费全靠它!项目方的人昨天还说‘爱要不要,有的是人要’,这不是欺负人吗?”
一个扛着锄头的后生,脸涨得通红,把锄头往地上一戳:“实在不行,俺们就去县里告!不能让他们这么坑人!”
林舟被这阵仗闹得有点懵,刚想开口问详情,里屋忽然传来一阵拖鞋摩擦地面的声音。一个肚子微隆的男人走了出来,穿件灰色短袖,领口沾着点油渍,手里夹着根没点燃的烟——不用问,作者“业羊八”推荐阅读《望川林舟:无背景揪贪护民生》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这就是民生服务站的张建军干事。他扫了眼围在门口的村民,眉头一下子皱成了疙瘩,往林舟身后躲了躲,像是想把自己藏起来。
“小林是吧?”张建军的声音有点虚,没看村民,只盯着林舟手里的报到单,“一路辛苦,先跟我进办公室,把手续办了。村民这些事,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我回头跟镇上领导汇报了再说,啊?”
林舟没动。他从背包里掏出那本《县域民生服务手册》——这是来之前,县民生中心的李姐塞给他的,扉页上用钢笔写着“多瞅、多问、多记,百姓的事别含糊”。手册的边角有点卷,显然是被人翻过不少次。他快速翻到“特色种植补偿”那一页,手指在印着黑字的条款上划了划:“周叔,您看这儿,手册第15条写着,果树挂果满两年就算盛产期,补偿标准得按盛产期算,比普通耕地高一半还多。您家的梨都挂果三年了,怎么会按普通耕地算?”
又转向那个穿格子衫的男人——他是王婶的儿子张强,手里攥着张低保申请表,指节都发白了。林舟接过表,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申请人王桂兰”几个字被圈了又圈。“大哥,王婶的申请编号您记得不?我查下档案,看看是不是漏审了,或者缺了啥材料。”
张建军在旁边没说话,把烟往耳朵上一夹,双手在肚子上搓来搓去,眼神飘来飘去,一会儿瞟办公室的门,一会儿瞟院角的老梨树,就是不看村民。周建国愣了愣,挠了挠头:“俺们也不懂这些条款啊!项目方就拿张纸让俺们签字,说‘全镇都这么算’,俺们寻思着镇里的人总不会骗俺们,就签了……”
张强也急了:“俺两次交申请,刘主任都说‘材料齐了,等通知’,可俩月了,啥信儿都没有!俺妈瘫痪在床,每天都要吃药,就等着低保钱救急呢!”
林舟低头翻着手册,眼角的余光瞥见张建军悄悄往办公室挪了挪,脚刚碰到门槛,又停住了。他心里忽然犯了嘀咕:张干事在这儿待了好几年,不可能不知道特色种植的补偿标准,为啥不跟村民解释,反倒一个劲地说“汇报”?还有王婶的低保,两次申请都没信儿,要是材料齐了,怎么会拖这么久?
风从门口吹进来,带着梨的甜香和泥土的腥气,林舟手里的手册忽然觉得沉了点。他抬起头,看着村民们期待的眼神,又看了看张建军躲闪的样子,忽然觉得,这望川镇的民生事,好像没表面上那么简单——这刚报到遇上的两件事,背后说不定藏着啥猫腻。
(http://www.220book.com/book/XQZ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