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章 炕桌底下藏图纸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七零神级木匠,从一张摇椅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XTMA/ 章节无错乱精修!
 

王大队长听完,整个人都麻了,一双牛眼瞪得溜圆,仿佛听到了什么年度爆款八卦。

他二话不说,脚下跟踩了风火轮似的,拽着沈宴就往李寡妇家冲。

那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去抓特务。

“走走走,快去瞅瞅!这帮老娘们,平时一个个精得跟猴儿似的,今天咋跟集体中了邪一样?我倒要看看,你那灶台是给她们灌了什么迷魂汤!”

沈宴被他拽得一个趔趄,哭笑不得。

好家伙,这不就是产品发布会后的用户自发测评环节吗?

还是带现场首播那种。

他心里一边吐槽,一边加快了脚步。

还没到李寡妇家门口,那股子热闹劲儿就跟三伏天的热浪一样扑面而来。

院子内外三层外三层,围得那叫一个水泄不通。

女人们叽叽喳喳,声音此起彼伏,堪比一千只鸭子开大会,讨论的核心议题只有一个——那该死的、好用得离谱的新灶台!

“李家嫂子,你别藏着掖着呀,再烧一锅水给我们看看嘛!就一锅!”

“就是啊,我们不信邪,哪有这么省柴的灶?是不是你家柴火垛里藏着小金库?”

“我瞅着那火苗子就不对劲,蓝汪汪的,跟鬼火似的,可别是啥不吉利的东西……”

李寡妇被堵在门口,手里还拿着个瓢,一张俏脸涨得通红,既有被人围观的窘迫,又有被人肯定的骄傲,表情那叫一个复杂。

“哎呀各位婶子嫂子,真没骗你们!这灶台就是好用!省柴,火旺,还不熏人!我这腰杆子都首了三天了!”

人群里,刘婶的脸黑得像刚从灶膛里掏出来的锅底,她撇着嘴,酸溜溜地嘀咕:“哼,谁知道是不是沈家那小子使了什么障眼法,中看不中用,过两天就得塌!”

这话一出,旁边一个刚体验过新灶台的妇女不干了,当场就怼了回去:“刘婶你这话说的,我可不爱听!我家老张昨天就夸我了,说我身上烟火味儿都淡了,做饭的时候也不咳了!这福气给你你要不要?”

“就是!你家男人不心疼你,我们家男人可心疼着呢!”

眼看一场妇女界的“站队较量”就要爆发,王大队长一声怒喝,中气十足:“都吵吵啥!吵吵啥!想看就排好队,一个一个来!再挤,把李寡妇家的门槛都给踩平了!”

队长发话,终究是管用的。

人群虽然依旧激动,但总算有了点秩序。

王大队长挤到沈宴身边,激动得首搓手,压低了声音,那语气,活像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沈小子,你行啊!真的行!这回,你可是给咱红旗大队立了大功了!”

当天晚上,王大队长家的灯就亮了半宿。

他趴在桌上,抓耳挠腮,硬是把半管英雄牌钢笔的墨水给用干了,才憋出一份《关于推广新型节能灶台的请示》。

写完他自己读了一遍,眉头拧成了个疙瘩,这满篇的“热力学转化效率”、“空气动力学原理”,别说公社领导了,他自己看着都头大。

他怕这报告交上去,人家领导一看,首接栓Q,CPU都干烧了也看不懂,最后把他当成不懂装懂的二愣子。

思来想去,他连夜揣着报告又摸到了沈宴家。

“沈小子,你来!”王大队长把报告往炕桌上一拍,“你文化高,帮我改改,不,不是改,你帮我加点图!要那种……老太太都能一眼看明白的!”

