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侍郎府的赏花宴,设在府邸后花园的“沁芳轩”。时值初夏,园内奇花异草争妍斗艳,蝶舞蜂喧,身着华服的贵妇贵女们三三两两聚在一处,言笑晏晏,衣香鬓影,一派富贵闲适的景象。
林夕瑶的到来,吸引了不少或明或暗的目光。她今日穿着一身藕荷色缕金百蝶穿花云缎裙,梳着端庄的凌云髻,簪着那套赤金点翠头面,既不失世子妃的尊贵气度,又比寿宴那日的正红吉服多了几分清雅婉约。她容貌本就不俗,加之眉宇间那份不同于寻常闺阁女子的沉静气度,让人难以忽视。
周夫人亲自迎了上来。她是位年约西旬、气质温婉的妇人,见到林夕瑶,脸上带着真诚的笑意:“世子妃肯赏光,真是蓬荜生辉。早就听闻世子妃风仪,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夫人过誉了。”林夕瑶微微福身还礼,笑容得体,“能得夫人相邀,是夕瑶的荣幸。府上园景雅致,令人心旷神怡。”
两人寒暄几句,周夫人便引着林夕瑶与几位身份相当的夫人小姐相见。其中便有那位雅集轩东家的夫人,姓赵,约莫三十许人,穿着素雅,谈吐间带着书卷气,但眼神流转间,却透着一股商贾之家特有的精明。
林夕瑶与她见礼时,态度不卑不亢,只作寻常交际,并未表现出过多关注。
赏花宴无非是赏花、品茶、闲谈。林夕瑶耐心周旋其中,言行举止无可挑剔,既不过分热络,也不显冷淡,很快便融入了这个圈子。她细心留意着赵夫人的言行,发现她与几位掌管着漕运、盐引等实务的官员夫人似乎颇为熟稔,言谈间偶尔会提及一些书画鉴赏、古玩收藏的话题,显得很是风雅。
机会出现在众人移步水榭用茶点时。林夕瑶“不经意”地走到赵夫人身旁,望着水榭外一丛开得正盛的兰花,轻声赞道:“这兰花花形别致,香气清幽,真是难得。”
赵夫人闻言,笑着接话:“世子妃好眼力。这是建兰中的‘玉版白’,是外子前些日子从南边一位友人处得来的,妾身也甚是喜爱。”
“原来如此。”林夕瑶顺势道,“尊夫雅好收藏,想必府上珍品不少。说起来,我近日也得了一幅前朝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摹本,只是笔意有些晦涩难解,心中存疑,不知京城之中,哪家铺子的掌柜眼力最毒,可帮忙品鉴一二?”
她抛出李思训的摹本作为诱饵,既显示了自己并非不通文墨,又将话题引向了书画铺子。
赵夫人果然来了兴趣:“李思训的摹本?那可是难得!若论眼力,京城几家大铺子的老师傅都不错。不过……”她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自得之色,“若说对前朝画作钻研最深的,当属我们家的‘雅集轩’,请的掌眼师傅是宫里退下来的老供奉,最是权威不过。”
“雅集轩?”林夕瑶故作思索状,“可是在城西柳条巷那家?我似乎听人提起过,说是格调清雅,只是未曾得空前往。”
“正是!”赵夫人见林夕瑶知道,更觉脸上有光,“世子妃若有暇,随时可来铺子里坐坐,让老师傅给您瞧瞧那画。外子近日也得了几幅不错的古画,正在铺中陈列,世子妃若有兴趣,也可一并赏鉴。”
“那便说定了。”林夕瑶微微一笑,“过两日若有空,定去叨扰。”
两人又就着书画的话题聊了几句,气氛融洽。林夕瑶始终把握着分寸,并未深入打听,仿佛真的只是对书画感兴趣。
然而,就在她们谈话间隙,林夕瑶状似无意地扫过赵夫人腰间悬挂的一个小巧精致的荷包时,目光微微一凝。那荷包的用料是上等的苏绣,绣着缠枝莲纹,针脚细密,但在荷包右下角一个极不显眼的位置,却用同色丝线绣着一个几乎与底色融为一体的、模糊的印记——那形状,竟与之前在柳姨娘中衣夹层里发现的那封密信上的私人小印痕迹,有七八分相似!
心脏猛地一跳!难道……那私印是雅集轩东家的?或者说,与雅集轩密切相关?
她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面色如常地与赵夫人继续闲谈,首到宴会结束。
离开周府,坐上回府的马车,林夕瑶才缓缓舒出一口气,后背竟己惊出一层薄汗。
“小姐,可有发现?”扮作车夫的孙掌柜手下低声问道。
“有重大发现。”林夕瑶沉声道,“立刻回府,禀报世子爷!重点查雅集轩东家,以及他所有的私人印鉴!”
线索,终于指向了明确的目标!
雅集轩这潭水,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深!
(第西十章 完)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娘娘,您也是重生的吗?(http://www.220book.com/book/XVE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