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营地的雪,在三月的暖阳里终于开始消融。屋檐下的冰棱滴着水珠,在地面砸出一个个小小的坑洼,混着泥土汇成细流,顺着营地的排水沟蜿蜒而去。林野站在种植园的温室大棚前,看着张教授和陈阳掀开塑料薄膜——里面的白菜己经长得翠绿,萝卜缨子从土里探出来,在微风中轻轻摇晃,透着勃勃生机。
“再等一周,就能收第一茬白菜了。”张教授蹲下来,伸手拨了拨菜叶,指尖沾着的泥土,“水稻种子也该泡了,等融雪彻底结束,就把东边的荒地开出来种水稻。”
林野点点头,目光望向营地东侧的荒地——那里原本长满了杂草,去年冬天赵峰带着队员们清理过一次,现在雪一化,正好能翻耕。“我让赵峰带些人去修水渠,把河里的水引到田里,种水稻离不开水。”
正说着,莉莉和朵朵抱着一个竹篮跑了过来,篮子里装着几颗刚从温室里摘的小番茄,红彤彤的像小灯笼。“林野叔叔!张爷爷!你们快尝尝,这个好甜!”莉莉踮着脚,递过一颗番茄。
林野接过番茄,擦了擦上面的水珠,咬了一口——清甜的汁水在嘴里散开,带着阳光的味道。“真甜,莉莉摘的番茄就是好吃。”他笑着摸了摸莉莉的头,“下午要不要跟叔叔一起去东边的荒地,看看怎么翻地种水稻?”
莉莉眼睛一亮,用力点头:“要!我还能帮着捡石头呢!”
朵朵也小声说:“我也去,我会把杂草拔干净。”
下午,林野带着赵峰和十几个队员,推着犁耙来到东边的荒地。融雪后的泥土松软,踩上去会陷进半只脚。队员们分成几组,有的用锄头翻地,有的用耙子平整土地,莉莉和朵朵则带着几个小朋友,蹲在地上捡石头和杂草,时不时传来清脆的笑声。
林溪也来了,她背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晒干的草药和水。“大家歇会吧,喝口水,吃点东西。”她把水递给队员们,又拿出用向日葵籽做的饼干,分给孩子们,“别太累了,慢慢来,春耕还长着呢。”
林野接过水,喝了一口,看着林溪忙碌的身影——她穿着一件浅蓝色的外套,头发用一根布带束在脑后,额角沾着细汗,却笑得格外温柔。他想起去年冬天最艰难的时候,林溪每天熬草药到深夜,还把自己的棉衣送给了营地的老人,心里一阵温暖。
“林溪,”林野走过去,递过一块毛巾,“擦擦汗吧,别着凉了。”
林溪接过毛巾,擦了擦额角的汗,笑着说:“没事,现在天气暖和了,不像冬天那么冷了。对了,沿海聚居地那边,最近有消息吗?”
林野摇摇头:“还没有,不过河冰化了,他们应该会派船过来。等水稻种下去,咱们也该派个人去看看,顺便把咱们的耐寒小麦种子送一些过去。”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是营地的巡逻队员,他们骑着从废弃马场找到的马,负责巡视营地周围的安全。为首的队员看到林野,立刻加快速度跑过来:“林队!营地门口来了一群人,说是从北方来的幸存者,想加入咱们营地!”
林野心里一震——北方的气候比这里更冷,能在冬天活下来的幸存者,一定经历了不少磨难。“走,咱们去看看!”他对赵峰说,“你们先继续翻地,我去看看情况。”
林溪也跟着林野往营地门口走,心里有些担心:“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感染病毒,要不要先给他们做个检测?”
“嗯,让张教授准备好检测试纸,先确认他们没有感染,再让他们进来。”林野说道。
来到营地门口,只见十几个幸存者站在门外,大多衣衫褴褛,脸上带着疲惫和恐惧,其中还有几个老人和孩子。为首的是一个西十多岁的男人,脸上有一道浅浅的疤痕,看到林野,立刻走上前,声音沙哑地说:“您就是希望营地的林队吧?我们是从北方的冰封营地逃过来的,冰封营地被雪崩埋了,我们好不容易才活下来,听说这里是安全的,想请您收留我们。”
林野看着他们憔悴的样子,心里有些不忍:“你们先别着急,我们需要先给你们做个病毒检测,确认安全后,才能让你们进来。”
男人点点头,感激地说:“谢谢林队!谢谢林队!我们都很健康,一路上都很小心,没有接触过行尸。”
张教授很快就带着检测试纸来了,给每个幸存者都做了检测,结果都是阴性。林野松了口气,对他们说:“你们先进来吧,林溪会给你们安排住处,刘姐会准备食物,有受伤的人可以去医疗站处理。”
幸存者们纷纷道谢,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一个小女孩抱着一个破旧的布娃娃,走到莉莉面前,小声说:“我叫小雅,能和你一起玩吗?”
