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3章 沿海来信与冻土下的生机

小说: 余温寻溪   作者:福米福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余温寻溪 http://www.220book.com/book/XRCG/ 章节无错乱精修!
 

希望营地的向日葵花盘己经彻底成熟,金黄的花瓣开始卷曲,沉甸甸的花盘垂向地面,风一吹就簌簌落下的瓜子。林野蹲在种植园里,手里攥着一把刚摘下的葵花籽,指尖沾着细密的绒毛——这是营地收获的第一批粮食,刘姐说要留一半做种子,另一半炒成瓜子给孩子们当零食。

“林队!林队!有消息了!”赵峰的声音从营地门口传来,带着急促的奔跑声。林野立刻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朝着门口跑去——自从李勇和张强带着队员前往沿海聚居地,己经过去二十天,这期间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所有人心里都悬着一块石头。

跑到门口时,只见一辆熟悉的越野车正朝着营地驶来,车身上沾着不少泥土,车窗摇下来,露出李勇黝黑的笑脸。车子刚停稳,李勇就跳下来,手里举着一个厚厚的信封,快步跑到林野面前:“林队!我们回来了!沿海聚居地的人给咱们写了回信,还带了礼物!”

林野一把抓住李勇的胳膊,声音都有些发颤:“怎么样?路上没遇到危险吧?聚居地的情况还好吗?”

“没危险!咱们的预防剂管用,路上遇到的几只行尸都不敢靠近!”李勇笑着递过信封,“聚居地比咱们想象的还大,有上千人呢!他们有自己的造船厂,还种了大片的水稻,甚至有发电机能供电!”

周围的幸存者听到动静,都围了过来,莉莉和朵朵挤在最前面,仰着头问:“李勇叔叔,沿海聚居地有小朋友吗?我们的画他们收到了吗?”

“收到了!收到了!”李勇蹲下来,摸了摸莉莉的头,“那里的小朋友可喜欢你们的画了,还让我带了他们画的画回来给你们呢!”他从背包里拿出一叠画纸,上面画着蓝色的大海、白色的帆船,还有成群的海鸥,每幅画的角落都写着稚嫩的名字。

林溪也挤了过来,接过李勇递来的水壶,里面装着清澈的海水:“他们说这是用来做海盐的,还教了我们晒盐的方法,以后咱们不用再担心盐不够吃了。”

林野拿着那封厚厚的回信,心里一阵激动。他立刻召集张教授、陈阳和其他负责人,来到指挥室,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信纸是用再生纸做的,上面的字迹工整有力,落款写着“沿海聚居地负责人 周明”。

“亲爱的希望营地朋友们:

见信如面。首先,感谢你们派来的使者,也感谢你们带来的耐寒小麦种子和预防剂配方——这些礼物对我们来说,如同雪中送炭。

我们聚居地建立在废弃的港口城市,目前有一千两百名幸存者,依靠捕鱼、种植水稻和晒盐为生。你们的预防剂配方,我们己经用来制作了第一批药剂,成功抵御了近期出现的小规模病毒扩散;耐寒小麦种子也己经播种在试验田,期待明年春天的收获。

关于你们提出的合作提议,我们非常赞同。我们可以为你们提供水稻种子和晒盐技术,也希望能从你们那里获得更多的耐寒作物种子——我们的北方试验田因为气温过低,很多作物都无法生长,你们的耐寒小麦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我们在清理港口仓库时,发现了一批末日爆发前的气象资料,上面显示,未来三个月,北方地区可能会出现极端低温,最低气温可能达到零下二十度。希望你们提前做好防寒准备,我们会尽快派船运送一批御寒物资过来,包括棉被、棉衣和燃料。

最后,欢迎你们在合适的时候,派代表来我们聚居地参观交流,也期待我们能共同建设一个更安全、更美好的未来。

沿海聚居地 周明”

指挥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信里的内容震撼了。张教授推了推眼镜,手里捏着信纸的指节都有些发白:“极端低温……零下二十度……咱们营地的木屋根本抵挡不住这样的低温,而且种植园里的作物要是不采取措施,肯定会被冻死。”

“还有三个月时间,咱们得赶紧准备。”林野立刻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赵峰,你带领队员们加固防御墙,在木屋外面加装保温层,用稻草和泥土混合,能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刘姐,你统计一下营地的粮食和燃料储备,看看还需要补充多少;张教授和陈阳,你们研究一下怎么保护种植园里的作物,尤其是耐寒小麦的幼苗,一定要保住;林溪,你负责准备御寒的草药,防止大家冻伤和感冒。”

“我这就去统计!”刘姐立刻站起身,拿起笔记本匆匆走出指挥室。

“我们现在就去实验室,看看能不能找到给作物保温的方法。”张教授和陈阳也跟着走了出去。

指挥室里只剩下林野和林溪,林溪看着林野紧绷的侧脸,轻声说:“别太着急,我们还有三个月时间,大家一起努力,一定能度过难关。”

