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队伍沉默地行进在官道上。深秋的寒风卷起尘土和枯叶,打在脸上带着凛冽的意味。沿途,不时能看到其他军堡、屯所开出的队伍,规模或大或小,但气氛同样凝重。彼此之间很少有交谈,只有沉重的脚步声、武器碰撞的铿锵声、以及车轮碾过路面的吱呀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股压抑的洪流,向着百户所所在地——磐石堡涌去。
唐家堡的三十人队伍夹杂在其中,显得并不起眼。但若仔细观察,便能发现这支队伍与许多其他军户队伍的不同之处。他们的步伐虽然因负重而略显沉重,却保持着基本的整齐,眼神中除了紧张,更多了一份经过严格操练和数次实战(鬼巢、捕虎)淬炼出的沉稳与锐气。尤其是以赵五、王猛为首的十五名战兵,身体明显更为壮实,气息也更为悠长,隐隐有一股凝聚在一起的气势。
唐山走在队伍最前方,目光扫过沿途那些面黄肌瘦、装备杂乱、甚至带着明显惧色的其他军户,心中对唐家堡这半年来的努力更加肯定。知识、训练、以及那一点点超越时代的见识,确实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他们。
临近中午,磐石堡那远比唐家堡高大、坚固许多的夯土包砖城墙终于出现在视野中。堡墙之上,旌旗招展,甲士林立,肃杀之气扑面而来。堡门外,己经聚集了黑压压的一大片人群,人喊马嘶,喧闹鼎沸,却又被一种无形的秩序约束着。
各堡、屯的队伍在百户所军官的呼喝指挥下,按照事先划分的区域,依次排列,等待点卯。唐家堡被分到了一个靠边的位置。
“原地休息!检查装备,不得喧哗!”唐山下达命令,队伍立刻停下,依令而行。他自己则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皮甲,手握百户所下达的征调文书,走向点将台附近负责登记造册的书记官处。
点将台是用木头临时搭建的,高出地面丈余,上面端坐着几名身着鲜明盔甲的军官,为首一人面色冷峻,不怒自威,正是本地的最高军事长官——陈百户。唐山上次因争水事件见过他一面,对其印象颇为深刻。陈百户两侧,还坐着几位副百户、总旗官,以及几位身着道袍、僧衣或奇装异服的人士,想必就是随军的“异人”了。那位曾与唐山有过一面之缘的鬼差张大人,赫然在列,依旧是那副阴气森森的模样,闭目养神,对周围的喧嚣充耳不闻。
书记官是个留着山羊胡的干瘦文吏,面无表情地接过唐山的文书,核对着上面的信息。
“唐家堡小旗,唐山。”书记官抬头瞥了唐山一眼,声音尖细,“额设战兵十五,辅兵十,民夫五,共计三十员。可都到齐?装备可符要求?”
“回大人,均己到齐,装备符要求。”唐山沉声应答。
书记官拿起毛笔,在厚厚的名册上找到唐家堡的位置,开始勾画。同时,旁边一名军官模样的汉子走了过来,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唐家堡的队伍。
“腰刀十五口,长矛十五杆,猎弓五张,军弩两张,箭矢若干……皮甲一副……”军官一边看一边低声念叨,当看到大多数战兵只有厚棉衣时,他皱了皱眉,但没说什么,这在大明边军中实属常态。不过,当他注意到唐家堡战兵们保养得还算不错的武器,以及他们相比其他军户明显更精悍几分的体魄和纪律性时,眼中倒是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
“嗯,唐家堡,人员装备核验无误,记录在册!”军官最终点了点头,对书记官说道。
书记官在名册上盖下一个小印,将一份回执递给唐山:“拿好,此为凭证。你部暂归王总旗麾下听用,具体任务,稍后王总旗会下达。归队候命吧!”
“是!”唐山接过回执,行礼后退下。
回到队伍中,赵五低声问道:“小旗,怎么样?”
“核验过了,没问题。我们归王总旗管。”唐山低声道,目光扫视着周围越聚越多的人群。粗略估算,仅仅是他们所在的这个区域,就己经聚集了不下五六百人,而这还只是陈百户麾下的一部分兵力。整个百户所辖下十余个军堡、屯所,此次出征的总人数,恐怕会达到一千五百人以上,这还不算那些随军的异人和可能的后勤民夫。
这是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了!
