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的江南总爱下连绵雨,秦昊在清溪县巡查时,恰逢一场瓢泼大雨。乡镇卫生院的屋檐下挤满了避雨的村民,他正低头整理湿漉漉的文书,忽然闻到一缕极淡的药香,混着雨气飘过来——不是寻常草药的苦涩,倒带些微甜,像极了他幼时在药铺后院闻到的合欢花香。
“秦大人,您的卷宗湿了。”一个清亮的女声在头顶响起。秦昊抬头,见是个穿青色布裙的姑娘,手里拎着个竹篮,篮沿搭着块蓝印花布,正踮脚往他这边递油纸。她的发梢沾着雨珠,顺着鬓角滑到下颌,滴在靛蓝的衣襟上,洇出小小的深色圆点。
这是镇上“百草堂”的女掌柜苏晚,秦昊前几日去采买草药时见过。据说她是随师父从蜀地迁来的,一手炮制合欢花的手艺极妙,配的安神汤在县里很有名。此刻她篮里正装着刚晾晒好的合欢花,那缕甜香便是从那里来的。
“多谢苏姑娘。”秦昊接过油纸,想把卷宗裹起来,却因两手都占着,一时腾不开。苏晚见状,自然地走上前,指尖轻轻拂过卷宗边缘的水渍,帮他把油纸铺平。她的指尖微凉,带着草药的清润,触到他手背上时,秦昊像被雨丝扫过似的,莫名地缩了一下。
“大人的手怎么这么烫?”苏晚抬头看他,眼里带着关切,“莫不是淋了雨着凉了?”她说话时,鬓边的银簪随着动作轻轻晃动,簪头的小铃铛叮铃响了一声,在嘈杂的雨声里格外清晰。秦昊喉结动了动,刚想说“无妨”,却见她己从篮里取出个小瓷瓶,倒出三粒药丸递过来:“这是我用薄荷和茯苓做的,能清头目,大人先含着吧。”
药丸入口即化,清清凉凉的甜意从舌尖漫开,秦昊竟一时忘了道谢。苏晚己转身去招呼其他避雨的村民,给老人递姜茶,给孩子分驱寒的香囊,动作轻快得像雨里的燕子。秦昊望着她的背影,忽然发现她的布裙下摆沾了片合欢花瓣,该是从篮里掉出来的,被雨水打湿后,贴在浅青色的裙料上,像只停驻的粉蝶。
几日后,秦昊特意去百草堂道谢。苏晚正在后院炮制新采的合欢花,青石碾子转得慢悠悠,她穿着件月白色的短褂,袖子挽到小臂,露出的手腕上沾了点淡粉色的药粉。阳光透过葡萄架洒下来,在她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连带着周遭的空气都暖融融的。
“那日的药丸很管用。”秦昊站在月亮门边,看着她推着碾子的背影,声音竟有些发紧。苏晚回过头,手里还握着碾子的木柄,闻言笑了笑:“能帮上大人就好。其实合欢花配薄荷更好,只是怕大人不喜太甜的味道。”她说着,用小铜铲舀起一勺刚碾好的合欢花粉,递到他面前,“您闻闻,这次的成色如何?”
秦昊俯身去闻,距离骤然拉近,他能看到她睫毛上落的细小药粉,像沾了层金粉。甜香混着她发间的皂角味扑面而来,他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生怕气息乱了,吹走这片刻的宁静。“很好。”他听见自己的声音有些哑,“比我在州府药铺买的还好。”
苏晚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转回身继续碾药,碾子滚动的声音沙沙响。“大人要是喜欢,我多备些给卫生院送去。”她的声音轻了些,“上次看您总熬夜整理文书,用这个泡茶喝,能睡得安稳些。”秦昊嗯了一声,目光落在她挽起的袖口,那里有道浅浅的红痕,该是前日帮村民处理伤口时不小心被划伤的。
他从怀里取出个小瓷盒,是他按军中验方配的止血药膏:“这个你留着吧,伤口别沾了药粉。”苏晚接过盒子时,指尖又不经意碰到一起,这次她先红了脸,低头道了谢,把盒子小心翼翼地放进围裙口袋里,像藏了个什么宝贝。
那晚秦昊整理完文书,试着用苏晚给的合欢花泡茶。热水冲下去,花瓣在杯中慢慢舒展,甜香漫了满室。他望着窗外的月光,忽然想起苏晚碾药时的样子——她推碾子的力道很匀,发绳偶尔滑落,会抬手用手背蹭一下额角,鬓边的碎发便跟着飘起来。
正想着,院外传来轻轻的叩门声。秦昊开门,见苏晚站在月光里,手里捧着个食盒,说是熬了安神汤送来。“听卫生院的药童说,大人总半夜还亮着灯。”她把食盒递给他,目光落在他案头的合欢花茶上,眼里闪过一丝笑意,“看来大人还挺喜欢这花。”
秦昊邀她进屋坐,她却摆摆手:“不了,师父还在堂里等着呢。”转身要走时,又回过头,轻声说:“大人若是夜里觉得闷,院里的合欢树快开花了,您可以去看看。”说完,她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巷口,只留下食盒上淡淡的甜香,和秦昊手里渐渐温起来的汤碗。
他舀起一勺汤,暖意从喉咙一首淌到心里。窗外的月光正好,秦昊忽然觉得,这清溪县的秋夜,好像比别处更绵长些。
(全文约1500字)
(http://www.220book.com/book/XUA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