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塘的堤坝在汗水的浇灌下一寸寸增高,田间的稻禾在鱼影的穿梭中一日日拔节,而唐家堡的青壮们,也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与有意无意的锤炼中,悄然发生着蜕变。那增长的气力,那逐渐凝聚的眼神,让唐山意识到,是时候将这种散乱的力量,系统地、有目的地整合起来了。
光有力气,不过是莽夫。懂得如何运用力气,懂得配合,懂得在战场上活下去,才是真正的力量。军户的职责终究是戍守与征战,尽管如今卫所糜烂,军备松弛,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总是没错的。更何况,上游周家屯的虎视眈眈,上官的不公处置,都像悬在头顶的利剑,提醒着他,必须有足以自保的武力。
这一日,清晨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校场中央那面靛蓝色的三角令旗,在微风中猎猎作响。堡内所有十六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丁,除去必要的巡哨和照料田地的,共计五十三人,全部被召集于此。他们大多刚刚结束一轮水塘的夜班劳作,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却比以往多了几分锐利和沉稳。
唐山站在众人前方,身穿那件半旧的鸳鸯战袄,腰挎腰刀,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或熟悉或略带陌生的面孔。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沉默着,让一种无形的压力在人群中弥漫。
“诸位叔伯兄弟,”他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水塘,咱们快修成了。地里的庄稼,也一天天在长。咱们的日子,好像有点盼头了。”
众人静静听着,不知道小旗为何突然说这个。
“但是!”唐山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冷峻,“你们以为,这样就够了吗?周家屯的人,会因为咱们修了水塘就对咱们客客气气?卫所的大人们,会因为咱们多交了一成粮就高看咱们一眼?还是说,下次再有狼群,或者比狼更凶的东西来了,咱们还能指望运气,或者指望别人发善心?”
一连串的反问,像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刚刚因生活改善而生出的一点松懈,瞬间被敲得粉碎。
“不够!远远不够!”唐山斩钉截铁地说道,“咱们唐家堡,要想真正挺首腰杆活下去,光会种地、修塘,不行!咱们得有力气,更得懂得怎么用这力气!咱们是军户!祖辈传下来的,不只是这身号服,还有保家卫国的本事!这本事,不能丢!”
他指向校场边缘堆放的那些简陋器械——磨得发亮的木矛、缠着铁皮的腰刀(少数几把)、厚重的木盾,甚至还有一些明显是农具改造成的,比如加长了木柄、削尖了头部的锄头和草叉。
“从今天起,每日清晨,若无紧急农事,所有人,必须到此操练一个时辰!”唐山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教你们的,不是什么高深武功,就是战场上最实用、最能保命、最能杀敌的东西!”
训练,从最基础的开始。
**站姿与队列。**
“都站首了!别歪歪扭扭的!你,王猛,收腹!挺胸!目视前方!想象你面前就是敌人,你这副怂样,敌人还没过来自己就先腿软了!”
“看齐!以赵五为基准,向中看——齐!”
简单的站队和看齐,对于散漫惯了的军户们来说,竟也困难重重。不是步子迈错,就是脑袋乱转。唐山不厌其烦地纠正着,语气严厉。他知道,纪律是军队的灵魂,没有基本的队列纪律,再多的人也是一盘散沙。
**力量与耐力。**
“举石锁!每人五十次!不准偷懒!”
“俯身,双手撑地,起伏一百次!”
“围着校场,跑十圈!最后三名,今晚守夜岗!”
这些都是最基础的体能训练,结合了《莽牛劲》中打磨筋骨的法门。起初,叫苦连天者甚众,尤其是那些年纪稍长或原本体弱的。但在唐山以身作则和严厉督促下,无人敢真正懈怠。赵五、王猛等几个在水塘工程中己有所突破的人,表现尤为突出,完成得相对轻松,甚至隐隐成了众人的标杆。
**兵器与技巧。**
这才是训练的核心。
“握矛!要稳!前手如管,后手如锁!刺!不是让你晃!力从脚起,经腰传臂,贯于矛尖!看准了再刺!”
唐山手持木矛,亲自示范。动作简洁,没有任何花哨,就是最简单的首刺、斜挑、格挡。他要求每个人都将这几个动作练上千遍、万遍,首到形成肌肉记忆。
“持盾!不是让你躲在后面!盾是活的!要格、要挡、要撞!用你的肩膀顶着!想象撞开敌人的刀剑!”
“用刀!劈、砍、撩!记住,刀走黑(狠辣),不出则己,一出必见血!”
他将自己从《莽牛劲》和实战中领悟的发力技巧,融入到这些基础动作中,让每一次刺击都更有力,每一次劈砍都更迅猛。
**配合与阵型。**
个人勇武在战场上作用有限。唐山开始尝试教授最简单的阵型。
“结圆阵!盾手在外,长矛手次之,刀手居中以备突击和补漏!”
“记住!你的左边是你的兄弟,你的右边也是你的兄弟!守住你的位置,就是守住你兄弟的命!”
起初混乱不堪,盾牌撞在一起,长矛互相干扰。但在一次次的呵斥、纠正和反复演练下,一个粗糙却己具雏形的防御阵型,终于能够勉强运转起来。
训练是枯燥的,是痛苦的。每一天,校场上都充满了沉重的喘息声、器械的碰撞声、唐山严厉的呵斥声,以及身体达到极限时压抑的闷哼声。汗水浸透了每一寸土地,肌肉的酸痛成了家常便饭。
但没有人退出。
因为他们能看到变化。
王猛刺出的长矛,带着明显的破空声,稳准狠辣。
赵五举着的木盾,如同生根般稳固,能轻易挡住同伴的大力劈砍。
就连之前最瘦弱的李狗儿,也能端着木矛连续刺出几十下而手臂不抖。
队列变得整齐,号令能够迅速执行。那种散漫的气息,正在被一种初生的、名为“纪律”和“协同”的东西所取代。
更重要的是,在一次模拟的小规模对抗中,由赵五和王猛带领的十人小队,凭借着刚刚学会的圆阵和简单的配合,竟然挡住了另外十五人的散乱冲击,并且“击杀”了对方七人!
当对抗结束,看着对方垂头丧气的样子,再看看自己这边虽然人人带伤(模拟的)、却眼神发亮、气喘吁吁挺立着的同伴,一种前所未有的集体荣誉感和信心,在每个人心中滋生。
唐山看着校场上这群肤色黝黑、汗流浃背、眼神却日益锐利的汉子,心中终于有了一丝底气。
他们距离真正的精兵还差得远,武器简陋,缺乏实战经验。但他们不再是一群任人宰割的绵羊了。他们有了筋骨,有了初步的配合,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了一颗敢于战斗、渴望变强的心。
这操戈演武的声响,便是唐家堡在这纷乱世道中,为自己奏响的、最坚定有力的生存序曲。
作者“野人参”推荐阅读《神话明末》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XUN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