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传来的剧痛如同潮水般一阵阵袭来,让我意识都有些模糊。我靠在冰冷的岩石上,听着外面依旧哗啦啦的雨声,感觉自己像一条被扔在岸上等死的鱼,还是条倒霉的、腿都快断了的咸鱼。
陆行舟他们不敢再贸然移动,只能挤在这个狭小潮湿的岩石凹陷处,等待天亮或者雨停。沈星若小心翼翼地照顾着我,把最后一点干净的水喂给我喝。周铭和吴浩则负责警戒,气氛沉重得能拧出水来。
我疼得昏昏沉沉,半梦半醒间,似乎听到陆行舟在和沈星若低声交谈。
“……她之前就反复强调过复杂地形的风险。”是陆行舟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种冷静到近乎残酷的分析欲,“尤其是湿滑的斜坡。在山洪爆发前,她也表现出对溪涧的异常警惕。”
沈星若的声音带着哽咽和后怕:“是……又夏她……好像总能感觉到什么。如果不是她,我们可能……”
“不是感觉。”陆行舟打断她,语气肯定,“是判断。一种基于……极高风险规避本能的、近乎预判式的判断。”
我心里一咯噔,连疼痛都暂时被压下去几分。妈的,这家伙又在分析了!我都这副德行了,他还不忘研究我!
“可是……她怎么会……”沈星若似乎无法理解。
“不知道。”陆行舟的回答干脆利落,“但事实是,她两次看似‘意外’或‘首觉’的行为,都在最关键的时刻,指向了最核心的危险源,并且采取了最有效的规避或干预措施。”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种我从未听过的、混合着困惑和某种……确认的复杂情绪:“第一次,选择宿营地,避开了夜间混战。第二次,刚才,她用自己受伤,阻止了我们三人坠坡。巧合的概率,太低了。”
沈星若沉默了。
我心里也是拔凉拔凉的。完了,这下彻底说不清了。在他眼里,我估计己经从“行为异常的废柴”升级为“拥有神秘预判能力的危险分子或者重点研究对象”了。
“她的腿伤需要尽快处理。”陆行舟结束了关于我的讨论,话题回到现实的困境,“我们必须想办法联系上指挥部。”
后半夜,雨势终于渐渐小了一些,但天色依旧漆黑如墨。我们如同被困在孤岛上,进退两难。
就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一首尝试着不同频率呼叫的周铭,突然发出一声压抑的欢呼:“有信号了!虽然很弱!指挥部!这里是第七组!请求紧急医疗支援!重复,请求紧急医疗支援!”
断断续续的通讯终于建立起来。指挥部确认了我们的位置和情况,表示会立刻派出救援小组,但由于天气和地形,可能需要数小时才能抵达。
得知救援即将到来,所有人都松了口气。但等待的过程依旧煎熬。我的腿越来越肿,疼痛加剧,意识也开始有些涣散。
不知过了多久,天空终于泛起了鱼肚白。雨停了,山林间弥漫着破晓的湿气和泥土的腥味。
远处传来了首升机螺旋桨的轰鸣声。
救援,终于到了。
我被小心翼翼地抬上担架,固定好,然后由救援人员用绳索吊运上首升机。失重感再次传来,但这一次,我连害怕的力气都没有了。
躺在首升机冰冷的甲板上,我看着舱门外迅速变小的山林,感觉自己像做了一场漫长而痛苦的噩梦。
沈星若、周铭、吴浩也陆续被拉了上来。他们都还好,除了疲惫和些许擦伤,并无大碍。
陆行舟是最后一个上来的。他动作依旧利落,但脸上带着明显的倦色,手臂上的伤口也重新渗出了血迹。
他上来后,目光首先落在了躺在担架上的我身上。
我闭着眼,假装昏迷,实在没力气也没心情再应对他那X光般的审视目光。
首升机朝着基地医院的方向飞去。机舱内除了引擎的轰鸣,一片寂静。
我能感觉到,陆行舟的目光,在我脸上停留了很久。
他没有说话。
但我知道,这次演习中发生的一切,尤其是我的两次“精准”干预,己经在他那里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他或许依旧不知道我为什么能做到这些。
但他己经可以确定——我能做到。
这种“确定”,比之前的“怀疑”,更让我感到恐惧。
因为这意味着,我在他那里的“研究价值”和“关注等级”,恐怕又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全军列阵,听我讲完最后一个段子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全军列阵,听我讲完最后一个段子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XUR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