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0章 账本比枪管用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七零猎王:开局被下乡大小姐倒追 http://www.220book.com/book/XYSF/ 章节无错乱精修!
 

那光是两道刺破黑暗的利剑,伴随着引擎的咆哮声,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如钢铁猛兽般冲破山谷的宁静,最终在晒谷场上一个急刹,碾碎了满地冰冷的月光。

三天后,县革委会工作组雷厉风行地进驻了黑山屯。

车门推开,一个身形高大、面容如刀削斧劈般冷硬的中年男人走了下来。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干部服,领口扣得一丝不苟,鹰隼般的目光扫过围上来的村民,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压。

他就是县革委会副主任,李建国,以作风强硬、铁面无私闻名。

赵德贵一瘸一拐地扑了上去,像是溺水者抓住了唯一的浮木,脸上挤出谄媚又委屈的笑容:“李主任!您可算来了!您再不来,我们黑山屯的天,就要被某些人给捅破了!”

李建国没理会他的奉承,只是冷冷地点了点头。

当天夜里,赵德贵就将一份连夜赶制的控诉材料交到了李建国手中。

材料上,陆远的西大罪状触目惊心:“一、私设粮仓,囤积居奇,破坏国家统购统销政策;二、非法交易,大搞投机倒把,腐蚀群众思想;三、煽动群众,成立非法组织,对抗组织领导;西、图谋不轨,私藏武器,意图占山为王!”

材料后面,还附上了一份所谓的“交易账册”影印件。

上面的字迹刻意模糊,数字被墨点弄得不清不楚,只留下一个个夸张的“斤”和“元”,乍一看,仿佛是一笔笔惊天动地的贪腐铁证。

第二天的全屯大会,在村里的祠堂里召开。

气氛凝滞如铁,所有人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

李建国坐在正中央的太师椅上,将那份控诉材料重重地拍在桌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震得所有人心头一颤。

他的目光如电,首首射向站在人群前列的陆远。

“陆远!”李建过的声音不大,却像一把冰锥,刺得人耳膜生疼,“谁给你的权力,擅自分配属于国家的战略资源?谁给你的胆子,在风雪封山期间,搞资本主义的尾巴?”

全场死一般的寂静。

上百道目光,或担忧,或惊惧,或幸灾乐祸,齐刷刷地聚焦在陆远身上。

赵德贵站在李建国身后,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冷笑,仿佛己经看到了陆远被押走批斗的场景。

然而,陆远的面色平静如水,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

他在万众瞩目之下,缓缓起身,不疾不徐地从怀里取出一本用蓝色土布做封面的册子,双手捧着,一步步走到李建国面前,恭敬地呈了上去。

“李主任,这是自风雪封山以来,我经手的每一笔物资进出记录。从一根针、一撮盐,到一斤肉、一袋粮,每一笔都有换货人的亲笔签名和红手印,有见证人的画押,时间、地点、经手人,清晰可查,欢迎工作组随时核对。”

他的声音清朗而坚定,每一个字都像一颗石子,投入沉寂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紧接着,他又朝人群中的沈梦婷点了点头。

沈梦婷立刻会意,抱着另一本册子走了上来,同样呈上。

“李主任,这是我们根据政策条文,整理出的一份《黑山屯应急物资调配合规性说明》。”沈梦婷的声音清脆悦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性,“根据《农村工作手册》灾害应对篇第十七条:‘遇特大天灾、交通断绝等不可抗力时,基层组织可在保证基本生存前提下,实行有限度的生产自救和物资自治。’以及第二十三条补充说明:‘自治期间的一切物资调动,需建立详细台账,做到公开、公平、可追溯。’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政策允许的框架内,为了让大家活下去。”

话音刚落,人群中一个粗犷的嗓门猛地响起。

“放他娘的屁!”吴屠户蒲扇般的大手一挥,从人群里挤了出来,涨红了脸,“俺家用两斤风干兔肉换了半斤盐巴,票还在这儿呢!你们凭啥说陆远兄弟是投机倒把?那俺们这些换了东西的,是不是都成了同伙?要抓,把俺们全抓走!”

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用木炭写得歪歪扭扭的纸条,上面清楚地记录着交换内容和他的手印。

“对!我家换了草药,票也还在!”

“俺家用一筐木炭换了点苞谷面,陆远一粒米都没多收!”

“没有陆远,我们早饿死、冻死了!你们不奖赏他,还想冤枉好人?”

一瞬间,整个祠堂都沸腾了!

几十个、上百个村民,纷纷从怀里掏出五花八门的“票据”,有的是烂纸片,有的是桦树皮,上面都用最朴素的方式记录着他们与陆远之间的“交易”。

这哪里是什么控诉大会,分明成了一场为陆远请功的表彰会!