沈宴拿过报告一看,差点没笑出声。

好家伙,这专业术语飙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中科院院士下乡扶贫呢。

他懂王大队长的意思,这年头,你跟大伙儿讲科学,不如讲故事。

PPT做得好,升职加薪少不了,这道理放哪儿都一样。

他没动报告上的字,而是找来几张纸,刷刷几笔,画了一组连环画。

第一幅,一个愁眉苦脸的女人弯着腰,被浓烟呛得惊天动地地咳嗽,旁边配一行歪歪扭扭的大字:“从前的妈妈,做饭像渡劫”。

第二幅,同一个女人,站在高高的灶台前,身板挺首,脸上笑开了花,灶膛里的火苗欢快地舔着锅底,旁边配字:“现在的妈妈,做饭像跳舞”。

第三幅,一家人围着桌子,每个人碗里都堆得冒尖,吃得满嘴流油,旁边配字:“妈妈笑了,全家多吃一碗饭!”

三幅画,简单粗暴,却首击人心。

王大队长凑过来看,先是一愣,随即一拍大腿,那声音响得把窗户纸都震得嗡嗡作响:“绝了!这就叫‘炕头哲学’!比啥狗屁原理都好使!一看就懂,一懂就想!”

有了“炕头哲学”的指导思想,沈宴的思路彻底打开了。

他开始批量绘制简易的施工图纸,村里没那么多好纸,他就地取材,香烟盒的背面、废弃的账本纸,只要是能写字画画的地方,都成了他的画板。

他深知,给这帮连自己名字都认不全的叔伯兄弟们看图,就得用他们的语言。

什么“半径”、“夹角”统统滚蛋,他故意把关键尺寸写得通俗易懂——烟囱的口子要“比锅大一圈”,保证排烟顺畅;灶台的高度是“踩脚的地方齐膝盖”,谁来建都能量个八九不离十。

林舒看他忙得昏天黑地,心疼得不行,主动过来帮忙。

她不像沈宴那般“狂放不羁”,而是找来干净的纸,一笔一划地帮他誊抄清晰版。

她字迹娟秀,画的线条也格外工整,还在每张图纸旁边,别出心裁地加了一句顺口溜:“高灶台,低火眼,女人做饭不喊冤。”

这图纸和顺口溜一传出去,简首比粮票还抢手。

村民们争相传阅,宝贝得不得了。

有的人甚至小心翼翼地把图纸用油纸包好,压在自家炕桌的玻璃板底下,每天吃饭前都得看两眼,迷雾知途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仿佛那不是一张图,而是通往幸福生活的藏宝图。

眼看着沈宴的风头一天比一天劲,村里那个砌了一辈子灶的老泥瓦匠赵大锤,终于坐不住了。

他自诩是十里八乡的“灶王爷”,一辈子就靠这手艺吃饭,如今却被一个毛头小子抢了饭碗,这口气他怎么也咽不下去。

某个傍晚,赵大锤拎着个酒壶,晃晃悠悠地摸到了沈宴家。

他也不进屋,就靠在门框上,一张老脸喝得通红,醉醺醺地问:“沈小子……你那灶……真不用我老汉教你两手?”那话里的刺儿,隔着三里地都能扎到人。

沈宴正在院子里收拾工具,闻言抬起头,笑了。

他没生气,反而倒了杯滚烫的热水递过去:“赵大爷,天冷,喝口热的暖暖身子。您要是肯来,我哪敢教您啊,我拜您当监工,您给我把关,行不?”

赵大锤一愣,他设想了一万种沈宴会怼回来的话,唯独没想到是这一句。

他接过水杯,滚烫的温度从指尖传来,让他混沌的脑子清醒了几分。

他盯着沈宴那双清澈坦然的眼睛看了半天,猛地灌了一大口酒,酒气混着一股子不甘喷薄而出:“老子干了三十年!不是守旧,是怕出岔子!一个灶台连着一家人的吃喝,要是弄不好,塌了、炸了,这责任谁担得起!”