林野转过身,握住林溪的手,她的手有些凉,却很有力。“我知道,”他笑了笑,“只是一想到孩子们要在寒冷的天气里过冬,心里就有些不安。对了,沿海聚居地说要派船送御寒物资,咱们得在营地附近找一个能停靠船只的地方,方便接收物资。”

“我记得之前李勇说过,营地东边有一条河流,一首通向大海。”林溪说道,“咱们可以沿着河流往下游找,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码头。”

第二天清晨,林野和林溪带着两个队员,沿着河流往下游出发。河流的水很清澈,岸边长满了芦苇,偶尔能看到几只水鸟在水面上掠过。走了大约两个小时,前面突然出现了一片开阔的水域,岸边有一个废弃的码头,虽然木质的栈桥己经有些腐朽,但基础还很牢固。

“就是这里了!”林野兴奋地说,“只要稍微修缮一下,就能停靠船只了。”

队员们立刻开始检查码头的情况,林溪则在岸边采摘草药——她发现岸边有一种开着紫色小花的植物,根部有很强的抗冻性,晒干后煮水喝,能预防冻伤。“这种草药叫紫花地丁,咱们多采一些回去,晒干后分给大家。”

回到营地后,林野立刻安排队员们修缮码头,同时组织幸存者们收集稻草和泥土,给木屋加装保温层。孩子们也跟着帮忙,莉莉和朵朵带着几个小朋友,把晒干的向日葵杆捆成捆,用来填充木屋的缝隙。

张教授和陈阳则在实验室里忙碌着,他们发现给作物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再铺上稻草,能有效抵御低温。“咱们可以在种植园里搭建温室大棚,用竹子做骨架,上面覆盖塑料薄膜,白天能吸收阳光的热量,晚上再盖上稻草,这样即使气温降到零下,作物也能正常生长。”张教授拿着设计图,对林野说。

“需要多少竹子和塑料薄膜?”林野问道。

“竹子在附近的山林里就能找到,塑料薄膜可能需要去废弃的农资店寻找。”陈阳说道,“我和几个队员去寻找塑料薄膜,应该能在一周内回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希望营地的所有人都投入到了防寒准备中。赵峰带领队员们在山林里砍伐竹子,运回营地后,和其他幸存者一起搭建温室大棚;刘姐则带领女人们缝制棉衣和棉被,用的是之前从废弃服装厂里找到的布料和棉花;林溪则每天带着孩子们采摘草药,晒干后储存起来。

一周后,陈阳带着队员们回来了,他们运回了几大卷塑料薄膜,还有一些种子和农药。福米福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我们在农资店里发现了一批抗冻的蔬菜种子,包括白菜和萝卜,正好可以种在温室大棚里,冬天就能有新鲜的蔬菜吃了。”陈阳兴奋地说。

张教授立刻组织幸存者们在温室大棚里播种,林野也加入了播种的队伍。他蹲在地里,小心翼翼地将种子撒进土里,盖上一层薄土,再浇上适量的水。林溪蹲在他旁边,手里拿着小铲子,帮忙平整土地:“等这些种子发芽,咱们冬天就能吃到新鲜的白菜了。”

“不仅能吃白菜,”林野笑着说,“等沿海聚居地的御寒物资到了,咱们还能给孩子们煮热汤喝,让他们暖暖和和地过冬。”

就在大家紧张地准备防寒措施时,码头传来了好消息——修缮工作己经完成,能够停靠船只了。林野立刻带着队员们去码头查看,修缮后的码头焕然一新,腐朽的栈桥被替换成了新的木头,岸边还搭建了一个简易的仓库,用来存放即将到来的御寒物资。

“太好了!”林野看着宽阔的河面,心里充满了期待,“等沿海聚居地的船到了,咱们就能收到御寒物资了。”

然而,半个月过去了,沿海聚居地的船却迟迟没有到来。林野每天都会去码头查看,却始终没有看到船只的影子。“会不会出什么事了?”林溪看着林野焦虑的样子,轻声问道。

“不知道,”林野皱着眉,“按理说,从沿海到这里,最多十天就能到。不行,我得派队员去下游看看,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危险。”

第二天,赵峰带领三个队员,沿着河流往下游出发。林野站在码头,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河流的拐角处,心里满是担忧。

三天后,赵峰带着队员们回来了,他们的脸色都很沉重。“林队,我们在下游的河道里发现了一艘沉船,上面有沿海聚居地的标志,还有一些散落的棉衣和棉被。”赵峰说道,“我们检查了沉船,没有发现任何人的踪迹,只找到了这封信。”

林野接过信,信纸上的字迹有些潦草,显然是在匆忙中写的:“希望营地的朋友们,我们在运送物资的途中,遇到了巨大的冰块堵塞河道,船只撞上冰块沉没,我们只能弃船逃生,暂时在附近的小镇避难。御寒物资大部分都沉入了水中,我们会尽快想办法再运送一批过来,请你们务必做好防寒准备。”

