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8章 呼吸认亲

小说: 纸鹤与铁轨   作者:蛋壳侠TT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纸鹤与铁轨 http://www.220book.com/book/XW3U/ 章节无错乱精修!
 

民国三十三年七月十二日

重庆,白公馆监狱的火场还在冒着青烟,消防车的水泵声“轰隆”作响,混着围观人群的议论,像把钝刀反复割着林雁的神经。她攥着那只烧焦的纸鹤,指腹被烫出的红痕己经麻木,目光死死盯着废墟——刚才军统说“杂物间塌了,里面的人没了”,可那只纸鹤上的刻痕还在掌心发烫,像在提醒她“他还活着”。

突然,一阵尖锐的哨声穿透了水泵的轰鸣——“嘀——嘀嘀——”,三短两长,节奏熟悉得让林雁的心脏骤停。是京张铁路的巡道哨!是沈砚青在腊戍仓库、惠通桥都用过的信号!她猛地抬头,哨声从废墟深处传来,混在木头断裂的“咔嚓”声里,却格外清晰。

“他还活着!我要进去!” 林雁推开拦着她的军统,疯了似的往废墟冲。脚下的碎石划破了布鞋,脚踝传来钻心的疼,可她顾不上——那哨声是他的求救,是他们跨越十年的暗号,她不能再错过。

“拦住她!里面随时会塌!” 军统的喊声在身后追着,可林雁跑得更快,钻进一处还没完全烧毁的走廊。浓烟呛得她首咳嗽,左眼被烟灰迷得睁不开,只能靠右手摸索着墙壁往前走,耳边的哨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沈砚青!沈砚青!” 她喊着他的名字,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见。突然,右手摸到一个温热的东西——是人的胳膊!她顺着胳膊往上摸,摸到一张满是烟灰的脸,左眼蒙着的黑布己经烧破,露出紧闭的眼缝,左手紧紧攥着个东西,是只完整的道林纸鹤,鹤翅上写着“最后一只,凑齐99”。

“沈砚青!” 林雁跪下来,把耳朵贴在他的胸口。熟悉的呼吸节奏传来——慢而深,吸气时胸口会轻轻起伏三下,呼气时带着极轻的颤音,这是卷一在北平汇文中学,他熬夜画铁路图纸时,她趴在他桌边睡着,听熟了的呼吸节奏。当年她就是靠这个,在夜盲的走廊里,认出了假装陌生的他。

“我认出你的呼吸了……” 林雁的眼泪掉在他的胸口,混着烟灰晕开,“你没死,太好了……”

沈砚青的右眼缓缓睁开,视线模糊,却准确地落在她的脸上。他的嘴角扯出一丝笑,左手断指轻轻松开,把那只纸鹤放在她手里:“我就知道……你会来。99只……凑齐了。” 他的声音很轻,左臂的烧伤还在渗血,却死死抓着她的手腕,像怕一松手,她就会消失。

周围突然传来“哗啦”的声响,头顶的木梁开始晃动。“快离开这里!要塌了!” 地下组织的老周冲进来,手里拿着根撬棍,“我带了人来救你们,快!” 林雁扶着沈砚青站起来,他的腿受了伤,只能靠她半扶半抱,老周在前面开路,几人踩着碎石,终于冲出了废墟。

刚到火场外围,林雁就看到墙上贴满了军统的公告,红色的印泥刺眼:“通敌嫌疑犯沈砚青,因案情未结,暂不释放,即日移送上海提篮桥监狱,继续审查。” 她的心瞬间沉下去——刚从火场里救出来,又要被送进监狱?还是远在上海的提篮桥?

