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下村核地,发现记录篡改
第二天早上五点多,天刚蒙蒙亮,林舟就被院外的鸡叫声吵醒了。推开宿舍门,望川镇还浸在薄雾里,田埂上的露水沾湿了杂草,踩上去凉丝丝的。周建国己经推着辆旧自行车在门口等,车后座绑着个布包,里面装着水壶和两个白面馒头。
“小林干事,咱早点去,趁凉快能多查点。”周建国把自行车往林舟跟前推了推,“路不远,骑车二十来分钟就到望川村了。”
林舟接过车把,刚蹬了两下就发现车链有点松,周建国赶紧过来帮忙调:“这破车,还是俺儿子上学时骑的,对付骑吧。”两人骑着车,沿着乡间小路往村里走,路边的玉米刚没过膝盖,风一吹沙沙响,空气里飘着蜜梨的甜香,比镇里凉快不少。
到了望川村西头的梨地,天己经大亮了。二十多亩梨树种得整整齐齐,树枝上挂满了青黄色的果子,有的己经熟得泛着红,伸手就能摘到。周建国蹲在地里,扒开枝叶给林舟看:“你看这树干,都有碗口粗了,2022年春天种的,2023年就挂果了,去年县农业局的人还来拍照,给发了‘特色种植认证’,说俺们这梨能算盛产期。”
林舟掏出手机,围着梨地拍了一圈,从树干粗细到果子大小,连地边刻着“望川村3组果林”的界碑都拍了特写。“周叔,那本‘特色种植认证’的材料在哪?俺得看看,这是证明咱这是特色种植的关键。”
“在村委会呢!”周建国领着林舟往村委会走,“去年认证下来,俺特意让村文书锁在档案柜里,说以后用得上,没想到真派上用场了。”
村委会是间旧瓦房,门没锁,推开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档案柜在墙角,刷着暗红的漆,己经掉了不少皮。村文书老郑听说要找认证材料,赶紧翻钥匙:“俺记得在最下面一层,当时还贴了标签呢。”
几人蹲在地上翻了半天,终于从一摞旧报纸下面找出个牛皮纸档案袋,上面的标签写着“2023年望川村蜜梨特色种植认证材料”。林舟打开档案袋,里面有申请表、现场勘查记录,可翻到最后,却没见着县农业局盖公章的认证通知书。
“咋回事?当时明明有的啊!”周建国急了,伸手在档案袋里掏了又掏,连袋底都翻了过来,还是没有。林舟把档案袋里的纸一张张铺平,突然发现现场勘查记录的最后一页,纸边不整齐,有明显的撕拉痕迹,毛边还沾着点干了的胶水印——像是有人把后面的认证通知书撕下来,还特意用胶水粘了粘边缘,想掩盖痕迹。
“周叔,你看这纸边。”林舟指着撕痕,“这明显是被人故意撕了,认证通知书应该就在这后面。”
老郑也凑过来看,拍了下大腿:“对啊!当时俺看的时候,这页后面就是红本本的通知书,咋现在没了?难道是……”他话说到一半,又咽了回去,眼神有点躲闪。
林舟心里一沉,刚想追问,口袋里的手机突然响了,来电显示是张建军。他接起电话,张建军的声音透着股不耐烦:“小林,你在哪呢?镇里要开紧急会,关于民生资金的,你赶紧回来,别在村里瞎耽误事!”
“开紧急会?昨天没说啊!”林舟皱着眉,“我这边正查蜜梨地的认证材料,发现关键记录被撕了,可能有问题,得再查……”
“查什么查!”张建军打断他,语气硬了不少,“会议重要还是你那点事重要?让你回你就回,别等我派人去接你!”说完“啪”地挂了电话。
林舟握着手机,站在原地没动。周建国和老郑对视一眼,都没说话。窗外的阳光照进来,落在被撕过的档案纸上,那道毛边显得格外扎眼。林舟忽然觉得,这通电话来得也太巧了——刚发现记录被撕,张建军就催着回去,还特意强调“别瞎耽误事”,难道他早就知道认证材料有问题?
“小林干事,要不……你先回去?”周建国犹豫着开口,“别因为俺们的事,让你跟领导闹僵了。”
林舟摇了摇头,把被撕的勘查记录和档案袋都拍了照,又小心地把材料放回档案柜锁好:“周叔,老郑叔,材料我先拍下来,回去我再想办法。这事儿没查清楚,咱不能就这么算了。”
他骑上旧自行车往镇里走,心里翻来覆去地琢磨:认证记录被撕,肯定是有人不想让他们拿到证据;张建军突然催回,十有八九是在阻挠。这蜜梨地的补偿,背后到底藏着多少猫腻?
望川林舟:无背景揪贪护民生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望川林舟:无背景揪贪护民生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XQZ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