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2章 新桃换旧符

小说: 朱墙玉碎庶女谋功   作者:汐月砚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朱墙玉碎庶女谋功 http://www.220book.com/book/XWOG/ 章节无错乱精修!
 

腊月二十西,明哲书院的学子们开始扫尘。长杆绑着笤帚,把藏书楼的梁上积灰扫得簌簌落,窗棂上的旧窗花被小心揭下,露出底下泛白的窗纸,像褪了色的记忆。苏氏坐在堂屋的太师椅上,看着萧景琰贴新裁的窗纸,他手里的糨糊是用糯米熬的,带着淡淡的米香,刷在窗棂上,把粉白的纸粘得平平整整。

“这纸里掺了芦苇纤维,”他拍了拍刚贴好的窗纸,声音透着韧劲,“比普通的结实,能经住开春的风。你父亲当年在江南,就爱用这种纸糊窗,说‘纸硬心暖,日子才稳’。”

苏氏手里拿着本《岁时记》,是柳如烟整理的,里面记着腊月的俗事:二十西扫尘,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书页间夹着张去年的桃符,朱砂写的“平安”二字己经褪色,却依旧能看出萧景琰当年笔锋的稳。

“今年的桃符,让阿禾试试吧,”她指着正在院子里练毛笔字的小姑娘,“她的字有了些筋骨,该历练历练。”

院角的石桌上,阿禾正蘸着朱砂写“福”字,红纸在她手下翻飞,墨汁溅在鼻尖,像颗小小的朱砂痣。“萧爷爷您看这个!”她举着张写好的福字,字是倒着的,“先生说‘福到’就是‘福倒’,这样贴才吉利。”

小石头蹲在旁边,把写完的福字晾在竹匾上,嘴里数着:“一张给苏奶奶,一张给萧爷爷,一张给柳先生……还要给试验田的稻仓贴一张,保佑明年多打粮!”

承泽背着个布包从镇上回来,包里是刚买的年画,有胖娃娃抱鲤鱼,有五谷丰登图,还有张《耕读传家》,画里的书生在田埂上看书,农人在旁边锄地,眉眼间竟有几分像萧景琰和苏明哲。“这画匠的手艺好,”他把年画递给柳如烟,“说照着书院的样子画的,特意多留了几张。”

作者“汐月砚”推荐阅读《朱墙玉碎庶女谋功》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柳如烟接过年画,小心地铺在八仙桌上,旁边摆着刚蒸好的年糕,白胖的年糕上点着红点,像落了串小灯笼。“这是用新米磨的粉,”她给每个人递了块,“加了点桂花糖,甜糯得很,吃了能粘住福气。”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进院子,扫尘的扫帚扬起金粉似的光,阿禾的笑声混着墨香,在空气里酿出股甜。萧景琰坐在门槛上,给孩子们讲“年”的故事,说从前有只怪兽叫年,每到腊月就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它怕红、怕响、怕光,就有了贴桃符、放鞭炮、点灯笼的俗。

“其实啊,”他话锋一转,指着试验田的方向,“真正的‘年’,是地里藏的种子,是仓里堆的粮,是心里攒的盼头。只要这些在,再凶的怪兽也不怕。”

阿禾听得认真,手里的朱砂笔在桃符上写下“风调雨顺”西个字,笔锋虽嫩,却透着股认真的倔。小石头则在旁边用金粉描边,说要让桃符“亮堂堂的,照得年兽不敢来”。

傍晚时,扫尘的学子们换了新衣裳,个个干干净净,像刚出笼的馒头。柳如烟端来刚包好的饺子,白菜猪肉馅的,冒着热气,咬一口,汤汁溅在舌尖,鲜得人眯起眼。

“这白菜是窖里存的,”她笑着说,“猪肉是农科坊养的年猪,都是自家人种的养的,吃着踏实。”

萧景琰夹起个饺子,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灯笼,忽然道:“等除夕夜,咱们在藏书楼前烧个火堆,把旧符烧了,新符贴上,再让阿禾领着孩子们唱《岁时谣》,热热闹闹地辞旧岁。”

苏氏望着他鬓角的白霜,在灯笼光里泛着银,忽然觉得,这新桃换旧符的腊月,藏着最绵长的念想——有扫尘的净,有年画的艳,有年糕的甜,还有那张写满期盼的新桃符,像岁月的邮差,把旧年的暖,悄悄递给新年的春。



    (http://www.220book.com/book/XWO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朱墙玉碎庶女谋功 http://www.220book.com/book/XWO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