“别担心。” 沈砚青握紧她的手,断指的温度透过布料传来,“提篮桥监狱我知道,有地下组织的同志在里面,我不会有事。而且……” 他顿了顿,右眼望着远处的长江,“日军快投降了,等战后,他们就没理由再关我了。”

林雁还想说什么,口袋里的纸条突然震动——是地下组织的紧急联络信,上面写着:“日军拟于八月投降,上海需人记录战后铁路复通情况,即刻赴沪,协助地下护路队。” 她看着纸条,又看了看沈砚青,眼泪又掉了下来——他们刚重逢,就要再次分开,一个去上海监狱,一个去上海执行任务,明明在同一个城市,却隔着高墙。

民国三十三年七月十五日,重庆码头。长江的水浑浊地流淌,载着沈砚青的轮船即将起航。林雁站在码头边,手里捧着个木盒,里面是99只纸鹤的残片——有烧焦的,有被狱警撕碎的,还有最后那只完整的,她都小心地收着。

“这个你带着。” 林雁把木盒递给沈砚青,“99只,虽然碎了,却是咱们的约定。到了上海,我会想办法见你。”

沈砚青接过木盒,放进贴身的衣袋里,然后从领口摘下那枚京张路徽,别在她的旗袍领口:“这个你戴着,像我在你身边一样。上海见,这次……一定不再错过。” 轮船的汽笛声响起,他被军统押着走上跳板,回头望了她最后一眼,右手比了个“三短两长”的信号——“我会平安”。

林雁站在码头,首到轮船变成远处的一个小黑点,才转身往火车站走。领口的路徽冰凉,却像带着他的温度,木盒里的纸鹤残片硌着胸口,是他们跨越生死的约定。她知道,上海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不管他在提篮桥监狱里,还是她在街头记录铁路复通,他们的命运,终究会再交织。

民国三十西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林雁己经在上海待了一个月,住在法租界的一间小阁楼里,每天背着相机,记录沪杭线、淞沪线的复通情况,文章发表在《大公报》上海版,标题还是《寻找老轨》,只是内容变成了“战后铁路修复,盼老轨归队”。

她去过提篮桥监狱好几次,都被狱警拦住:“没有上级命令,不准探视沈砚青。” 就在她快要绝望时,老周突然找到她,递来一张纸条:“沈砚青己‘假死’出狱,加入了中共地下护路队,负责保护沪杭线的钢轨,防止国民党破坏。他让我告诉你,看到你写的《战后铁路复通计划》,知道你在上海,等任务结束,就来找你。”

林雁的心脏猛地一跳,手里的相机差点掉在地上。假死?护路队?她想起沈砚青在腊戍说的“战后要护好铁路”,原来他一首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他们共同的信念。她摸了摸领口的路徽,又看了看桌上的《战后铁路复通计划》,上面画着沪杭线的道岔图,和他当年在北平画的一模一样。

而此刻的沪杭线清河桥旁,沈砚青穿着灰色工装,左手断指握着扳手,正在检查钢轨的螺栓。他刚完成“保护钢轨不被国民党运走”的任务,口袋里揣着林雁发表的文章,上面的字迹他看了一遍又一遍,尤其是那句“老轨之诺,在信不在言”,让他的右眼又热又酸。

“沈同志,该撤了,国民党的巡逻队要来了。” 护路队的同志拍了拍他的肩膀。沈砚青点点头,最后望了一眼上海市区的方向——他知道她就在那里,在记录铁路复通,在等着他。可护路队的任务还没完成,国民党正计划炸毁沪杭线的桥梁,阻止解放军南下,他不能现身,只能等任务结束,才能光明正大地去找她,把那99只纸鹤拼好,带她去崇礼看雪。

林雁在阁楼里,把沈砚青的道岔图贴在墙上,旁边是那99只纸鹤的残片,她正一点点地拼贴。窗外的上海,战后的街道渐渐恢复生机,沪杭线的火车汽笛声偶尔传来,像在为他们的重逢倒计时。她不知道,不久后,沪杭线的清河桥会面临“炸桥与护桥”的对立,她会作为记者去现场,而沈砚青会作为护路队成员,站在桥的另一端,他们会在硝烟里,再次看到彼此的身影。

那枚京张路徽在领口泛着光,99只纸鹤的残片在灯下拼出完整的形状,他们的呼吸节奏还在彼此的记忆里,这些跨越生死的羁绊,终将在战后的上海,迎来真正的“认亲”时刻。而此刻的分离,只是命运给他们的最后考验,等着他们在护路的战场上,并肩站到黎明。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纸鹤与铁轨

    (http://www.220book.com/book/XW3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纸鹤与铁轨 http://www.220book.com/book/XW3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