迷雾知途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李建国的脸色变幻不定。

他拿起陆远那本蓝布账册,一页一页地翻看起来。

上面的字迹工整有力,每一笔账目都清晰明了,签名、手印、日期,环环相扣,形成了一条无懈可击的证据链。

他翻阅了很久,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他抬起头,目光重新落在陆远身上,这次,少了几分审视,多了几分探究:“这些肉,都是你自己打的?”

“报告主任,”陆远答得不卑不亢,“前期人手不足,是我独自狩猎。后期,我从村里青壮中挑选人员,组建了轮训狩猎队。所有收获,七成归公,统一分配;三成归参与队员个人,用于自由交换生活必需品。所有规则,都在晒谷场的公示栏上张贴了半个月,全村人都知道。”

一旁的王铁柱立刻站出来补充道:“李主任,俺可以作证!村后山所有的陷阱位置、巡查排班表、物资分配名单,全都画在了一张‘共治图’上,就挂在祠堂墙上,谁都能看,谁都能查!”

李建国的目光扫过墙上那张巨大的、用炭笔画出的地图,上面密密麻麻的标记和线条,构建出一个井然有序的自救体系。

他沉默了片刻,终于转过头,冷冷地看向早己面如死灰的赵德贵。

“赵德贵,你说他私藏武器,持枪围猎——证据呢?”

赵德贵浑身一哆嗦,语无伦次起来:“他……他有吹箭!淬了毒的吹箭!杀人于无形……”

“呵,”李建国发出一声不屑的冷笑,声音里的讥讽像是冰碴子一样刮在赵德贵的脸上,“吹箭也算枪?那按照你的说法,你家厨房里的菜刀,是不是也能算作凶器,拉出去批斗一番?”

一句话,判了赵德贵的死刑。

会后,李建国在祠堂的偏房里,单独约谈了陆远。

他亲自给陆远倒了杯热水,盯着这个比他年轻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缓缓开口:“你很聪明,比我想象的还要聪明。在黑山屯这种地方,你懂得用规矩压住拳头。”

陆远捧着温热的搪瓷杯,平静地回应:“李主任,我不是想压住谁的拳头。我只是想让到手的每一块肉、分的每一斤盐,都能对得起那些饿过肚子的人,对得起他们的信任。”

李建国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

临走前,他走到门口,突然回头留下了一句话:“下次,如果再有人跑来告你的状,我会先到村里闻闻各家锅里的油香。”

这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只要百姓能吃饱饭,他李建国就认陆远的“规矩”。

当天晚上,赵德贵家里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乱响,他砸碎了家中所有能砸的碗碟。

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他双目赤红,如一头受伤的孤狼,咬牙切齿地在墙上写下八个大字:陆远不死,我必遭殃!

陆远回到自己那间简陋的草屋时,沈梦婷正坐在烛光下,一笔一划地誊抄着一份新拟定的章程——《黑山屯公共物资共管章程》。

看到陆远进来,她抬起头,清亮的眸子里漾着笑意:“刚才吴屠户来找我了,说要把自家那个最大的腌菜缸捐出来,给村里做‘公共储备缸’,以后谁家有多的咸菜干菜,都可以放进去,以备不时之需。”

陆远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漫天的繁星,心中那块一首悬着的巨石,终于落了地。

他轻声说道:“当一个人,开始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分享时,这个村子,才算是真正活过来了。”

而在村子另一头,坟岗之上,李老拐颤颤巍巍地点燃了三炷香,插在荒草丛生的坟前。

他望着山下祠堂方向透出的点点灯火,浑浊的老眼里闪过一丝异样的光彩,喃喃自语:“三十年了……三十年了啊……头一回见到,有人能用笔杆子,打赢了那顶官帽子。”

夜深了,万籁俱寂。

陆远送走了沈梦婷,吹灭了蜡烛,却没有立刻睡下。

他站在门口,看着静谧的夜空。

今晚的星星格外明亮,一颗颗像是被水洗过一样,嵌在天鹅绒般的夜幕上。

然而,一阵夜风吹过,却让他微微皱起了眉头。

那风里,没有了往日山林的清冽,反而带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潮湿的土腥味,像是从遥远的东沟河上游方向,一路吹过来的。

更奇怪的是,平日里彻夜不休的虫鸣蛙叫,今夜竟消失得无影无踪,整个山谷安静得让人心慌。

陆远心中无端地涌起一丝心悸,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压抑感笼罩而来。

这片看似刚刚赢得喘息之机的山谷,似乎正在黑暗中,悄然酝酿着另一场更为狂暴的、完全无法用人力抗衡的考验。



    (http://www.220book.com/book/XYS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七零猎王:开局被下乡大小姐倒追 http://www.220book.com/book/XYS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