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无声的交锋之后,墨韵堂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萧景玄依旧闭门不出,柳姨娘依旧每日送药,观墨依旧沉默守门。但林夕瑶能感觉到,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萧景玄看她的那最后一眼,复杂深沉,绝非对一个普通“冲喜”新娘该有的眼神。那里面有审视,有怀疑,但似乎……也有一丝极淡的、名为“可能”的微光。
她需要将这丝微光,变成确切的信任与合作。
首接送上门去献计太过刻意,也容易引人怀疑。她需要一个更自然的方式,既能展示自己的能力,又不显得突兀。
机会出现在两天后的清晨。她去松鹤堂请安时,恰逢老姨奶奶苏氏正按着额角,面露疲色,旁边的萧婉如正殷勤地替她揉着太阳穴。
“姨奶奶可是昨夜又没睡好?”萧婉如关切地问。
苏氏叹了口气,语气带着烦躁:“人老了,觉浅,稍有动静便惊醒,再难入睡。喝了安神汤也不顶用,反倒口干舌燥。”
林夕瑶心中一动。失眠多梦,心悸易惊,这症状……与长期受礞石之毒影响的症状有几分相似,当然,苏氏年事己高,原因可能更复杂。但这正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她上前一步,柔声道:“姨奶奶若信得过,孙媳或有一个安神的法子,或许可以一试。”
苏氏抬起眼皮,锐利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审视:“哦?你有什么法子?”
萧婉如在一旁嗤笑一声:“嫂嫂还会医术不成?可别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偏方,吃坏了姨奶奶的身子。”
林夕瑶并不理会她的嘲讽,依旧语气平和:“并非医术,只是孙媳未出阁时,偶从一本杂书中看到一个安神香囊的方子,用料都是些寻常宁神静气的花草,如合欢皮、夜交藤、薰衣草干花等,气味清雅,置于枕边,有助安眠。孙媳自己试过,觉得有些效用,且不似汤药那般伤身。”
她说的这几味,确实是常见的安神药材,性质温和,即便无效,也绝无害处。她刻意提到“杂书”和“自己试过”,既解释了来源,又降低了威胁性。
苏氏闻言,神色稍缓。她这些年被失眠困扰,试过不少方子,效果皆不尽如人意。这香囊听着简单,倒是可以一试。
“既然你有心,便试试吧。”苏氏淡淡道,“需要什么药材,让婉如陪你去库房支取。”
让萧婉如陪着,既是帮忙,也是监视。
林夕瑶应下:“是,谢姨奶奶。”
出了松鹤堂,莫忆三七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萧婉如脸上挂着假笑:“嫂嫂真是有心了,只是库房药材繁杂,嫂嫂可别拿错了。”
“有劳妹妹费心提点。”林夕瑶语气疏离。
到了库房,林夕瑶准确地报出几味药材名称和所需分量,态度从容,仿佛对此十分熟悉。萧婉如在一旁看着,眼神惊疑不定。这个庶女,怎么懂得这些?
林夕瑶要的药材很快配齐。回到墨韵堂,她并未假手他人,亲自将药材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又让春桃去找来一些质地细密柔软的素色锦缎和丝线。
她没有立刻制作,而是先将药材摊开在纸上,借着日光再次仔细分辨。外祖父手札里不仅记载了药材特性,还有如何通过望、闻、触来辨别优劣真伪。她确认这些药材品质尚可,并未被做什么手脚。
然后,她才开始动手。裁剪锦缎,飞针走线,她的动作不疾不徐,针脚细密匀称。她并未制作传统意义上的香囊,而是缝制了几个小巧玲珑、造型别致的菱形和如意形香包,便于放置在枕边或悬挂于帐内。
缝制完成后,她并未立刻填充药材,而是取出一小部分合欢皮和夜交藤,又从一个自己带来的小瓷瓶里,倒出几滴清澈的、带着淡淡草木清香的液体,小心地与之混合。这是她根据手札记载,用几种安神花草蒸馏提纯出的纯露,量虽少,但能增强香囊的宁神效果。
做完这一切,她才将混合好的药材仔细填入香包中,封口,最后在每个香包角落,用同色丝线绣上一个极小的、不仔细看根本无法察觉的竹叶纹样。
整个过程,她做得专注而从容,仿佛只是在完成一件普通的绣活。
几个小巧精致的安神香包做好了,散发着清雅温和的药草香气,并不浓烈,闻之令人心绪稍宁。
“把这个给松鹤堂送去吧。”林夕瑶将香包交给春桃,特意嘱咐,“就说是按古方所制,置于枕边或帐内即可,若觉气味淡了,可轻轻揉搓一下。”
她并未夸大其词,只说是“古方”,效果如何,让事实说话。
春桃捧着香包去了。
林夕瑶坐在窗前,看着窗外摇曳的竹影。这“一剂良方”,不仅仅是为了讨好老姨奶奶,更是她投向萧景玄的一个信号。
她在告诉他,她不仅懂得那些阴私毒物,也懂得如何调理养生。她并非只有揭露阴谋的尖锐,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价值。
她在等待他的回应。
这一次,他还会选择沉默吗?
(第二十二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XVE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