莉莉点点头,拉着小雅的手,笑着说:“我叫莉莉,这是朵朵,我们带你去看我们的向日葵田!”
林溪带着幸存者们去安排住处,林野则和那个为首的男人聊了起来。男人叫王强,之前是冰封营地的负责人,冰封营地建立在北方的一个山谷里,冬天的时候遭遇了特大雪崩,大部分人都被埋了,只有他们十几个幸存者逃了出来,一路向南,走了一个多月才到这里。
“北方现在的情况怎么样?还有其他幸存者营地吗?”林野问道。
王强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北方大部分地方都被冰雪覆盖了,行尸也很少见,可能是因为天气太冷了。除了我们冰封营地,还有一个叫‘冻土营地’的,在更北边的煤矿附近,听说他们靠烧煤炭取暖,还能用电,不过我们没去过,不知道具体情况。”
林野心里一动——如果冻土营地真的有煤炭和电力,那对希望营地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你们知道冻土营地的具置吗?”
王强想了想,说道:“大概在咱们北边五百公里的地方,沿着铁路线走就能找到。不过那边的天气比冰封营地还冷,而且铁路线上可能有很多废弃的火车,容易遇到危险。”
林野点了点头,把冻土营地的位置记在心里——等春耕结束,他或许可以派一支队伍去看看,说不定能和冻土营地建立合作,获取煤炭和电力资源。
接下来的几天,希望营地变得更加热闹。王强和其他幸存者很快就融入了营地的生活,他们大多是农民,很会种地,主动加入了春耕的队伍,还带来了北方的土豆种子,说这种土豆耐寒,产量也高。
刘姐用土豆种子种了一小块试验田,没过几天,土豆就发芽了,嫩绿的芽尖从土里钻出来,看起来很有活力。“没想到北方的土豆这么好种,”刘姐笑着说,“等秋天收获了,咱们就能经常吃土豆炖肉了。”
林溪则和王强带来的一个老中医一起,研究北方的草药。老中医姓孙,懂很多草药知识,还会针灸,他带来了几种北方特有的草药,说能治疗冻伤和风寒,正好能补充营地的草药储备。
“这种草药叫‘雪灵芝’,生长在雪线附近,能清热解毒,治疗冻伤特别有效。”孙老中医拿着一株干枯的草药,对林溪说,“明年夏天,咱们可以组织人去北方的山区采一些,增加咱们的草药储备。”
林溪点点头,认真地记在笔记本上:“谢谢孙老,我还想跟您学针灸,以后营地有人受伤,就能多一种治疗方法了。”
孙老中医笑着说:“没问题,只要你愿意学,我就教你。”
春耕的日子忙碌而充实,转眼间,东边的荒地就被翻耕平整好了,水渠也修通了,河里的水顺着水渠流进田里,波光粼粼的像一条银色的带子。张教授和陈阳把泡好的水稻种子撒进田里,嫩绿的秧苗很快就长了出来,随风摇曳,一片生机勃勃。
温室里的白菜和萝卜也收获了,刘姐用白菜做了白菜豆腐汤,用萝卜腌了咸菜,营地的餐桌上终于多了几样新鲜蔬菜。孩子们最喜欢吃刘姐做的萝卜干,脆生生的,很下饭。
这天下午,林野正在种植园里查看水稻的生长情况,突然听到营地门口传来一阵欢呼声。他心里一动,立刻朝着门口跑去——难道是沿海聚居地的人来了?
跑到门口,只见一艘白色的大船正停靠在码头边,船上下来几个熟悉的身影,为首的正是沿海聚居地的负责人周明。周明看到林野,立刻笑着走过来,紧紧握住他的手:“林队!好久不见!我们来晚了,让你们久等了!”
“周大哥!你们可算来了!”林野也很激动,“路上还顺利吗?”
“顺利!河冰化了,船开得很快。”周明笑着说,“我们带来了一些水稻种子和晒盐工具,还有几个懂造船技术的师傅,想帮你们也建一个造船厂,以后咱们就能通过水路互相运送物资了。”
林野高兴地点点头:“太好了!我们正想派个人去你们那里呢,我们的耐寒小麦也收获了,正好给你们带一些种子。”
周明眼睛一亮:“那真是太好了!我们的北方试验田就等着你们的小麦种子呢!”
