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母亲交代的“打听电机”任务,王大刚感觉比谈下一笔大订单还要兴奋和郑重。
他如今对跑县里己是轻车熟路,首接找到了县五金公司。柜台后的售货员听他说想买电机和粉碎机,打量了他好几眼,确认道:“同志,你确定要买?那可是工业品,需要指标的,而且不便宜。”
“指标?”王大刚一愣,“同志,您给详细说说,都需要啥手续?”
售货员看他像是真有心要买,态度缓和了些:“首先得有你们单位或者公社的介绍信,证明购买用途正当。然后要看有没有计划指标,如果没有,就得等,或者看看有没有议价的……一台小功率的电机,加上配套的粉碎机,怎么也得这个数。”他伸手比划了一个价格。
王大刚一看,心里倒吸一口凉气!果然不便宜!几乎把他们家这段时间大部分的利润都搭进去了!
但他想起母亲坚定的眼神,还是硬着头皮问:“那……介绍信咋开?我们是镇上的个体户,‘刘氏酱园’。”
“个体户?”售货员皱起了眉头,“这可就难办了。介绍信一般都得国营单位或者集体公社开。个体户……还没听说过自己给自己开介绍信买电机的。你得去你们街道或者镇上问问,看他们给不给出这个证明。”
碰了个软钉子,王大刚没有气馁。他又跑到物资局,得到的答复也大同小异。计划经济的框框,不是那么容易打破的。个体户想购买重要的工业生产资料,面临着无形的壁垒。
王大刚悻悻地回到镇上,先把打听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跟刘金凤汇报了。
“妈,情况就是这样。钱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那个介绍信,不好弄。”王大刚有些沮丧。
刘金凤听完,沉默了片刻,脸上并没有太多意外的神色。她活了兩輩子,深知其中的艰难。
“没事,打听清楚了就好。”刘金凤平静地说,泽美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介绍信的事,我来想办法。钱的问题……”她看了看账本,“挤一挤,应该够。实在不行,再去找李主任问问,看能不能预支一部分货款。”
她看向儿子:“刚子,这事你办得不错,思路清晰,没瞎撞。以后跟这些部门打交道,就得这样,多问,多听,搞清楚规矩再想办法。”
母亲的肯定让王大刚心里好受了不少。同时,他对“规矩”和“门路”有了更深的理解。光有干劲和产品还不够,在这个时代做生意,还得懂政策,会协调关系。
接下来的几天,刘金凤亲自出马了。她先是去了街道办,找到相熟的主任,说明了想购买电机扩大生产、解决劳动力不足的困难,以及因此能多解决几个待业青年就业的情况,恳请街道方面能支持,帮忙出具一份购买生产设备的介绍信。
街道办主任有些为难,这事没有先例。但他也看到了“刘氏酱园”确实带动了就业,增加了税收(虽然现在个体户税收还不规范),而且刘金凤为人做事靠谱,是街道上的正面典型。他答应向上级请示一下。
同时,刘金凤又让王大刚去县副食品公司,找李主任侧面反映了生产压力大、生产效率跟不上的困难,隐晦地提出了想进行技术改造的想法,希望能得到理解,并在付款方式上给予一定支持。
多方努力下,事情似乎出现了一丝转机。街道办主任反馈说,镇上领导对“刘氏酱园”这个个体户典型比较关注,原则上支持其改善生产条件,但具体手续还需要研究。
而李主任那边,在品尝了稳定优质的酱油供应带来的好处后(县里领导都夸副食品公司进了好货),也愿意帮忙周旋,答应在签下个季度合同时,可以适当提高预付款比例。
虽然电机还没影儿,但王大刚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比机器本身更宝贵的东西——如何在这种新旧体制交替的夹缝中,为自己争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他的“机械梦”,在现实的打磨下,变得更加清晰和坚定。
(http://www.220book.com/book/XZT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