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符被小心地收在王博士留下的木盒里,与那半张漕运图、父亲的血书放在一起。沈砚坐在老梅树下,着冰凉的兵符,上面的虎纹己经有些磨损,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精雕细琢。
“北狄……”苏清鸢端来一碗凉茶,声音带着担忧,“听说这几年北狄在边境蠢蠢欲动,去年还袭扰了雁门关。若魏太傅真的和他们勾结……”
“后果不堪设想。”沈砚接过茶碗,指尖微微发凉,“父亲将兵符劈成两半,显然是怕落入贼人之手。王博士带走的那一半,不知送到了何处。”
秦船长蹲在旁边磨刀,刀刃在阳光下闪着寒光:“依我看,王老头肯定把兵符交给了信得过的人。说不定……就是‘影’?”
这个猜测并非没有道理。“影”的势力遍布朝野,又始终在暗中追查魏太傅,若说有人能妥善保管兵符,他们确实最有可能。
正说着,山下传来马蹄声。狗蛋又跑了上来,这次身后跟着个穿着驿站服饰的驿卒,手里举着个火漆封口的信封:“沈砚先生在吗?京城急件!”
沈砚拆开信封,里面是李大人的亲笔信,字迹比上次潦草了许多,显然写得匆忙:“魏太傅狱中自尽,死前咬出北狄细作己潜入京城,目标不明。另,王默先生二十年前确曾托人送物至京,现存于刑部密库,需‘启明’信物方可取出。速来。”
没有提及兵符,却字字指向兵符。沈砚捏着信纸,心里瞬间清明——王博士送京的,正是另一半兵符!而“启明”信物,无疑就是那枚玉佩。
“看来又得跑一趟京城了。”秦船长放下磨刀石,语气带着无奈,却又透着股兴奋,“这日子,倒比在漕运上跑船还刺激。”
周先生默默走进屋,没多久拿出个布包,里面是几件换洗衣物和一包干粮:“路上小心。北狄细作凶狠得很,听说还会易容术。”他又塞给沈砚一把小巧的匕首,“这是我年轻时走江湖用的,能吹毛断发,关键时刻能救命。”
小豆子把木雕老虎塞进沈砚怀里,这次没说话,只是紧紧抱了抱他的腰。孩子们也围了过来,有的塞野果,有的递画纸,叽叽喳喳地叮嘱“早点回来”。
沈砚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心里暖融融的。从最初离开墨山时的忐忑,到如今的坦然,他知道,自己早己不是孤身一人。
临行前,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穿成炮灰后我发现历史是本烂账》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沈砚把木盒交给秦船长:“这东西太重要,带在身上不安全,就拜托您和周先生保管。”
“放心!”秦船长拍着胸脯,“除非我这把老骨头碎了,不然谁也别想动它!”
再次踏上北上的路,沈砚和苏清鸢的心境己截然不同。没有了初次进京的惶恐,多了份了然于胸的沉稳。他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知道背后有多少人在支撑。
路过临江镇时,他们在杂货铺歇脚。老板依旧话痨,说起京城的新鲜事:“听说魏太傅死在牢里了!还有啊,最近京城查得严,说是在抓什么‘北边来的奸细’,连客栈都要查三遍!”
沈砚和苏清鸢对视一眼,没接话,只是默默结了账。越是靠近京城,气氛就越是紧张,沿途的驿站都挂着告示,严查过往行人,守城的士兵也比上次多了一倍。
“看来李大人说的是真的。”苏清鸢压低声音,“北狄细作肯定在京城有大动作。”
沈砚握紧袖中的匕首:“兵符是关键。他们一定是想找到另一半兵符,完成魏太傅没做完的事。”
进入京城时,盘查果然严格。沈砚和苏清鸢拿出李大人给的信物,才勉强放行。走到国子监附近,就看到“影”的那个少年在茶馆门口等他们,脸色凝重:“沈先生,李大人被人诬告通敌,昨夜被关进天牢了!”
沈砚的心猛地一沉:“怎么回事?”
“有人在李大人府上搜出了北狄的密信,”少年急声道,“现在太子党羽正借机发难,说要彻查所有与魏太傅有牵连的人。刑部的密库也被封锁了,根本进不去!”
这显然是个圈套。北狄细作和太子党羽勾结,一边除掉李大人这个障碍,一边阻止他们拿到另一半兵符。
“现在怎么办?”苏清鸢问道。
少年从怀里掏出块腰牌:“这是‘影’在刑部的卧底偷出来的,能进密库,但是……”他咬了咬牙,“密库周围都是太子的人,进去了怕是很难出来。”
沈砚看着那块腰牌,又想起父亲的血书,想起王博士的嘱托,想起墨山的孩子们。他深吸一口气,接过腰牌:“再难,也得去。”
夕阳的余晖给京城的宫墙镀上了一层金边,却照不进那些隐藏在暗处的阴谋。沈砚知道,这次京城之行,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凶险。但他没有退路——为了李大人的清白,为了兵符不落入贼人之手,更为了守护那些他珍视的安宁。
《大晟史》的纸页在行囊里静静躺着,仿佛在等待着记录下这京城暗夜里的又一场交锋。
(http://www.220book.com/book/XT9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