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3章 杏雨读书声

小说: 朱墙玉碎庶女谋功   作者:汐月砚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朱墙玉碎庶女谋功 http://www.220book.com/book/XWOG/ 章节无错乱精修!
 

清明前的雨,总带着三分缠绵。明哲书院的杏花落了满地,粉白的花瓣混着雨水,在青石板上洇出淡淡的痕,像谁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

苏氏坐在藏书楼的窗边,看着阿禾带着孩子们扫花瓣。小姑娘们把花瓣装进竹篮,说要做杏花膏;小子们则捧着花瓣往砚台里放,说要研出带花香的墨。

“这墨怕是写不成字,”萧景琰端着杯雨前茶走进来,笑着摇头,“但你们苏爷爷当年,倒真用杏花汁染过书稿,说这样虫不咬。”

阿禾眼睛一亮,扔下扫帚就往书堆跑:“真的吗?哪本书?我要看看!”

柳如烟正在整理苏明哲的手稿,闻言指着最上层的蓝布函套:“就在那里面,第三册《江南草木记》,纸页边缘还泛着浅粉呢。”

阿禾小心翼翼地抽出书稿,果然见泛黄的纸页边缘带着淡淡的粉晕,像落了层杏花影子。她凑近闻了闻,仿佛还能嗅到当年的花香。“苏爷爷真厉害,”她捧着书稿,眼里满是崇拜,“连做学问都这么雅致。”

“他那是穷讲究,”萧景琰笑着打趣,“当年在江南考察,买不起防虫的药,就摘些杏花槐花捣汁,倒真让书稿存了几十年。”

午后,雨势渐小。学子们披着蓑衣,在农科坊的秧田里忙碌。承泽带着几个年长的学子测量水温,小石头则蹲在田埂上,认真记录秧苗的高度,笔尖上沾着泥点。

“水温正好,”承泽首起身,对萧景琰喊道,“比苏尚书记的还高半度,今年定是丰年。”

萧景琰拄着拐杖走到田边,看着嫩绿的秧苗在水里舒展,像一群站不稳的小娃娃。“别大意,”他叮嘱道,“清明前后总有倒春寒,夜里得把秧田盖好,别冻着。”

柳如烟提着食盒走来,给大家送姜茶。朱墙玉碎庶女谋功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朱墙玉碎庶女谋功最新章节随便看!她的布鞋沾了泥,却走得稳当,食盒里还放着些杏花糕,是用今早落下的花瓣做的。“歇会儿再忙,”她把姜茶递给学子们,“这糕子得趁热吃,过了这阵,想吃杏花味的都没了。”

雨又开始下了,细细密密的,打在油纸伞上沙沙作响。苏氏站在廊下,看着萧景琰给学子们讲如何搭防寒棚,柳如烟帮着递竹竿,阿禾则在一旁画图记录,每个人的身影都在雨雾里透着暖。

她忽然想起父亲的一句话:“最好的学问,不在书斋里,在雨里,在泥里,在那些让日子活起来的烟火里。”

傍晚时,雨停了。夕阳从云缝里钻出来,给书院镀上了层金。杏花还在落,像一场温柔的雪。藏书楼的灯亮了,柳如烟在给手稿防潮,阿禾在抄录今日的农科笔记,萧景琰则坐在炉边,看着承泽给小石头讲草药图谱。

“你看这紫苏,”承泽指着图谱,“叶子两面颜色不一样,正面绿,背面紫,所以叫‘紫苏’。苏爷爷说,它能解表散寒,也能解鱼蟹毒,是个好东西。”

小石头的本子上,不仅画了紫苏,还在旁边画了朵小小的杏花,说是“给苏爷爷做标记”。

苏氏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这雨,这花,这书声,这烟火,就是父亲当年想要的世界——有人认真做学问,有人踏实过日子,有人记得那些该记住的,有人传承那些该延续的,而岁月,就在这一来一往中,变得温润而厚重。

夜里,雨又下了起来。苏氏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雨声和远处的蛙鸣,像一首古老的催眠曲。萧景琰的呼吸很沉,手里还攥着白天摘的杏花,花瓣己经蔫了,却依旧带着香。

她知道,明天醒来,杏花或许就落尽了,但新的叶会长出来,秧苗会抽穗,书里的字会被更多人看见,而那些藏在雨里、泥里、心里的春天,永远都在。



    (http://www.220book.com/book/XWO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朱墙玉碎庶女谋功 http://www.220book.com/book/XWO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