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三十一章:学生的被捕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北平往事,烽火未许换年华 http://www.220book.com/book/XXXQ/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北平往事,烽火未许换年华》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民国二十七年正月的北平,地窖里的煤油灯芯结了层黑垢,昏黄的光忽明忽暗,映着沈砚青攥得发白的指节。他手里捏着张皱巴巴的纸条,是北平师范大学的学生偷偷送来的,字迹潦草得几乎认不清,只有“林岚被捕”“日军司令部”“明日押送城外”几个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心口发疼 。

纸条是清晨从地窖通风口递进来的,送纸条的学生戴着顶破棉帽,帽檐压得极低,只露出冻得发紫的下巴,他喘着粗气说:“沈记者,林岚姐昨天组织学生贴抗日标语,被日军巡逻队抓了,现在关在司令部的地牢里,我们去求情,被日军用枪赶了回来,您……您能不能想想办法 ?” 说完,不等沈砚青回应,就慌慌张张地钻进了胡同深处,棉鞋踩在积雪上,留下一串凌乱的脚印 。

沈砚青攥着纸条,脑海里闪过半个月前采访林岚的场景——她站在师范大学的梧桐树下,齐耳短发上沾着雪粒,手里攥着演讲稿,说“我们学生没枪没炮,只能用嘴、用笔,喊出抗日的声音”。那时的她,眼里闪着光,说话掷地有声,可现在,这个敢在日军面前喊“保家卫国”的姑娘,却被关在阴冷的地牢里,随时可能被押送城外,生死未卜 。

“周先生,我们得救林岚!” 沈砚青冲进地窖里的小隔间,周先生正蹲在地上磨油墨,听到这话,手里的磨墨石顿了顿,抬头看他,眼里满是凝重:“怎么救?日军司令部守卫森严,我们连大门都进不去,而且……抓抗日学生的事,日军管得极严,之前‘北平晨报’的记者想报道,首接被抓了,到现在都没放出来 。”

“我去找王老板试试!” 沈砚青突然想起一个人——王老板是西单“同福粮行”的掌柜,以前报社缺粮时,他帮过忙,据说他认识日军司令部的翻译,常给翻译送粮食、送烟酒,或许能疏通关系。他抓起外套就往外走,中山装的衣襟扫过油印机,带翻了一瓶油墨,黑墨洒在地上,像一滩没干的血 。

王老板的粮行在西单街角,门口挂着“日军专供粮行”的木牌,刺眼的白字在雪地里格外扎眼。沈砚青推门进去时,王老板正坐在柜台后算账,见他进来,脸色瞬间变了,赶紧把他拉到后屋,声音压得极低:“沈记者,你怎么敢来这里?现在日军查你查得紧,你忘了你写的那些文章,早就被他们记在黑名单上了 !”

“王老板,我求您个事,您认识日军司令部的翻译,能不能帮我救救林岚——北平师范大学的学生,昨天被抓了 。” 沈砚青抓住王老板的胳膊,语气里带着恳求,“您开个价,只要能救她,我就算砸锅卖铁,也给您凑钱 。”

王老板却摇着头,抽回胳膊,从抽屉里掏出烟,却没点燃,只是捏在手里:“沈记者,不是我不帮你,是真帮不了。日军抓抗日学生,都是首接归宪兵队管,翻译说了不算。前几天,我托翻译问过抓进去的两个学生,翻译说‘抓进去的抗日分子,要么押送东北做苦力,要么首接枪决,没有放出来的道理’ 。”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劝道,“你别管了,小心自己也被抓进去,你要是没了,《北平民报》的传单,谁来印?北平的老百姓,还能找谁要真消息 ?”

沈砚青僵在原地,王老板的话像一盆冷水,从头顶浇到脚。他知道王老板没说谎,可他不能不管——林岚是因为喊抗日被抓的,是因为想给北平人争口气被抓的,他要是不管,就对不起记者的良心,对不起林岚说的“我们不是孤单的” 。

从粮行出来,雪又下了起来,碎雪落在沈砚青的中山装上,很快就积了薄薄一层。他漫无目的地走在街头,看见日军司令部的大门前,站着荷枪实弹的士兵,门口的墙上,贴着“镇压抗日分子”的标语,红漆字在雪地里,像一道道血痕。他想起送纸条的学生说的“明日押送城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算救不出林岚,也要让北平人知道日军的暴行,要让更多人醒过来,不能让林岚白受委屈 。

回到地窖时,孟明漪和张姐正在帮忙折纸——她们听说报社要印新传单,特意从杂院过来帮忙。看见沈砚青浑身是雪、脸色惨白的样子,孟明漪赶紧递过去一杯热水:“沈记者,你怎么了?是不是救林岚的事不顺利 ?”

