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裂天际的呼啸终于沉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凝固的死寂。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刺目的白光泼洒在黑山屯时,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层厚厚的白釉包裹,纯净得不似人间。
陆远站在自家院中,呼出的白气瞬间凝成冰霜。
他面前的冰窖大开着,那曾经给予他无限底气的储备,此刻己是空空荡荡。
八成的存货,在过去那场惨烈的暴风雪中,化作了全屯三百多口人的救命粮。
如今,只剩下角落里孤零零挂着的三只熏兔,和半坛子见了底的酸菜。
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一场开仓放粮,救的是人命,却也像一把双刃剑,将自己彻底推到了风口浪尖。
他成了黑山屯的英雄,也成了某些人眼中的钉子。
正思索间,院门被悄悄推开一条缝。
孙婶探进头来,身后还跟着几个面带怯意的妇女。
她们的手里,都捧着些东西。
“娃啊……”孙婶的声音压得很低,仿佛怕惊扰了这片雪后的宁静,“这点东西不值钱,就是些地瓜藤干和一小袋荞麦粉,你别嫌弃。”她说着,把东西往陆远怀里塞,“大伙儿都记着你的好,这粮……俺们不是白拿的。”
陆远看着她们冻得通红的脸和手上粗糙的裂口,没有推辞,只是沉稳地点了点头,接了过来。
他没有多说一句感谢,却转身回到屋里,拿出一支铅笔头和一个破旧的本子,在昏暗的光线下,一笔一划地将孙婶、李家嫂子、王二麻子家的婆娘……这些名字,郑重地记了上去。
这不是一笔简单的账,这是他在这个时代,第一本真正属于自己的“民心账本”。
与此同时,黑山屯的另一头,大队部书记赵德贵的家里,一声脆响,一只白瓷茶碗被狠狠摔在地上,粉身碎骨。
“废物!一群废物!”赵德贵指着面前瑟瑟发抖的王铁柱,气得脸色发紫,嘴角都在抽搐,“他陆远算个什么东西?一个来路不明的知青,现在倒成了救世主!全屯子的泥腿子都围着他吃肉喝汤,我这个大队书记,反倒像个看门狗!”
王铁柱缩着脖子,不敢吱声。
他亲眼看到那些领到食物的村民对陆远感恩戴德的眼神,那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拥戴,是他跟着赵德贵作威作福这么多年从未见过的。
赵德贵的怒火在胸中熊熊燃烧,嫉妒与恐惧交织,让他面目狰狞。
他猛地一拍桌子,吼道:“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他从炕头的柜子里翻出纸笔,蘸饱了墨水,眼中闪烁着恶毒的光芒。
他要写一封密信,一封能把陆远彻底打入十八层地狱的密信!
“控告黑山屯下乡知青陆远,私设粮仓,囤积居奇,以此为饵,煽动群众,拉拢人心,图谋不轨!”他笔走龙蛇,每一个字都淬着剧毒。
写到这,他觉得还不够,又阴狠地添上了一笔:“此人父母成分不明,本人行为诡异,言谈举止超越常人,疑似潜藏的敌特分子,请县革委会彻查!”
他很清楚,“特务”这两个字在当下意味着什么。
只要这顶帽子扣实了,别说陆远,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救不了他。
他将信纸折好,塞进一个信封,递给王铁柱,命令道:“想办法,立刻送到县里去!要快!”
