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的第一场雨来得又急又猛,豆大的雨点砸在窗玻璃上,噼啪作响,像是要把整个村子都笼罩在一片湿漉漉的水汽里。
林晚秋正坐在灯下整理草药,忽然听见隔壁陆家传来一阵压抑的哭声,断断续续的,夹杂着男人的叹息和女人的焦急。她放下手里的活计,侧耳听了听——是陆景琛的妻子在哭。
陆景琛是村里的兽医,为人老实,平时谁家有红白喜事,他总乐意搭把手。他那个五岁的侄女晓雅,前几天跟着父母从镇上回来住,这两天突然发起高烧,村里的卫生所开了药,却怎么也退不下去,小脸烧得通红,迷迷糊糊地喊着“要姑姑”。
“这雨下得太大,镇上的路都被淹了,救护车过不来啊!”陆景琛的声音带着浓浓的无奈,“医生说晓雅烧得厉害,普通退烧药没用,得用那种进口的布洛芬混悬液,可村里的药房早就断货了……”
“那怎么办啊?孩子烧得嘴唇都干了,再这么烧下去,会不会烧坏脑子?”他妻子的哭声更急了。
林晚秋的心猛地揪了一下。晓雅那孩子,上次还拿着自己画的画来给她看,奶声奶气地叫“晚秋姐姐”,眼睛亮得像星星。她起身走到空间的储藏室,打开那个贴着“应急药品”标签的木箱——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几盒进口退烧药,是她前阵子托人从县城特意买回来的,本来是备着以防万一,没想到现在派上了用场。
可首接送过去,陆景琛夫妻俩肯定会追问药的来历。她空间的秘密,绝不能让外人知道。
林晚秋看着窗外的暴雨,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她找出一个黑色的塑料袋,把药盒仔细裹了两层,又在外面套了个旧布袋子,确保看不出里面是什么。然后翻出一件带帽的旧雨衣,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
“哗啦啦”的雨声掩盖了她的脚步声。她深一脚浅一脚地蹚着积水,走到陆家院墙外。陆家的灯还亮着,窗户上映出两个焦灼的身影,时不时传来孩子微弱的呻吟。
林晚秋深吸一口气,轻轻推开虚掩的院门——陆景琛刚才急着打电话找人,没顾得上锁。她屏住呼吸,贴着墙根往前走,雨水顺着帽檐往下滴,打湿了她的睫毛,视线有些模糊。
正屋的门没关严,留着一条缝,里面的对话清晰地传了出来:“……要不我现在就往镇上走?游也得游过去!”是陆景琛的声音,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
“你疯了?雨这么大,河里都涨水了,你去了也是白搭!”他妻子拉住他,“再等等,也许雨会小一点……”
林晚秋趁着他们说话的功夫,快步走到门口,把布袋子轻轻放在门槛边,用一块石头压住,防止被风吹走。做完这一切,她转身就往外走,脚步轻快得像一阵风,很快就消失在茫茫雨幕中。
回到家时,林晚秋浑身都湿透了,头发贴在脸上,冷得打哆嗦。她赶紧换了身干衣服,坐在火炉边烤火,心里却七上八下的——他们会发现药吗?会用吗?晓雅能好起来吗?
不知过了多久,隔壁的哭声渐渐停了。又过了一会儿,传来陆景琛惊喜的声音:“退了!烧退了!晓雅的额头不烫了!”
“真的?太好了!”他妻子的声音里满是劫后余生的喜悦,“这药是哪来的?门口怎么会有个袋子?”
“我也不知道啊,刚才还没看见……”陆景琛的声音带着疑惑,“管它哪来的,能救孩子就行!快,再给孩子喂点水……”
后面的话,林晚秋没再听。她靠在火炉边,看着跳动的火苗,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雨水带来的寒意仿佛一下子消失了,心里暖融融的。
第二天一早,雨停了。林晚秋正在院子里晒草药,看见陆景琛夫妻俩抱着晓雅走了过来,晓雅的气色好了很多,正睁着大眼睛西处看,看见她,还挥了挥小手。
“晚秋,”陆景琛的脸上带着感激,手里还提着那个空布袋子,“昨天多亏了门口那盒药,晓雅的烧才能退下去。我们问了一圈,没人知道是谁送的,你……”
林晚秋低下头,假装整理草药,声音轻轻的:“我没看见啊,昨晚雨那么大,也许是哪个好心的邻居吧。”
陆景琛夫妻俩对视一眼,眼里满是疑惑,但也没再多问,只是不住地念叨着“真是遇到贵人了”。他们放下一篮刚摘的西红柿,又说了几句感谢的话,才抱着晓雅离开。
林晚秋看着他们的背影,又看了看那篮红彤彤的西红柿,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她不需要他们知道是谁送的药,只要晓雅能好起来,就够了。
阳光透过云层照下来,洒在湿漉漉的院子里,折射出七彩的光。林晚秋拿起一株晒干的薄荷,放在鼻尖轻嗅,清清凉凉的气息里,似乎还带着昨晚雨水的味道,和一丝无声的暖意。
有些善意,不必说出口,藏在风雨里,落在门槛边,就己经足够温暖。
(http://www.220book.com/book/XWA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