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分,院子里的梧桐树新叶舒展,嫩绿色的叶片像被阳光浸过,透着透亮的光泽。越过院墙的枝桠愈发浓密,在邻居家的窗台织出细碎的绿网,风一吹,光影便在窗纸上轻轻晃动。林砚之在树下的小木桌旁,添了两把竹椅,桌上的粗陶茶具旁,多了个竹编小篮,装着邻居送来的新茶,茶叶带着淡淡的清香,和梧桐花的甜香缠在一起。父亲的摇椅上,搭着一条新织的薄毯,是邻居张奶奶送来的,上面绣着小小的梧桐叶,针脚细密,透着暖心的巧思。
画室里,《梧桐春韵》刚完成初稿,林砚之正细细勾勒画面里的细节。画布上,孩子们拓印树叶的纸上晕着淡绿,念念装香包的小布袋绣着粉花,木桌旁的野花旁,又多了一只停在叶上的蝴蝶——是邻居家的小姑娘提醒她添的,说“有蝴蝶才像春天”。父亲走进来,指着画布角落,示意她加点什么。林砚之笑着点头,蘸了点浅蓝,画了一缕淡淡的炊烟,从远处的屋顶升起,与梧桐的绿影相映,添了几分烟火温情。
书架上的玻璃罐,被孩子们做成了“愿望罐”,除了梧桐种子,还装着孩子们写的小愿望:“希望梧桐树长得更高”“希望邻居们永远开心”。父亲把母亲留下的旧毛线,织成了一个个小小的梧桐叶挂饰,系在罐口,风一吹,挂饰轻轻晃动,像一串串绿色的风铃。周末,林砚之带着孩子们,在社区的花园里开辟了一小块“梧桐林”,种下新收集的种子,孩子们还在旁边立了块小木牌,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我们的小森林”。
入夏的傍晚,梧桐树下的长桌宴添了新花样。邻居们一起搭了个小小的戏台,有老人唱京剧,有年轻人弹吉他,孩子们穿着自制的梧桐叶小裙子,在戏台下跳着自编的舞。林砚之端来的绿豆糕旁,多了一盘冰镇的杨梅,是邻居从自家树上摘的,酸甜爽口。父亲坐在摇椅上,手里拿着母亲当年的旧蒲扇,跟着戏台的调子轻轻哼唱,晚风拂过,梧桐叶沙沙作响,像是伴奏的节拍。林砚之的速写本上,又多了戏台旁的热闹:唱京剧的老人眼神明亮,弹吉他的年轻人笑容轻快,跳舞的孩子裙摆飞扬,每一笔都透着夏夜的鲜活。
深秋时,梧桐叶染成金红,落了一地,像铺了层绚丽的锦缎。林砚之和邻居们一起,把落叶做成了灯笼,灯罩上贴着梧桐叶的剪影,里面点着小小的灯串。父亲戴着老花镜,在每个灯笼上题了字,有的写“邻里和”,有的写“岁月安”。孩子们提着灯笼,在社区里走着,灯笼的光映着落叶,像一串流动的星光。大家还在梧桐树下举办了“落叶诗会”,老人们念着关于秋的诗句,孩子们背诵着自己写的儿歌,温暖的声音在夜色里回荡。
冬至那天,阳光温柔地洒在梧桐树上,竹棚里暖意融融。林砚之煮着姜枣奶茶,旁边放着邻居带来的烤红薯,香气弥漫。父亲织的毛衣堆在一旁,每件上面都绣着梧桐叶,他正帮着念念给毛衣缝上小小的绒球。念念抱着弟弟,给路过的人递上热奶茶,小弟弟手里拿着梧桐叶灯笼,灯笼上的红穗子轻轻晃动。林砚之的画架旁,孩子们正用蜡笔画着眼前的暖景,有的画了冒着热气的奶茶,有的画了父亲织毛衣的身影,父亲走过来,在每个孩子的画上都画了个小小的太阳,暖黄的颜色,像能驱散所有寒冷。
日子在梧桐的荣枯里静静流淌,梧桐树长得愈发高大,枝桠如伞,遮住了大半社区。林砚之的画被做成了社区的明信片,寄给远方的亲友,每张卡片上都有梧桐的影子,都藏着社区的温暖。她时常望着梧桐树,仿佛看到母亲站在树下,笑着看着这一切,看着邻里间的温情,看着孩子们的笑脸,看着岁月里的每一份美好。
这份藏在梧桐里的爱,早己成了社区的灵魂。它像梧桐树的枝叶,伸展到每个角落,温暖着每一个人;像岁月里的香气,在平凡的日子里静静弥漫,滋养着每一颗心。它会在每一个春天抽芽,在每一个夏天繁茂,在每一个秋天沉淀,在每一个冬天温暖,岁岁年年,在时光里留香,永远鲜活,永远温暖。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灯火里的尘埃》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XSG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