林野看完信,心里一沉——极端低温己经开始显现,河道里出现了冰块,沿海聚居地的物资无法按时送达,营地的御寒物资储备根本不足以支撑整个冬天。

“怎么办?”刘姐焦急地说,“咱们的棉衣和棉被只够一半人使用,燃料也只够烧一个月。”

“别慌,”林野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看着大家,“物资没到,咱们就自己想办法。赵峰,你带领队员们去附近的废弃小镇寻找燃料和棉衣;刘姐,你统计一下营地的物资,优先保证老人和孩子的需求;张教授和陈阳,你们研究一下怎么利用有限的资源给木屋保温;林溪,你准备好治疗冻伤的草药,防止大家冻伤。”

“我这就去!”赵峰立刻站起身,带领队员们出发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希望营地的所有人都行动起来,为过冬做最后的准备。赵峰带领队员们在废弃小镇里找到了不少燃料和棉衣,虽然有些棉衣己经破旧,但经过修补后还能使用;刘姐则将物资进行合理分配,确保每个老人和孩子都能分到棉衣和棉被;张教授和陈阳则在木屋的屋顶上覆盖了厚厚的稻草,还在屋里搭建了简易的火塘,用来取暖;林溪则每天给大家煮预防冻伤的草药水,让每个人都喝上一碗。

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越来越低,河面上的冰块越来越厚,最后竟然完全冻结了。营地的木屋外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白霜,种植园里的温室大棚也结上了冰,张教授和陈阳每天都会去大棚里检查,确保作物不会被冻死。

一天清晨,林野醒来后,发现窗外一片雪白——下雪了!这是末日爆发后的第一场雪,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很快就覆盖了整个营地。孩子们兴奋地跑出木屋,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清脆的笑声回荡在营地的上空。

林野也走出木屋,看着孩子们快乐的身影,心里却有些沉重——雪虽然美丽,但也意味着气温会进一步降低,营地的防寒压力会更大。他走到种植园,看到张教授和陈阳正在清理大棚上的积雪,立刻走过去帮忙。

“还好咱们搭建了温室大棚,不然这些作物早就被冻死了。”张教授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说道,“你看,白菜己经发芽了,再过一段时间就能收获了。”

林野看着大棚里嫩绿的幼苗,心里涌起一股希望——即使在这样寒冷的冬天,生命依然在顽强地生长。他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度过这个难关。

就在这时,码头传来了一阵欢呼声。林野和张教授、陈阳立刻朝着码头跑去,只见远处的冰面上,有一群人正朝着营地走来,他们推着雪橇,上面装满了物资。

“是沿海聚居地的人!”林溪兴奋地喊道。

为首的人看到林野,立刻加快脚步跑过来:“林队!我们终于到了!河道结冰后,我们只能用雪橇运送物资,走了十天才到这里。”

“辛苦你们了!”林野紧紧握住他的手,眼里满是感激,“你们能来,真是太好了!”

沿海聚居地的人带来了足够的棉衣、棉被和燃料,还有一批水稻种子和晒盐工具。他们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沿海聚居地己经研究出了新的供暖技术,用煤炭和木材混合燃烧,能产生更多的热量,他们这次也带来了相关的设备和技术。

接下来的几天,希望营地的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大家一起安装供暖设备,将燃料运进仓库,给每个木屋都配备了足够的棉衣和棉被。林溪则和沿海聚居地的医生一起,交流治疗冻伤的经验,还学到了不少新的草药知识。

雪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照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孩子们在雪地里玩耍,大人们则在忙着准备过年的食物——刘姐用沿海聚居地带来的面粉,做了馒头和饺子;张教授则用耐寒小麦的面粉,烤了面包;林溪则煮了一大锅肉汤,里面放了她采摘的草药,既能暖身,又能预防疾病。

除夕夜,希望营地的广场上燃起了篝火,所有人都围坐在篝火旁,吃着热气腾腾的食物,聊着天,唱着歌。莉莉和朵朵带着沿海聚居地的孩子们,表演了他们自己编的舞蹈,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林野坐在林溪身边,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里满是温暖。他想起末日爆发初期的艰难,想起那些牺牲的同伴,想起他们为了建立这个家园所付出的努力。他知道,这个冬天虽然寒冷,但他们己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明年春天,咱们就把水稻种子种下去,再扩大温室大棚的规模。”林野轻声说。

“还有,咱们可以和沿海聚居地一起,修建一条通往大海的道路,方便物资运输和人员交流。”林溪笑着说。

“嗯,”林野点点头,目光坚定地看着远方,“咱们还要去更多的地方,寻找更多的幸存者,让希望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篝火的火焰在夜色中跳动,映照着每个人的笑脸。希望营地的故事,还在继续,而属于他们的未来,正像这雪地里的幼苗一样,在寒冷中积蓄力量,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XRC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余温寻溪 http://www.220book.com/book/XRC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