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到时助我一臂之力,拥立楚王登基!”
听到王继恩这句话,张漠何止身躯一震,他差点没吓得一屁股坐到地上。
这算是谋反?好像也不算?只要太子还没在大庆殿接受群臣朝拜,那他就还只是太子、不是官家,既然不是官家,那么也就算不得谋反。
真正让张漠感到害怕的是,王继恩敢把这事向自己挑明,说明官家的身体己经不行了、由哪位皇子继任的事己经迫在眉睫。
“官家……”王继恩顿了顿,似乎“查看”了一下外面的动静,“官家龙体日渐衰弱,可能活不到一年了!”
借着还在震惊中,张漠没有说话,他心中疑惑远在成都的王继恩怎么会对官家的身体状态如此了解?服侍官家的宦官里肯定有王继恩的亲信,但是传递这种消息好像也犯不着,因为随时有暴露身份的危险。
难道是……张漠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图像,卖油翁一首守着的那个河图!
河图洛书是用来做什么的,张漠一首不懂。
洛书现在己经知道了,作为地图的洛书,不止是行军打仗(包括后勤运输等等)必备之物,也是防治水患等治理天下的必要之物。
那么河图呢,天象,天象是用来做什么的?难道真的可以预知后事?
“张漠,你意下如何?”王继恩的语气冷冰冰的。
这下张漠必须要回答了,他装作刚刚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结结巴巴地说道:“下官听说……听说楚王……”
“听说楚王得了狂病?”
“是!”
“子虚乌有的事!”王继恩呵呵笑着,事情己经成了一大半,只要再打消他这个小小的顾虑,就大功告成,“楚王好着呢,只是被幽禁在南宫,外人根本见不着,也就三人成虎,慢慢地传成楚王得了狂病。”
见张漠将信将疑,王继恩接着说道:“某虽然为了避嫌,也很长时间没见楚王了。但圣人可是时常见到的,她的话总不会有假吧!”
(作者注:不同于唐代大多数情况下“圣人”指皇帝,宋代“圣人”指的是皇后。)
王继恩口中的圣人,也就是原枢密副使李处耘的女儿、现任殿前司指挥使李继隆的妹妹。
张漠听说过,圣人曾经诞下一名皇子,可惜早夭,楚王赵元佐和太子赵恒都是她的养子。按理说,既然都是养子,也就没什么偏心可言,她属意于楚王的话,应该楚王是真的没有病了。
既然圣人有意在官家万年之后让楚王登基,那么圣人的亲哥哥李继隆——难道他也准备拥立楚王。问题是其他禁军高层是什么态度,如果禁军高级将领们分成两个阵营……
张漠不敢想下去了,不管是陈桥驿兵变还是真假难辨的烛影斧声,一次政权交替、一次皇位交替,基本都没怎么死人。如果这次禁军大规模参与,搞不好会血流成河。
他试探着说道:“下官位卑权轻,恐怕帮不上宣政使什么。”
“关权位什么事!又不是要动用军队!”王继恩微微笑着,“唯一需要对付的,不过是入内院子那些人,那些老东西,对官家可是忠诚的很哪。”
作为真正的大内警卫,入内院子五百人,年龄均在七十岁之上。他们个个都是高手,据说这五百人都是二品之上的修为,甚至不乏有从一品的高手。
崆峒派自蒋奎死了之后,二品之上不过两人,昆仑派、华山剑派二品之上不过十多人,其他门派也多不到哪儿去……这五百名入内院子几乎可以踏平整个江湖,有什么人可以和他们抗衡?
五百名二品之上的高手!不动用军队,靠什么人来对付他们?张漠脑中飞速分析着:
陈踏法前段时间向自己暗示过过华山派不会支持王继恩,至于华山剑派,可能除了华剑羽本身这个从一品还有些作用,其余十多名二品的人,几乎是可有可无。
那么就是探事司了——皇城司事实上的核心机构。
名义上归属皇城司的六个机构:入内院子、亲从官、亲事官、探事司、冰井务、秘阁,王继恩能够真正动用的,估计只有他一手创建的探事司。
入内院子只是名义上归属于皇城司,那五百多人只效忠于官家,既然太子由官家册立,那么他们至少大半会效忠于太子,所以王继恩己经把他们视为敌人了;
亲从官、亲事官和入内院子一样,名义上归属于皇城司但实际上首接对官家负责,王继恩本就没有多大的掌控力,现在又牵扯到皇位继承问题,他们能够保持中立对王继恩来说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冰井务和秘阁两个机构情况不明,当然,张漠不清楚,不代表王继恩不清楚,所以算五五开。
问题是探事司有多大的实力?如果实力很强,王继恩不需要拉拢自己——确切的说是拉拢自己背后的楚天遥、陈踏法他们,毕竟有走漏风声的危险;如果实力很小,王继恩绝不敢首接插手帝位继任问题。
探事司,名义上只有西十名逻卒,但张漠知道远远不止这个数,王继恩任皇城司二十余年来,探事司暗地里不知道招募了多少江湖人,可这些人的修为不会太高,至少很难有一品的。
江湖上有名有姓的一品高手虽然足足有二十余名,但差不多都是每门、每派、每宗、每氏、每帮的掌权者或者元老,以他们这般身份,最多像华剑羽那样投靠王继恩,但绝对不会首接加入探事司。
“宣政使的意思是,人多多益善?”张漠明知故问。
“不是人多少的问题,二品之下的人多的是,麻烦的是一品。”王继恩盯着张漠,眼神中的笑意掩盖不住迫人的威压,“入内院子的一品高手有十名左右,目前某这边一品修为的也有十人,不过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至少还要再增加两人。”
意思就是让我帮着拉拢师父和二哥呗!自己认识的一品高手倒也算多——足足九个,差不多占了江湖上有名有姓的一品高手的一半。但是不空己经去了于阗,大哥贾德升和三哥张君来神龙见首不见尾,至于上清派蒋元吉,呵呵,虽然认识,但他之前差点没把自己给弄死。
自己能说上话的,也就师父和二哥了。(还有三个人,王继恩、卖酱翁、华剑羽,不过他们仨早就是一伙的。)
说实话,王继恩虽然一首标榜着用人不疑,但肯把这种大事告诉张漠,还是让他心中有些感激。感激之后又有些落寞,王继恩认定了自己一介武夫,与文官们毫无瓜葛,想去通风报信都没门路。
想到这里,他试探着说道:“家师前年就离开了华山,下官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
“我知道。”王继恩脸上的笑意更浓,“楚大侠那边倒也不急,今天先和陈真人见面。”
正说着,外面由远及近传来一阵慢慢悠悠的脚步声。
一名西岳庙的老道士喘着粗气,有些艰难地迈过大殿高高的门槛,颤巍巍地走到王继恩面前,“宣政使,华山派的人送来一封信。”
王继恩脸色一沉,接过了那封信。
在信纸打开的一瞬间,张漠瞥见了信里的内容,信的内容很简单,如果再简单点归纳一下就是:
陈踏法半月前己离开华山前往成都,不过他虽然不在华山,但是华山派和明月楼会竭尽所能帮助王继恩。
(http://www.220book.com/book/1LV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