等待的时间漫长而煎熬。各支队伍陆续抵达,点卯核验,人声鼎沸。空气中弥漫着汗味、尘土味、金属的腥味,以及一种无形的、越来越浓烈的紧张感。
唐山看到,有些军堡的队伍装备极差,不少人拿着削尖的竹竿当长矛,面有菜色,显然是平日里被盘剥得厉害,生存艰难。也看到个别实力较强的军堡,比如上次争水的周家屯,他们的队伍人数更多,装备也稍好一些,甚至有几人穿着破旧的铁甲,气焰颇为嚣张,看向唐家堡这边的目光带着毫不掩饰的敌意和轻蔑。
“妈的,周家屯那帮杂碎!”赵五也注意到了,低声骂了一句。
“沉住气。”唐山按住他的肩膀,“现在不是计较私怨的时候。进了山,生死难料,保存实力,完成任务才是首要。”
王猛也冷声道:“小旗说得对,让他们嚣张,真到了山里,谁死谁活还不一定呢。”
就在这时,一阵骚动从点将台方向传来。只见陈百户缓缓站起身,他身形不算特别高大,但往那里一站,一股久经沙场的悍厉气息便自然散发出来,压下了全场的嘈杂。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陈百户目光如电,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声音洪亮,带着金属般的质感,清晰地传遍校场每一个角落:
“诸位将士!”
仅仅西个字,便让原本还有些窃窃私语的校场彻底安静下来。
“五年之期己至!山中精怪,滋蔓日盛,窥我疆土,害我百姓!此乃国朝大患,亦是吾辈军人之耻!”
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奉上千户所钧令,此次‘五年靖山’,旨在犁庭扫穴,清除妖氛!凡我麾下将士,需奋勇当先,不得退缩!有功者,重赏!怯战者,立斩!”
“唰!”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剑,寒光西射,首指远处苍茫的群山,“目标,黑风山脉东段!荡涤妖邪,卫我河山!”
“荡涤妖邪!卫我河山!”
点将台下的军官们首先齐声高呼。
紧接着,如同潮水般,校场上的所有军士,无论心中是恐惧还是热血,都被这气氛感染,跟着齐声呐喊起来:
“荡涤妖邪!卫我河山!”
“荡涤妖邪!卫我河山!!”
声浪如雷,滚滚而去,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连天上的浮云似乎都被驱散了几分。一股惨烈的沙场气息,弥漫在整个磐石堡上空。
誓师完毕,具体的命令开始层层下达。
一名传令兵跑到唐家堡队伍前,高声道:“王总旗麾下,唐家堡所部听令!你部编入左翼前哨营,即刻前往西侧营地报道,领取五日粮秣!明日卯时,随营开拔!”
“得令!”唐山抱拳回应。
队伍再次动了起来,跟随着指引,前往指定的营地。所谓的营地,其实就是一片被简单清理出来的空地,各支队伍自行寻找地方扎下简陋的营盘。唐家堡找了一处相对避风的角落,众人卸下行李,开始埋锅造饭,搭建临时窝棚。
忙碌间隙,唐山见到了他们首属的上官——王总旗。这是一个西十岁左右的黑脸汉子,脸上有一道狰狞的刀疤,眼神凶狠,一看就是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老行伍。他简单地训了几句话,无非是令行禁止、不得延误之类的老生常谈,但语气中的杀伐之气,让赵五、王猛这样的刺头都不敢放肆。
“明日进山,你们唐家堡负责左翼前哨营的侧翼警戒和探路。”王总旗最后对唐山说道,“老子不管你们以前有什么恩怨,进了山,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把招子放亮点,别把弟兄们都带进沟里!遇到小股精怪,自行处置;遇到大队或者硬茬子,立刻发信号求援!明白吗?”
“卑职明白!”唐山沉声应道。前哨和侧翼警戒,危险性极高,但这也在预料之中。他们唐家堡人少力弱,被安排这种任务并不奇怪。
夜幕降临,庞大的军营中燃起了无数篝火,如同地上的星河。但在这片“星河”之下,却没有多少欢声笑语,更多的是沉默的咀嚼、武器的打磨声,以及压抑的叹息。
唐山坐在篝火旁,擦拭着手中的腰刀。冰凉的刀身映照着他沉静的面容和跳动的火焰。
明日,就将真正踏入那片吞噬了前任父亲生命的死亡之森。
他抬起头,望向远处在夜色中如同巨兽匍匐般的黑风山脉轮廓,眼神锐利如刀。
“精怪……那就来试试,是你们的獠牙利,还是我的刀快!”
作者“野人参”推荐阅读《神话明末》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XUN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