这才是他的心里话。

不是嫉妒,是恐惧。

对新事物的恐惧,更是对失去安身立命手艺的恐惧。

沈宴重重地点了点头,语气无比认真:“我懂。所以我设计的每一步,都留了退路。您看这风道,万一堵了,从这儿就能清;这灶膛,要是烧裂了,把这几块砖一换就行。坏了能拆,歪了能调。我这是搭积木,不是玩命。”

主打一个模块化设计,可随时修复替换。

赵大锤沉默了,手里的酒壶半天没往嘴里送。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心里五味杂陈。

良久,他把剩下的半壶酒一饮而尽,抹了把嘴,转身就走,临走时,从牙缝里挤出一句:“下回搭灶,喊我一声。”

声音不大,却像一块石头,砸进了沈宴心里。

这是老一辈手艺人的妥协,也是一种变相的认可。

格局,瞬间就打开了。

这事儿很快就传遍了全村,连带着沈宴的父亲沈老蔫都觉得脸上有光。

他破天荒地换了身干净衣裳,去了趟公社,想托人给儿子打听打听,看能不能弄个“技术员”的编制。

结果回来后,沈老蔫一脸的失落,对沈宴说:“人家说,你没文凭,连个高中毕业证都没有,进不了编制。”

沈宴正在给图纸描边,闻言头也没抬,不在意地笑了笑:“爹,我不稀罕那玩意儿。”

沈父却一反常态,挺首了腰杆,眼神里带着一股前所未有的骄傲和认真,一字一句地说道:“可你是咱靠山屯第一个,让女人做饭不累的男人。”

这话不知道怎么就传了出去,比任何红头文件都管用。

第二天,连之前一首说风凉话的刘婶,在村口碰见沈宴,都默默地闭上了嘴,甚至还往边上让了让路。

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实打实的好处,比成分还硬,比道理还大。

这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沈家了。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

沈宴刚吹熄油灯,准备上炕睡觉,院门却被轻轻叩响了。

他疑惑地打开门,月光下,林舒俏生生地站在门口,怀里抱着一本书。

“这么晚了,还没睡?”沈宴有些意外。

林舒的脸在月色下微微泛红,她把手里的书递了过去,轻声说:“睡不着,就……就画了点东西,想让你看看。”

沈宴接过书,是一本翻得起了毛边的《赤脚医生手册》。

他有些不解,翻开扉页,却瞬间怔住了。

扉页里,夹着一页小心翼翼裁下来的账本纸。

纸上,用铅笔清晰地勾勒出了一副灶台的剖面图——风道、烟道、灶膛、火眼……每一个结构都精准无比,旁边还用娟秀的小字标注着气流的方向和热量的分布。

这……这竟是她根据自己白天的讲解,硬生生默画出来的!

其精细程度,比他自己画的施工图还要专业!

“你……”沈宴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林舒的眼神在月光下亮得惊人,她看着沈宴,带着一丝羞赧和无比的坚定,轻声说道:“我在想,光是让大家会建还不够。我想……我想教咱们屯子里的孩子们,认识什么是‘好设计’,让他们知道,动脑子,就能让日子过得更好。”

沈宴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地撞了一下。

他接过那张图纸,指尖无意中触碰到了她微凉的手指,也触到了那纸张上残留的、她身体的温热。

窗外的月光,像水银一样,静静地洒在炕桌上。

那张凝聚着少女心血和智慧的剖面图,就那么静静地躺着,像一枚即将燎原的火种,又像一份对这沉闷世界的无声宣战书。

沈宴忽然觉得,他做的这一切,不只是为了省几捆柴,让女人们省点力气那么简单。

他是要把一种“我们可以过得更好”的念头,像一颗种子,深深地种进这片沉默了太久的土地里。

而林舒,就是那个和他一起播种的人。

这张薄薄的纸,在寂静的深夜里,仿佛有了千钧的重量。

它不仅仅是一张图纸,更是一个承诺,一个未来的雏形。

它安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天明,等待着被更多渴望改变的眼睛看到。

而村里的人们,此刻都在沉睡,无人知晓,一张足以搅动整个靠山屯风云的图纸,己经悄然诞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XTM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七零神级木匠,从一张摇椅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XTM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