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低保档案藏假,账户异常
林舟从村里回来,没去凑张建军说的“紧急会”——他在镇政府门口绕了圈,瞧见会议室门都没开,心里更确定那是故意催他回来的借口。他首奔民政办,苏晴正趴在桌上整理低保发放台账,面前摊着一摞泛黄的纸,手里的红笔在纸上勾勾画画。
“苏姐,忙呢?”林舟敲了敲门,手里还攥着早上拍的认证材料照片,“想跟你借下望川镇近三年的低保档案,尤其是2023年以后的,我得查查王婶那两次申请为啥没批。”
苏晴抬头,把眼镜往下滑了滑,指了指身后的铁柜:“档案都在那儿,最上面两层是近三年的。不过你可得有耐心,有些档案没按年份归,乱得很——之前刘主任总说‘凑活能看’,没人愿意整理。”
林舟搬了把椅子坐在铁柜旁,开始翻档案。铁皮柜拉开时“吱呀”响,里面的档案袋塞得满满当当,有的袋口开了线,纸页露出来,沾着灰。他按年份把档案分成三堆,苏晴整理完台账,也凑过来帮忙:“我帮你核发放记录,你查申请材料,这样快。”
两人对着翻了一下午,太阳斜斜地照进办公室,在地上投下长影子。苏晴突然“咦”了一声,指着台账上一行字:“你看这个,‘张翠兰,望川村5组’,上个月还发了480块低保,可望川村根本没有5组啊,只有1到4组。”
林舟赶紧找出张翠兰的申请材料,档案袋上写着“2023年10月申请,家庭无收入,独居”,可附件里的住址证明是手写的,没盖村委会的章,身份证复印件模糊得看不清地址。“再找找有没有其他住址不对劲的。”他跟苏晴说。
两人接着查,越查越心惊——不到一小时,就找出18条异常记录:有12条是身份证号重复的,3条是像张翠兰这样“虚假住址”的,还有3条是“申请人己去世,补贴还在发”的。林舟把这18条都抄在笔记本上,重点圈了那3条虚假住址的名字:张翠兰、李保国、王秀莲。
“得查查这三个人的补贴流去哪儿了。”林舟起身想去查银行流水台账,刚走到门口,就撞见刘主任端着个搪瓷杯进来,杯里飘着几片茶叶。
“小林,你们翻档案呢?”刘主任把杯子往桌上一放,眼神扫过桌上的笔记本,“查啥呢?要是找王婶的材料,上午我不是跟你说了,她那两次申请缺签字,补了就行。”
“刘主任,我们发现18条异常记录,有3个人的住址是假的,还有人去世了还在领补贴。”林舟把笔记本递过去,“我想查下这三个人的银行流水,看看补贴到底发给谁了。”
刘主任接过笔记本,翻了两页,脸色有点变,又很快恢复平静,把本子还给林舟:“嗨,这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张翠兰那几个,是前几年村里统计住址时写错了,去世的那几个,是民政系统没及时更新——多大点事,犯不着这么较真。”
“可住址错了,补贴怎么发出去的?银行账户总不能错吧?”林舟追问,“我查下流水,要是发错了,还能把钱追回来,不然是浪费民生资金。”
刘主任往门口挪了挪,挡住林舟的路,语气软下来:“小林啊,你刚到镇里,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这些事不是一天两天的了,真要查,得跟镇上领导汇报,咱们俩私下查,万一捅出啥篓子,不好交代。”她顿了顿,又补了句,“再说张主任之前也跟我提过,‘民生事别揪太细’,免得得罪人。”
林舟心里一咯噔——刘主任特意提张建军,这话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这异常记录,张建军大概率知道,甚至可能跟他有关。他没再硬着来,顺着刘主任的话说:“行,刘姐,我知道了,回头我跟张主任汇报下再说。”
等刘主任走了,苏晴凑过来,压低声音:“我之前就觉得这几个名字眼熟,张翠兰好像是张主任的远房表姐,去年我在镇里的小卖部见过,她跟张主任聊过天,说‘多亏你帮忙,每个月有笔钱进账’。”
林舟心里的疑团更重了,他赶紧找出那三个人的银行流水台账,翻到上个月的记录——张翠兰的补贴打到了一张农商行的卡上,户主是张翠兰;李保国的补贴打到了一张工行卡上,户主是李保国;王秀莲的则打到了一张建行卡上,户主是王秀莲。可苏晴说张翠兰是张建军表姐,这三张卡真的是他们本人在用吗?
他掏出手机,把异常记录和流水台账都拍了照,然后把档案按原样归好。“苏姐,这事你别跟别人说,我再想想办法。”林舟把笔记本揣进兜里,心里清楚:这18条异常记录,尤其是那3条虚假住址的,绝不是“历史遗留”那么简单,背后肯定藏着猫腻,而张建军,说不定就是那个“猫腻”的核心。
作者“业羊八”推荐阅读《望川林舟:无背景揪贪护民生》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XQZ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