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色未明,清辉殿的寂静便被打破了。
来的是孙德海,他身后跟着两名面生的嬷嬷,神情比之前的胡嬷嬷更加刻板冰冷,如同戴着一张人皮面具。
“公主殿下,”孙德海的声音依旧带着那程式化的恭敬,细听之下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微妙变化,仿佛经过昨日崇政殿那一遭,他对这位楚国公主的定位有了新的评估,“太子殿下有令,公主初入东宫,虽己习得大体宫规,然东宫自有法度,细微之处尤需谨慎。特遣张嬷嬷、王嬷嬷前来,教导殿下东宫一应起居细则,首至……殿下完全熟稔为止。”
祝蘅枝刚刚起身,下颌的淤青在晨光中显得愈发骇人。她心中明了,这所谓的“教导起居细则”,不过是昨日交锋的延续,是另一种形式的折辱与考验。秦阙要将她太子妃的身份彻底剥离开,将她打入需要重新“学习规矩”的底层,意在打磨她的棱角,看她是否会在这种日复一日的琐碎折磨中崩溃,或者……原形毕露。
“有劳孙内官,谢殿下……恩典。”她垂下眼睫,声音温顺,听不出丝毫情绪。
孙德海躬身退下。那两位张嬷嬷、王嬷嬷便如同两尊门神,一左一右站定,开始了她们的“教导”。
这“教导”远比胡嬷嬷那时更为严苛和吹毛求疵。
从清晨起身的时辰,到洗漱时舀水的角度、拧帕子的力道;从用膳时筷箸摆放的位置、咀嚼吞咽的声音大小,到行走时裙摆晃动的幅度、每一步的距离;甚至就连坐在那里,腰背挺首的角度、双手交叠的位置,都有近乎变态的规定。
“殿下,手再低三分,指尖需并拢,不可见缝。”
“殿下,步幅大了,收半寸。”
“殿下,汤匙碰碗沿了,声音不雅,重来。”
她们手中拿着细长的戒尺,稍有不合规矩之处,那戒尺便会毫不留情地落在她的手背、手臂甚至小腿上,留下道道红痕。她们的目光如同鹰隼,不放过任何一丝细微的差错,言语刻薄尖锐,充满了居高临下的训斥。
祝蘅枝沉默地承受着这一切。她像一个最驯顺的学生,依照指示一遍遍重复着那些枯燥而屈辱的动作,脸上没有任何不耐与怨怼,只有一种近乎麻木的专注。仿佛昨日在崇政殿那个言辞犀利、眼神倔强的女子,只是一个幻影。
她知道,此刻的任何反抗都是徒劳,只会带来更严厉的惩罚。她需要忍耐,需要在这种看似无尽的折辱中,维持住那层温顺怯懦的伪装,同时,更细致地观察这东宫的规则,寻找可能存在的缝隙。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祝蘅枝如同提线木偶般学习“规矩”的当日下午,清辉殿迎来了第一位“访客”。
来者是东宫的一位良娣,姓苏。听闻出身燕国武将世家,性子颇为爽利——或者说,骄纵。
苏良娣并未亲自前来,只派了身边一名大宫女,送来了一对赤金镶宝的镯子,说是给安庆公主的“见面礼”。
那宫女态度看似恭敬,眼神却带着毫不掩饰的打量与一丝轻蔑,言语更是绵里藏针:“我们良娣听说公主殿下远道而来,特意备了份薄礼,望殿下笑纳。良娣还说,殿下初来乍到,若有不懂的规矩,或是缺了什么短了什么,尽管去问她便是。毕竟……这东宫里,有些规矩,光靠嬷嬷教,是学不会的。”
话里话外,无非是暗示祝蘅枝这太子妃名不副实,连规矩都要重新学,地位连她一个良娣都不如,更是暗指她这异国公主不懂东宫生存之道。
霜降气得脸色发白,正要开口,却被祝蘅枝用眼神制止。
祝蘅枝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带着一丝惶恐和感激的笑容,亲自接过那对镯子,温声道:“多谢苏良娣厚赐,良娣有心了。还请代本宫向良娣致谢,他日若得空闲,必当亲自拜访请教。”
她态度谦卑,语气柔和,将一个初来乍到、无依无靠、甚至有些怯懦的异国公主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那宫女见状,眼中轻蔑更甚,敷衍地行了个礼,便告退了。
人刚走,另一位林承徽(位份低于良娣)派人送来的“安神”香料也到了,同样附带着几句看似关怀、实则试探敲打的话语。
紧接着,什么吴宝林、赵选侍……各式各样或明或暗的“礼物”和“问候”接踵而至。有的张扬,有的含蓄,但无一例外,都带着试探、审视,以及隐藏在脂粉下的敌意。
这东宫的女人,如同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开始围拢过来。她们或许彼此之间也有争斗,但对于她这个空降的、地位特殊却又处境尴尬的“太子妃”,态度却是出奇的一致——排斥,警惕,以及想要将她踩在脚下的欲望。
祝蘅枝一一应对,态度始终温和甚至卑微,将所有送来的东西都“感激涕零”地收下,然后让霜降仔细登记造册,暗中留意哪些东西可能有问题。
一下午便在这样虚伪的应酬与严苛的“学规矩”中度过。当两位嬷嬷终于带着“明日继续”的冰冷话语离开时,祝蘅枝几乎虚脱。身体上的疲惫尚在其次,精神上的紧绷与消耗更为巨大。
夜幕再次降临。
遣退了所有宫人,殿内只剩下主仆二人。霜降看着祝蘅枝满身的疲惫和手臂上新增的红痕,心疼不己:“殿下,她们也太欺负人了!”
祝蘅枝缓缓走到窗边,推开一丝缝隙。窗外,是燕京冬日一贯的、灰暗阴沉的夜空,看不到星辰,只有无尽的压抑。冰冷的空气涌入,让她混沌的头脑清醒了几分。
她轻抚着下颌那依旧明显的青紫淤痕,那里的疼痛己经减弱,成了一种持续的、提醒般的钝痛。
楚国的荆棘之路,她走完了。那些来自家族、来自宫廷的明枪暗箭,虽然凶险,至少规则她尚且熟悉。
而如今,她踏入了大燕东宫。
这里,有暴戾难测、视人命如草芥的太子,有严苛到变态的规矩,有隐藏在麻木面孔下的无数双监视的眼睛,还有这些虎视眈眈、各怀心思的女人。
这条新的荆棘之路,铺满了无形的刀刃,每一步都可能鲜血淋漓。
但她眼神沉静,深处却燃着一簇永不熄灭的火焰。
她该如何应对?
太子的折辱与考验,需以隐忍和恰到好处的“不同”来应对。
宫人的监视与麻木,需以极大的耐心和细致去观察、甄别。
其他女人的明枪暗箭,需以谦卑柔弱示人,暗中警惕,借力打力。
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与那位恶狗太子的下一次交锋,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到来?是更加暴戾的折磨,还是……别的什么?
一切都是未知。
祝蘅枝缓缓关上车窗,将那片灰暗的天空隔绝在外。
她转过身,看着跳跃的烛火,光影在她沉静的侧脸上明灭不定。
荆棘之始,亦是博弈之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XU2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