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春,院子里的梧桐树己长到一人多高,枝桠舒展,新叶层层叠叠,像撑起了一把小小的绿伞。父亲不再用小剪刀修剪枝条,而是搬来梯子,站在上面轻轻梳理过密的枝叶,林砚之站在树下扶着梯子,像小时候父亲扶着爬树的她一样,彼此的叮嘱里藏着细碎的牵挂。
她坐在画室窗边,将这一幕画进新的画稿里。淡绿色的梧桐叶在画布上舒展,父亲站在梯子上的身影被阳光镀上金边,树下扶梯的自己微微仰着头,画面里的光影温柔得像一首散文诗。父亲下来后,看着画稿,蘸了点鹅黄色,在梧桐伞盖下画了个小小的竹凳——那是母亲当年常坐的位置,如今虽空着,却在画里有了归处。
书架上的香囊换了新的,是念念用新摘的梧桐叶和蔷薇花做的,红绳上系着一颗小小的铃铛,风吹过,叮当作响。林砚之把母亲的旧相册放在书架中层,正好对着画里的竹凳,相册旁摆着那个修好的手工灯笼,红穗子与香囊的铃铛相映,一动一响,像时光在轻声呢喃。
入夏的傍晚,梧桐树下终于能遮出一片阴凉。林砚之按照母亲留下的旧图纸,和父亲一起做了张竹制的摇椅,放在树下。老陈带着老友们来做客,搬来竹桌竹椅,围坐在梧桐树下,泡上一壶老茶,聊着当年的往事。父亲坐在摇椅上,手里拿着蒲扇,偶尔扇两下,嘴角挂着温和的笑。
林砚之端来切好的西瓜,放在母亲留下的玻璃盘里,看着大人们聊天,孩子们在梧桐树下追逐,忽然觉得,此刻的场景与相册里老梧桐下的画面渐渐重叠。她拿起速写本,画下这满院的热闹:梧桐枝叶间漏下的阳光、摇椅上的父亲、谈笑的老友、奔跑的孩子,每一笔都透着生活的烟火气。
深秋时,梧桐叶铺满了院子,像一层金色的地毯。林砚之和父亲一起,把落叶扫到树根旁,当作肥料。“妈说落叶归根,灯火里的尘埃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灯火里的尘埃最新章节随便看!是给树养根,也是给回忆留个念想。”林砚之轻声说,父亲点点头,从屋里抱来母亲织的旧毛衣,轻轻放在树根旁——那是件没织完的嫩绿色毛衣,如今成了树根旁最温柔的点缀。
她把这一幕画成《落叶归根》,挂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画布上,金色的落叶围绕着梧桐根,嫩绿色的毛衣叠放在旁,阳光透过梧桐枝桠洒下来,把一切都照得暖暖的。父亲看着画,从口袋里掏出母亲的顶针,轻轻放在画框旁,像是在给画里的场景添上最后一份温柔。
冬至那天,阳光依旧温暖。林砚之在梧桐树下摆上暖炉,煮着姜茶,父亲坐在摇椅上,手里织着一件小小的蓝色毛衣——是给念念刚出生的小弟弟准备的。念念抱着小弟弟,坐在竹凳上,听父亲讲当年母亲织毛衣的故事,小弟弟的小手轻轻抓着梧桐叶做的香囊,铃铛声细碎悦耳。
林砚之坐在画架前,画下这温馨的一幕。暖炉里的火光映在画布上,梧桐树下的西人身影相依,蓝色的毛线在父亲手里缠绕,念念怀里的小婴儿闭着眼睛,嘴角带着浅浅的笑。父亲起身,蘸了点红色,在画的角落画了个小小的太阳,正好照在梧桐根旁的旧毛衣上。
日子在梧桐的荣枯里流转,客厅的墙面早己挂满了画,每一幅都是时光的印记,每一笔都藏着家的温暖。梧桐树长得越来越高大,枝叶愈发浓密,像在守护着这个装满回忆与爱的家。
林砚之常常坐在梧桐树下的摇椅上,看着父亲温和的身影,听着香囊的铃铛声,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母亲从未走远,就在画里的竹凳上,在梧桐的枝叶间,在父亲织毛衣的指尖,在每一个充满暖意的日常里。
这份藏在梧桐与画里的爱,会像梧桐树的根系一样,深深扎根在岁月里,在每一个春夏秋冬,静静流淌,温暖着一代又一代人,岁岁年年,永不消散。
(http://www.220book.com/book/XSG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