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梧桐叶长得浓绿繁茂,把夏日的燥热滤成细碎的阴凉时,社区里的邻居们便开始念叨着要办一场“梧桐长桌宴”。消息一传开,大家都热络起来,王阿姨头一个响应,早早盘算着要做拿手的酱鸭和凉拌梧桐芽;年轻的夫妇俩主动承担起布置场地的活儿,说要让长桌“藏”在梧桐荫里,透着自然的清爽。
筹备的那天清晨,林砚之推开窗,就见梧桐树下己热闹起来。几个邻居正合力搬来长条木桌,用棉布擦得干干净净,孩子们则围着桌子跑,手里拿着刚摘的梧桐叶,要给桌子做“装饰”。父亲坐在摇椅上,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手里编着竹篮,“等会儿装菜用,透着竹香,吃着也舒坦。”
临近傍晚,长桌己在梧桐荫下铺展开来,桌布是淡绿色的,像极了梧桐新叶的颜色,桌上摆着邻居们带来的餐具,有的是印着碎花的瓷盘,有的是粗陶碗,虽不统一,却透着家常的亲切。梧桐枝桠间挂着孩子们串的玻璃灯,傍晚点亮时,暖黄的光透过叶片,在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撒了一把碎星。
邻居们陆续端着菜赶来,王阿姨的酱鸭色泽红亮,刚放在桌上就引得孩子们围过来;张奶奶带来了清炒时蔬,菜碟边摆着一片梧桐叶当点缀;年轻妈妈端来冰镇的酸梅汤,壶身上贴着手绘的梧桐图案;林砚之则做了艾草糕,糕上印着浅浅的梧桐叶纹路,和春日的青团呼应着,像是把季节的温柔都藏进了味道里。
长桌很快被摆满,热气腾腾的饭菜冒着香气,与梧桐叶的清香交织在一起,引得人食欲大开。大家围坐在一起,没有固定的座位,谁挨着谁都自在。老人们坐在树荫最浓的地方,一边吃着菜,一边聊着家常,说起年轻时的趣事,笑声顺着风飘得很远;年轻人们则聊着工作和生活,偶尔给身边的孩子夹菜,眼里满是温柔;孩子们捧着碗,在长桌间穿梭,你尝尝我的酱鸭,我品品你的艾草糕,嘴里塞满食物,作者“北极的贾斯汀汉默”推荐阅读《灯火里的尘埃》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脸上却笑得灿烂。
“还记得去年冬天堆雪人不?”一个邻居忽然开口,大家都笑起来。父亲放下筷子,指着头顶的梧桐枝,“那时候雪压在枝桠上,我还担心它受不住,没想到开春长得更旺了。”林砚之点点头,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忽然觉得,这梧桐就像社区的根,把大家紧紧连在一起,无论春夏秋冬,总能孕育出温暖的烟火气。
孩子们吃饱了,便跑到梧桐树下玩耍,有的追着萤火虫跑,有的拿着画笔在地上画梧桐叶,还有的围着父亲听故事。林砚之端着酸梅汤走过去,坐在孩子们身边,看着他们天真的笑脸,心里满是安宁。远处的长桌旁,邻居们还在热闹地聊天,声音温和,像夏日的晚风,轻柔地拂过梧桐叶,也拂过每个人的心底。
夜色渐深,玻璃灯亮起,暖黄的光映着大家的笑脸,也映着梧桐浓密的枝叶。有人提议唱歌,于是熟悉的旋律在梧桐树下响起,老人们跟着哼唱,孩子们拍手伴奏,歌声、笑声、说话声交织在一起,像是一首温柔的夏夜歌谣。
散宴时,大家主动收拾桌椅,孩子们帮忙擦桌子,年轻人们搬东西,老人们则坐在一旁,看着眼前的景象,眼里满是欣慰。林砚之望着梧桐树下的身影,忽然想起母亲曾说过的话:“最好的日子,就是大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心里暖和。”
如今,母亲的话变成了眼前的模样。这棵老梧桐,不仅见证了岁月的流转,更承载着邻里间的温情。它的枝叶,是遮风挡雨的伞;它的荫凉,是夏日里的慰藉;而藏在梧桐下的长桌宴,是邻里情深的见证,是岁月温柔的注脚。
日子还在继续,梧桐叶会在秋风中变黄,会在冬雪下沉睡,但这份藏在梧桐里的温情,却会像梧桐的根,深深扎在社区的土壤里,在每一个春夏秋冬,绽放出最温暖的光芒,守护着每一份平凡的美好,温暖着每一段寻常的岁月。
(http://www.220book.com/book/XSG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