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山的第一场雪来得比往年早。清晨推开窗,天地间一片素白,老梅树的枝桠上积着雪,像开了满树的梨花,橘子园里的橙红果实被雪覆盖,露出点点暖色,倒像是一幅精心晕染的水墨画。
孩子们在院子里堆雪人,小豆子把秦船长的旧草帽扣在雪人头上,小石头则偷偷往雪人肚子里塞了个橘子,说是给雪人当点心。王砚裹着厚棉袄,在廊下教丫蛋写“雪”字,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淡淡的墨痕。
沈砚坐在书房里,翻看着从瀑布洞天带回的“影”名册。名册的最后几页有些空白,显然是留给后人的。他忽然想起林文书带来的账册,里面提到父亲临终前,曾说要找一个叫“老橘”的人,却一首没找到。
“老橘?”苏清鸢端着热茶走进来,听到这两个字,愣了一下,“周先生昨天说,后山住着个看橘园的老人,大家都叫他橘伯,会不会是他?”
沈砚眼睛一亮:“周先生认识他?”
“说是十年前搬来的,平时不怎么下山,就守着那片老橘园。”苏清鸢道,“要不我们去看看?”
吃过午饭,雪停了。沈砚和苏清鸢踩着厚厚的积雪往后山走,阳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刺眼的光。后山的老橘园比学堂的橘园更大,只是果树都己苍老,枝头没挂几个橘子。园边有间低矮的木屋,烟囱里冒着袅袅青烟。
“有人在家吗?”沈砚在木屋前喊道。
门“吱呀”一声开了,走出个须发皆白的老人,穿着件打补丁的棉袄,手里拿着把修剪果树的剪刀。看到沈砚,老人浑浊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下去。
“你们是……学堂的先生?”老人的声音沙哑。
“晚辈沈砚,敢问您是橘伯吗?”沈砚拱手道。
老人点了点头,转身往屋里走:“进来坐吧,外面冷。”
木屋很小,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墙角堆着些晒干的橘子皮。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穿成炮灰后我发现历史是本烂账》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桌上放着个缺角的粗瓷碗,里面盛着些热茶。
“您认识沈明远吗?”沈砚开门见山。
橘伯端茶的手顿了一下,茶水溅出几滴:“认识……那是个好人啊。”
“我是他儿子。”沈砚道,“父亲临终前提到‘老橘’,说有件东西要交给您。”
橘伯沉默了许久,从床底下拖出个木箱,打开一看,里面是个用油布包裹的包裹。他将包裹递给沈砚:“这是你父亲十年前托我保管的,说等你长大了,让你自己决定要不要打开。”
沈砚解开油布,里面是半块玉佩,和启明玉佩一样,只是上面刻的不是梅花,而是橘子的图案,玉佩背面刻着个“影”字。
“这是‘影’的信物,分梅、橘、竹、兰西枚,各有传人。”橘伯叹了口气,“我是‘橘’字令的传人,你父亲是‘梅’字令,当年他护粮船,我负责在江南接应,可惜……”
原来“影”的信物不止梅花玉佩,还有其他三枚!沈砚心里掀起惊涛骇浪:“那‘竹’和‘兰’字令的传人呢?”
“不知道。”橘伯摇头,“魏党倒台后,就断了联系。你父亲说,若有一天能集齐西枚玉佩,或许能找到‘影’最初的使命——青君当年留下的,除了兵甲图,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东西。”
就在这时,木屋外传来脚步声。秦船长带着王砚匆匆赶来,脸色凝重:“沈小子,山下有群陌生人,说是来找橘伯,看着不像好人!”
橘伯脸色大变:“是他们来了……”
沈砚握紧手里的半块橘子玉佩,心里清楚,平静的日子怕是又要被打破了。这些人是谁?他们找橘伯做什么?青君留下的更重要的东西,又是什么?
窗外的阳光透过积雪,照在木屋的墙上,留下斑驳的光影,像一个个未解的谜团。
《大晟史》的纸页在寒风中轻轻颤动,仿佛在为这突如其来的访客而紧张,为即将揭开的“影”的西令之谜而屏息。
(http://www.220book.com/book/XT9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