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在翻动着近五年来陕西行省关押、行刑的囚犯文档文书。
当然因为乱世的原因,很多文书莫名的消失了,但是终究是有一些留下能粉饰的东西。
“秦王怎么会想起调查冤假错案?”老郑问道。
对于朱樉灵机一动又增加的任务,郑九成现在已经很适应了。
甚至郑九成还学会了分享,顺手就把文原吉也来过了一起适应,名曰“锻炼”。
“俗话说的好,冤假错案有冤假错案的道理,我想看看里面的道理。”朱樉说道。
基于目前陕西行省的稳定,朱樉想来小试牛刀一波。
但动刀的地方得选好,朱樉选择的方向就是刑狱。
朱樉对于人类律法的信任,差不多是对人类这个物种的信任是一样。可以这么说,无论穿越到哪个年代,坐的是马车,还是坐宇宙飞船,但凡人类之间个体的接触依旧紧密,依旧是走群居文明的路子。
那么用屁股思考都可以去相信,相信绝对有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冤假错案。如果没有冤假错案,那么就该怀疑一下当前的人型生物是不是人类了。
“那么秦王看出什么道理了?”郑九成笑了笑,也翻动着文书。
这只是一个小探查,并不是要深挖什么事件,只是了解一下表面上情况。属于支线任务中的支线任务,所以参与人员很少。朱樉和郑九成,以及郑九成拉过来的文原吉,不过也是要消耗数天时间才能把这份支线任务跑完。
对于朱樉要对刑狱下手,郑九成依旧是支持,甚至觉得非常合适。只要朱樉不是准备拿起刀去办大案,郑九成都支持。
“脏、真特么的脏。”朱樉翻动着刺客庭送来的情报说道。“我已经尽量高估他们了,没成想还是低看了人家。比我还牛逼,我觉得陕西行省庙小容不下他们这些大佛了。”
除了官府这边的一些文档,朱樉还让刺客庭去找了一些相关人员的情报。虽然不够具体,每件事没有那么全面细致,但是每一个犯人的大概情况还是搜集了过来。
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情进去,然后发生了什么,是死是活,大概的一个经过。
然后不愧是乱世,很多时候连遮掩都没有遮掩。其嚣张态度和朱樉面对老朱时的态度差不多:老子干了,怎么着?
人类社会,修改、遮掩某些信息,其实不如一把火烧了来的省事、便捷。烧东西、烧人,只要一场意外,什么证据都会烟消云散。
但是大家都同类,这么做别人也会知道你的目的,比如现在陕西行省刑狱方面很多死无对证的空白点,用屁股想都知道这里面是多么的无法无天。
对于如此“逆子”,朱樉当然选择准备大力出奇迹,这已经不是一般的“逆子”了,该重拳出击。
三位亲卫队队长,传教能力虽然稀烂。
但是其他方面还是可以。
沐锋经营的刺客庭现在有两百九十五人,其中有四十二个是朱樉的亲卫,其馀人员是帝国卫队中的成员。
目前的功能,主要以搜集情报为主。虽然没有日后锦衣卫那么神通广大,但陕西行省这一亩三分地上还能看的住场子。
现在还在加速内部集成,下一步准备发展编外人员了。
chapter_();
搞情报嘛,总不可能都是上了名单的自己人,还得有很多因为各种目的而匆匆而过的人。
过了一段时间,朱樉合上文档,闭目休息。“郑相,树苗培育还顺利吗?”
今年虽然才刚开始,但是事情就已经是一大堆了。
至少对于郑相来说,今年似乎比去年更加的有挑战性,不然他也不会养成顺手带上文原吉的习惯,这纯属是求生本能的下意识行为。
如今郑相是把秦王府的一部分工作分摊给了文原吉,而他大部分精力投注在朱樉的那些产业,以及地方官府的产业。
比如之前朱樉要求的造纸产能提升,朱樉的想法是扩大规模加精细化流程。在技术短时间内没法突破的情况下,那么就对现有流程采取更加标准化的分工,同时扩大规模。
力大砖飞,产能不够?那么就再拉一条生产线。
不过这种玩法持续不了多久,一是人力不够、二是材料问题,陕西行省地瘠民贫哪都是问题。
所以还得看技术能不能有所突破,能不能用别的材料,能不能节约人力或者增大产量。
“还行,帝国卫队这边的成活率不低,省内民间方面也让官府去收购了。但民间这边,聊胜于无吧,为了避免他们去哪里把新生的树苗挖来,我并没有给多高的价格。”郑九成说道。
要想改变一下陕西行省脆弱的生态环境,那么肯定是要种树。
没有树木,那么尘土飞扬永远是日常。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当下,朱樉选择了种树。
只不过想改变陕西行省的生态环境并不是一开始就准备对北部地区发起猛击,不是一上来就要搞地狱难度。
而是先尝试着守住现有的生态情况,不要再恶化下去,然后再去看看反推战线。
并且朱樉选择种的树是果树,除了环境还能提供一个最根本的理由、多一口吃的。
最差也是有经济效益,让人有动力去种。
朱樉选的果树分别是:一柿子、二桃子。
柿子,后世陕西临潼火晶柿子很出名。柿子这东西产量大,物理意义上的细枝结硕果。
明朝人写的西游记之中,其中有一难就是柿子太多了堵住路,然后二师兄猪八戒现出真身去拱出一条路。
并且因为根系发达,柿子往往也是耐寒耐旱耐贫瘠,往往随便哪个山疙瘩都有可能长出一颗结满了果实的柿子树。
极其关键的一点,柿子和后世那些改良的水果不同,柿子在明朝这个时期就这么能打了。
其二就是桃子了,前面就有提到的古时候的潼关有“三百里桃林”。桃子这种本土产物,在这个时期也是很能打,果实大、能饱腹,食用并不象柿子那么麻烦。
其实陕西这个地方,还有一种本土果树种植很多,杏。
不过朱樉不想搞的那么麻烦,处于小规模尝试阶段,那么桃子和柿子就足够了。
“足够了,一点点慢慢来。”朱樉说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XTK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