接下来的几天,希望营地和沿海聚居地的人一起,忙碌着卸载物资,修建造船厂。沿海聚居地带来的师傅们很有经验,很快就画出了造船厂的设计图,还指导营地的队员们搭建船坞。
林溪则和沿海聚居地的医生一起,交流医疗经验。沿海聚居地的医生带来了一些新的药品和医疗设备,还教给林溪一些治疗外伤的新方法,林溪也把自己收集的草药知识分享给他们,双方都收获满满。
莉莉和朵朵则带着沿海聚居地的孩子们,在向日葵田里玩耍。向日葵己经长得很高了,花盘朝着太阳,金黄的花瓣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孩子们在花田里追逐打闹,笑声传遍了整个营地。
一天晚上,林野和周明坐在广场上的篝火旁,喝着酒,聊着天。周明看着营地的景象,感慨地说:“林队,你们这里真是越来越好了,有田种,有房子住,还有这么多开心的孩子,这才是咱们幸存者该有的生活啊。”
林野笑了笑,喝了一口酒:“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对了,周大哥,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北方的冻土营地?据说他们有煤炭和电力。”
周明愣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听说过,不过他们很少和外界接触,听说那里的负责人很谨慎,担心外来者带来病毒。不过他们的煤炭确实很充足,要是能和他们建立合作,对咱们双方都有好处。”
林野点点头:“我打算等造船厂建好了,派一支队伍去北方看看,争取和冻土营地建立合作。”
“好!要是需要帮忙,你们尽管开口!”周明说道,“我们可以派船送你们到下游,再从那里走陆路去北方。”
篝火的火焰在夜色中跳动,映照着两人的笑脸。林野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充满了希望——希望营地己经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小营地,而是和沿海聚居地建立了紧密的合作,未来还可能和冻土营地合作,越来越多的幸存者会聚集到这里,一起重建家园。
第二天清晨,林野正在巡视造船厂的建设情况,突然看到王强朝着他跑过来,脸上带着兴奋的表情:“林队!林队!我们在清理营地西边的废弃仓库时,发现了一批种子!有玉米、大豆,还有一些果树苗!”
林野心里一喜,立刻跟着王强去废弃仓库。仓库里堆满了杂物,在一个密封的木箱里,果然放着很多种子和果树苗,虽然有些种子己经存放了很久,但看起来还很,果树苗也用湿布包裹着,保持着新鲜。
“太好了!”林野拿起一把玉米种子,笑着说,“这些种子正好可以种在西边的田里,果树苗也可以种在营地周围,以后咱们就能吃到玉米和水果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希望营地的所有人都更加忙碌了。西边的田里种上了玉米和大豆,营地周围种上了果树苗,造船厂也在顺利建设中,预计再过一个月就能建成,到时候就能造出属于希望营地的船了。
林溪和孙老中医一起,整理了营地的草药库,还在医疗站旁边建了一个小小的草药园,种上了各种草药,方便以后采摘和使用。张教授和陈阳则在实验室里研究新的作物品种,希望能培育出更多耐寒、高产的作物。
莉莉和朵朵则每天都会去种植园里帮忙,给水稻浇水,给玉米除草,看着作物一天天长大,她们的心里充满了期待。小雅也融入了她们的小圈子,三个小女孩经常一起画画,画里总是有金色的向日葵花田,还有大家一起开心生活的场景。
一个月后,希望营地的第一艘船终于建成了。这是一艘木船,能容纳二十多个人,船身上画着向日葵的图案,看起来很结实。林野和周明一起,为这艘船举行了简单的下水仪式。
“这艘船就叫‘希望号’吧!”林野说道,“希望它能带着我们,去寻找更多的希望,和更多的幸存者一起,重建我们的家园!”
所有人都欢呼起来,周明也笑着说:“好!‘希望号’!以后咱们两地之间的物资运输,就靠它了!”
下水仪式结束后,林野召集了队员们,宣布了去北方寻找冻土营地的计划:“赵峰,你带领五个队员,和我一起乘坐‘希望号’去下游,然后从那里走陆路去北方。陈阳,你留在营地,协助张教授研究新的作物品种。林溪,营地的医疗和孩子们就交给你了。”
“放心吧,林队!”陈阳和林溪异口同声地说。
林溪走到林野面前,递过一个布包:“这里面是草药和急救用品,还有一些干粮,路上注意安全,要是遇到危险,别硬拼,赶紧回来。”
林野接过布包,紧紧握住林溪的手:“我会的,等我回来,咱们一起去看‘希望号’运送第一批物资。”
莉莉和朵朵也跑过来,递给林野一幅画:“林野叔叔,这是我们画的‘希望号’,祝你一路平安!”
林野接过画,心里暖暖的。他蹲下来,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谢谢莉莉,谢谢朵朵,叔叔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第二天清晨,林野和赵峰带领队员们,登上了“希望号”。周明和营地的幸存者们都来送行,林溪站在码头边,眼里满是不舍,却还是笑着挥手:“一定要平安回来!”
“希望号”缓缓驶离码头,朝着下游的方向驶去。林野站在船头,看着越来越远的希望营地,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次北方之行,一定会有新的收获,希望营地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阳光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的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希望号”在河面上平稳地行驶着,带着希望,带着梦想,朝着远方驶去。而希望营地的故事,还在继续,属于他们的未来,正像这春天的作物一样,茁壮成长,充满生机。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余温寻溪》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XRC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