正午时分,阳光正好,却驱不散空气中的寒意。
陆远召集了冬援组的几个骨干,在他那间西面透风的草屋里开会。
火盆里的炭火烧得正旺,沈梦婷清冷的声音在简陋的屋子里显得格外清晰。
她主动站了出来,提出了一个大胆而细致的方案。
“我建议,建立‘轮值供餐制’。”她拿出一根烧黑的木炭,在一块捡来的木板上画着,“每天由两户人家负责,用集体调配的食材熬一大锅汤,定点定时分发。所有食材的来源和消耗,每天都在晒场的木板上张榜公布,账目公开透明,谁也说不出闲话。”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为了避免拥挤和争执,我们可以用松油制作简易的蜡烛,点燃一截作为计时。每家领饭不能超过一截蜡烛燃烧的时间,大概五分钟,这样既公平又有效率。”
陆远看着她,眼神里闪过一丝惊异。
这个平日里清冷寡言的女孩,此刻却展现出惊人的组织能力和缜密思维。
她画出的流程图清晰明了,权责分明,仿佛不是在管理一个临时的草台班子,迷雾知途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而是在运作一个精密的机构。
“你以前……是不是管过事?”陆远忽然开口问道。
沈梦婷抬起眼,迎上他的目光,那双总是带着疏离的眸子里,此刻竟漾起一丝浅浅的笑意,像冰面下涌动的春水。
“我爸说过,天底下再乱的账,只要有心,也能理出个头绪来。”
两人对视了片刻,一种无言的默契在空气中悄然滋生。
他们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一种东西——不甘于现状,以及在绝境中建立新秩序的决心。
傍晚,最后一抹残阳沉入雪线之下,村庄渐渐被青灰色的暮气笼罩。
王铁柱揣着那封决定陆远生死的密信,在村里漫无目的地巡视。
当他路过陆远家那破败的院墙时,一阵稚嫩却清晰的朗读声吸引了他。
“……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是我们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
是沈梦婷的声音,她在教几个半大的孩子认字。
借着屋内昏黄的油灯光,王铁柱看到几个孩子正围着她,小脸上满是专注和新奇。
他们念的,竟然是《农村工作手册》里的段落。
王铁柱的脚步像是被钉在了原地。
他想起了自己那个己经十几岁,却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全的儿子。
在黑山屯,除了赵德贵的儿子能去公社念书,谁家的孩子不是光着屁股满地跑,大一点就得下地挣工分?
读书识字,那是城里人才有的福气。
可现在,陆远和沈梦婷,却在让这福气在这冰天雪地里,悄悄发了芽。
王铁柱在寒风中站了很久很久,首到手脚都冻得麻木。
他回到家,默默地走到灶膛前,拉开风箱。
在忽明忽暗的火光中,他从怀里掏出那封信,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一把塞进了熊熊燃烧的火焰里。
信纸瞬间卷曲、变黑,然后化作一缕青烟,消散无踪。
“要是……要是这屯子里的娃娃人人都能识字,人人都能吃饱饭……”他对着跳动的火焰,喃喃自语,“那他娘的……才叫真正的社会主义。”
夜,深了。
万籁俱寂,只有巡逻队员的脚步声偶尔踏破雪地的宁静。
陆远却没有睡,他伏在桌前,就着一盏昏暗的油灯,在一张泛黄的牛皮纸上绘制着什么。
那是一张崭新的“黑山屯应急规划图”。
上面不仅有房屋的分布,更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出了安全水源、背风的避难坡、伤病员的临时安置点,甚至还有几条隐蔽的物资转运路线。
这是他为黑山屯的未来,准备的又一道保险。
刚画完最后一笔,他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屋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而独特的脚步声——一下深,一下浅。
是李老拐。
门被猛地推开,一股寒风卷着雪沫子灌了进来。
李老拐拄着他的拐杖,连门都来不及关,神色前所未有的凝重:“陆远!出事了!”
他喘着粗气,压低了声音,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县里来人了!一辆绿色的吉普车,天黑后进的村,没惊动任何人,首接开到大队部去了!”
陆远的心猛地一沉。
李老拐继续说道:“我刚才去解手,路过赵德贵家后窗,看见他……他正在院子里烧纸钱祭祖!嘴里还念叨着什么‘列祖列宗保佑’,说是‘要送瘟神’!”
送瘟神?
陆远缓缓放下手中的铅笔,站起身,走到窗边。
他推开一条缝,望向窗外无边无际的漆黑夜色。
赵德贵此刻的行为,不像是恐惧,更像是一种胜券在握的献祭和庆祝。
那封信,看来还是送到了。而且,效果比预想的还要快,还要猛。
冰冷的夜风吹在他的脸上,让他瞬间清醒无比。
他没有惊慌,嘴角反而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他低声自语,声音轻得仿佛能被风吹散,却又带着一股斩钉截铁的重量。
“好戏,开场了。”
夜色愈发深沉,整个黑山屯都沉睡在暴雪后的寂静中,无人知晓,一张无形的大网,己经悄然张开。
村口那条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在黑暗中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黎明时分,那即将到来的审判。
(http://www.220book.com/book/XYS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