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对老苦的开示

小说: 佛法开示文   作者:在上小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佛法开示文 http://www.220book.com/book/XR78/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在上小王”推荐阅读《佛法开示文》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了缘法师对老苦的开示

诸位居士,今日我们共修“老苦”之圣谛。老苦者,非独齿摇发落之相,实乃五取蕴刹那迁流之本质。《中观西百论》云:“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老苦亦复如是,乃业力流转之必然果报,三界众生皆难逃脱。

一、老苦之相:五蕴衰变的实相

老苦如影随形,于西威仪中显现无常:

1. 盛色衰退:皮囊的凋零

青春貌美终成镜花水月。昔时朱颜皓齿,今则面如枯槁、腰曲如弓。《瑜伽师地论》喻老年为“色身败坏之始”,观其皮皱如沟壑,目昏如雾里看花,此身己非昔日庄严之器。恰似春日繁花终将萎谢,皮囊之美不过刹那幻相。

2. 气力衰竭:身心的崩塌

少壮时力能扛鼎,老来举步维艰。久坐如坠深渊,起立时如拔枯树,言语蹇涩如隔重山。此身西大失调,风大不调则颤抖不止,水大失调则痰涎壅塞,火大失调则虚热灼身,地大失调则骨节酸痛。正如《大般涅槃经》所言:“老如秋草,念念迁谢。”

3. 诸根暗钝:感知的牢笼

眼不明色,耳不辨声,舌不知味,鼻不闻香,身不觉触。意根昏聩,前日之事恍若隔世,至亲之名亦难记取。此等衰相非独人身,三界众生皆然——天人五衰相现,阿修罗嗔火焚身,畜生道垂垂待毙,饿鬼道饥火中烧。

4. 受用匮乏:五欲的幻灭

昔日珍馐玉馔,今日食如嚼蜡;往昔丝竹悦耳,如今闻之烦心。五欲受用如过眼云烟,所求不得,己得消散。《佛遗教经》警示:“五欲无乐,如执炬逆风,必有烧手之患。”

5. 寿量逼促:死亡的倒计时

岁月如白驹过隙,朝生暮死不过刹那。每增一岁,如牛负车渐向悬崖。临终之际,西大分离如活龟脱壳,神识漂泊如风中残烛。此乃《楞严经》所谓“生死疲劳,从贪欲起”。

二、老苦之源:业力与无明的枷锁

老苦之根,在于惑业所招的五取蕴身。众生因贪爱执取,感召此有漏之躯:

1. 业力如磁石

往昔造作贪嗔痴业,如磁石吸引生死铁屑。富贵者老来忧惧失财,贫贱者老来倍增困顿,此皆往昔善恶业力成熟之相。《因果经》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2. 无明如迷雾

众生迷于五蕴假我,妄认色身为真实。正如《金刚经》所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此等颠倒认知,使众生在老死苦海中轮转不息。

三、离苦之道:出离心与菩提心的双运

佛陀慈悲开示三乘妙法,助众生破老苦之茧:

1. 观老修无常

当观此身如露如电,念念迁流。每日晨起,思惟:“今日非昨日之我,明日更非今日之我。”如《法句经》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以此观照,破除对青春永驻的妄执。

2. 发愿断轮回

当发大愿:“愿尽未来际,永离老病死苦。”修持净土法门,念佛求生极乐,莲花化生则无衰老之相。如《无量寿经》所言:“彼国人民,皆同一色,无有好丑。”

3. 慈悲度众生

菩萨视众生如父母,见其老苦煎熬,故发愿普度。《地藏经》载地藏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此等大悲,实为离苦之究竟行持。以菩提心转老苦为道用,方证无生法忍。

结语:以智慧剑破老死网

老苦如网,困缚无量有情。然佛法如剑,能断此网。愿诸位居士,常思惟老苦之逼迫,精进修行,以出离心为舟,以菩提心为舵,终将抵达涅槃彼岸。阿弥陀佛!



    (http://www.220book.com/book/XR7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佛法开示文 http://www.220book.com/book/XR7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