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刚揣着那张轻飘飘却重如千钧的纸条,几乎是跑着回到家的。
一进院门,他就忍不住扬着手里的纸条,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妈!小花!我谈成了!为民食堂!五斤!”
院子里正在忙碌的几人都停了下来,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
王小花最先反应过来,惊喜地跑过来:“哥!真的?你太棒了!”
孙彩娟和周大姐、小翠也纷纷露出笑容,说着恭喜的话。
刘金凤放下手里的活计,看着儿子那因为奔跑和兴奋而涨红的脸,还有那双亮得异常的眼睛,心里也是微微一震。她走过去,接过那张纸条看了看,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浓香酱油五斤”和一个简单的签名。
“嗯,”她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把纸条递还给王大刚,“不错,开了个好头。把单子给你妹登记上,明天准时给人送过去,质量要把好关。”
没有过多的夸奖,但这句“不错”和后续的安排,对王大刚来说,己经是莫大的肯定。
“哎!我知道!”王大刚响亮地应了一声,小心翼翼地把纸条交给王小花,那神态,仿佛交出去的不是一张纸条,而是一块金砖。
晚上吃饭的时候,王大刚明显话多了起来,添油加醋地讲述自己如何“机智”地听到大妈聊天,如何“沉着”地与食堂大师傅周旋,最终“拿下”订单的过程。
王小花听得津津有味,不时附和两句。
孙彩娟她们也笑着捧场。
刘金凤安静地吃着饭,没有打断儿子。她知道,此刻的自信和成就感对王大刚来说至关重要。让他多说点,膨胀点,只要不出格,都是好事。
果然,第二天送货,不用任何人催促,王大刚一大早就起来,亲自检查了要送的酱油,确保坛子干净,封口严密,然后精神抖擞地蹬着三轮车出了门。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王大刚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他不再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开始学着观察和思考。
他不再只盯着小饭馆,也开始留意那些家属院门口的小卖部、单位的后勤科。他送货时不再是送了就走,会跟人多聊几句,问问对酱油的意见,或者听听他们还需要什么别的调味品。
他甚至自己琢磨出了一个“销售策略”:第一次接触,尽量让对方先尝样品,只要味道认可,成交的概率就大很多。对于犹豫的客户,他会主动提出可以先少拿点试试,降低对方的决策门槛。
虽然过程中依然会碰壁,会被拒绝,但王大刚不再像第一次那样轻易沮丧了。他开始体会到,靠自己的能力和汗水挣来认可和订单,那种滋味,比从前伸手向母亲要钱,或者跟狐朋狗友胡混,要踏实、痛快得多!
刘金凤将儿子的变化看在眼里,心中慰藉。她知道,这块顽石,终于开始被生活和责任打磨,露出了里面或许能成器的一点胚子。
然而,她也清楚,生意场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王大刚这点初步的成功,还经不起大风浪。
这天,王大刚兴冲冲地回来,说他打听到县里的副食品公司好像在寻找新的酱油供应商,准备去试试。
刘金凤心里一动,县副食品公司?那可是个大渠道,但门槛也肯定高,竞争更激烈。
她没有打击儿子的积极性,只叮嘱了一句:“量力而行,多听多看,别冒进。”
看着儿子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背影,刘金凤隐隐觉得,真正的考验,或许马上就要来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XZT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