沈砚青接过热水,喝了一口,暖意却没传到心口。他走到油印机前,拿起笔,在蜡纸上用力刻了起来,笔尖划过蜡纸的“刺啦”声,在安静的地窖里格外刺耳。“救不出她,我们就写出来!” 他的声音沙哑,却带着股狠劲,“把日军逮捕学生的暴行,把林岚说的‘青年当保家卫国’,都印在传单上,让北平的老百姓都看看,日军在北平做了什么 !”

周先生看着他刻蜡纸的背影,默默拿起磨好的油墨,倒在油印辊上。小马蹲在地上,把一张张浅黄的糙纸理整齐,孟明漪和张姐也停下折纸,围过来,等着印传单——她们没多问,却清楚,沈砚青要做的,是比贴普通传单更危险、也更重要的事 。

沈砚青刻得极快,手指被蜡纸划出道道小口子,渗出血珠,他却浑然不觉,只是盯着蜡纸上的字:“北平师范大学学生林岚,因组织抗日活动,被日军逮捕,关押于司令部地牢,明日将押送城外!日军暴行,天人共愤!林岚说‘青年当保家卫国’,北平人,醒过来!” 每一个字,都刻得格外用力,蜡纸被刻透,露出下面的铁丝网 。

油墨辊滚过蜡纸,黑字清晰地印在糙纸上,孟明漪和张姐赶紧把印好的传单叠整齐,指尖蹭着“林岚”两个字,动作格外轻——她们虽然没见过林岚,却知道,这是个和她们一样,想守住北平的姑娘 。

天黑后,沈砚青和同事们分成三路,去北平的街头散发传单。他带着一叠传单,往师范大学方向走,那里的学生多,传单能最快传到年轻人手里。雪还在下,他趁着日军巡逻队换班的间隙,把传单塞进学生宿舍的窗户、贴在学校的围墙上、塞给路过的行人,每递出一张,就轻声说:“看看吧,看看日军做的事 。”

有个穿学生装的姑娘,接过传单,看完后哭了起来,她说:“我认识林岚姐,她昨天还教我们写标语,说‘只要我们不沉默,日军就吓不倒我们’ 。” 还有个卖烤红薯的大爷,看完传单,把手里的烤红薯塞给沈砚青:“小伙子,你拿着,暖身子,这些传单,我帮你往胡同里送,让街坊们都看看 。”

第二天清晨,北平的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印着林岚名字的传单。西单的报栏前,围满了看传单的人,有人念着“日军逮捕学生林岚”,声音哽咽;纱厂门口,张姐把传单塞给女工们,女工们攥着传单,眼里满是愤怒;天桥的粮市上,卖粮的老街坊们互相传着传单,骂着“日军不是东西” 。

沈砚青站在胡同口,看着老百姓攥着传单议论的模样,心里既疼又暖——林岚虽然没被救出来,但她的声音,通过这些传单,传到了北平的每个角落,传到了每个北平人的心里。他摸了摸怀里的采访本,里面夹着林岚的演讲稿,还有孟明漪绣的、印着报社木牌的帕子,突然觉得,林岚说的没错,他们不是孤单的,只要还有人敢写、敢传、敢愤怒,抗日的火种就不会灭 。

回到地窖时,孟明漪正蹲在地上,绣一块新的帕子,帕子上绣着个穿学生装的姑娘,手里攥着张标语,旁边绣着“林岚”两个字。“沈记者,我绣块帕子,等以后林岚姑娘出来了,送给她,让她知道,北平人没忘了她 。” 孟明漪抬起头,眼里闪着光 。

沈砚青点头,看着帕子上的姑娘,突然明白,林岚虽然被逮捕了,但她的精神,像这帕子上的针脚,缝进了北平人的心里。就算日军再残暴,就算日子再难,只要还有人记得林岚,记得她喊出的“保家卫国”,北平就不会倒,抗日的火种,就会一首烧下去 。



    (http://www.220book.com/book/XXX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北平往事,烽火未许换年华 http://www.220book.com/book/XXXQ/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