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5章 农贸惊变:匿名信后的困局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回到八十年代唐山古冶 http://www.220book.com/book/1RSG/ 章节无错乱精修!
 

暮色里的白菜叶沾着夜露,在匿名信边缘洇出暗绿色水渍。

张大冬用拇指抹开那枚钢印凹痕,矿务局档案室特有的菊花纹路在月光下若隐若现。

系统界面突然弹出红色警告框,他后颈突突首跳,眼前闪过前世工地上塔吊倒塌时刺耳的金属断裂声。

"张同志,这是要让我们厂子开染坊?"李厂长用搪瓷缸敲着办公桌,茶垢斑驳的缸底震得玻璃板哐当作响。

墙上挂钟的铜摆锤恰好挡住"先进生产单位"锦旗的"先"字,张大冬知道这是第三次谈判的关键时刻。

他摊开手绘的供销社分布图,蓝墨水标注的铁路干线像血管般穿过整个唐山辖区:"不是染坊,是给酱菜包穿上新衣裳。

您看这批试生产的五香萝卜干,要是配上独立包装和真空封口......"话音未落,系统突然在视网膜投射出1984年北京首届快餐博览会的画面,铝箔包装的即食酱菜在展柜前大排长龙。

李厂长扶了扶玳瑁眼镜,镜片反光遮住了他抽搐的嘴角。

当张大冬摸出用系统积分兑换的简易封口机样品时,老式文件柜上的绿漆突然剥落一块,露出底下"公私合营"的旧铭牌。

"年轻人就是爱折腾。"李厂长终于松口时,窗外的梧桐叶恰好落在他发黄的衬衫领口。

系统提示音在耳畔响起,张大冬看着体力值从17%跌到15%,后槽牙咬碎了半块提神的薄荷糖。

农贸市场飘着烂菜叶的酸腐味,王建国蹲在水泥台边磨刀,铁器刮擦声刺得人牙根发酸。

他的确说到做到——当张大冬的板车刚拐进东门,二十几个摊主齐刷刷拉下塑料帘。

冻柿子砸在车辙印上的闷响里,系统突然弹出周边乡镇供销社的采购清单,鲜红的未读标识像跳动的火焰。

"张哥,南孙庄的刘瘸子捎信说他们集上缺干货。"张大爷佝偻着背往他兜里塞了把炒瓜子,指甲缝里的花椒粒掉在匿名信折痕里。

张大冬摸到系统背包里的自行车票,突然想起上个月在古冶西站看到的那队驮着山货的骡车。

当夜他蹲在防空洞改装的仓库里,煤油灯把账本上的数字晃成跳动的金虫。

体力值跌破10%的瞬间,系统突然将周边六个乡镇的物资需求拆解成发光的丝线,在唐山地图上织成张闪着银光的蛛网。

他摸黑撬开生锈的凤凰牌自行车锁时,车把上凝结的霜花恰好映出启明星的方位。

郝倾城找来时,他正趴在油毡棚下核对发货单。

姑娘发梢沾着夜露,怀里捂着的铝饭盒还冒着热气。"刘芳说你三天没去澡堂子了。"她突然抓住他握钢笔的手,冰凉的指尖激得他手背青筋一跳。

"王建国往你三轮车胎里扎图钉的事......"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板车轱辘碾过碎石的声响。

郝倾城下意识往黑影里缩了半步,却又挺首脊背挡在账本前。

她今天特意换了劳动布的工装,纽扣上缠着的红线头在风里晃啊晃的,像团怎么都掐不灭的小火苗。

"你闻闻这个。"张大冬摸出个蜡封的玻璃瓶,系统出品的五香粉在瓶底闪着赭石色的微光。

当混合着八角与桂皮的香气在棚顶弥散时,郝倾城突然发现匿名信背面有串数字,像是档案柜的编号。

夜风卷着最后几片枯叶掠过铁丝网,张大冬望着系统地图上重新亮起的三个蓝点,没注意姑娘悄悄把带着体温的围巾系在了他渗血的右手腕上。

体力值停在7%的红色警戒线,而地图边缘某个闪烁的银标突然开始向矿务局方向缓慢移动,在夜色中拖出彗星般的尾迹。

晨雾裹挟着煤渣的味道弥漫进农贸市场时,张大冬的三轮车正驶过结着霜的排水沟。

车斗里摞着的二十七个乡镇供销社订单沙沙作响,最上面盖着一张用红油漆写着“特供”的桦树皮——这是南孙庄刘瘸子硬塞给他的土特产。

“张哥,早市新到的口蘑给您留了两筐!”卖干货的老赵头突然从塑料帘后探出半张脸,油腻的围裙边沿还沾着昨夜冻柿子的汁水。

张大冬瞥见王建国的磨刀石还放在水泥台子上,刀刃上凝结着一层可疑的暗红色冰碴。

系统提示音在耳膜深处震动,他掏出一包掺了系统五香粉的炒瓜子。

当第一颗瓜子壳在青砖地上裂开发出脆响时,西头卖腌菜的孙寡妇突然掀开自家帘子:“大冬啊,听说你会修封口机?”

铁皮棚顶的冰棱开始滴水时,张大冬己经帮三个摊主改装了腌菜坛的密封圈。

王建国蹲在对面台阶上削土豆,刀尖每划一下就在冻土上戳出一个白点。

当张大冬掏出那叠盖着各公社红章的订单时,老赵头突然踢翻了装蒜头的竹篓,紫皮蒜咕噜噜地滚到王建国脚边。

“都是街坊邻居的……”张大爷握着一杆老烟枪从管理室踱步出来,烟袋锅在匿名信烧毁的灰烬堆里敲了敲,“冬子你要的二十斤花椒,按厂价结账就行。”

国营厂飘来的蒸汽裹挟着酱香弥漫过铁丝网时,张大冬正在李厂长办公室画包装设计图。

搪瓷缸里的茉莉花茶终于换上了新茶叶,在玻璃板下压着的合影边缘,他注意到自己上次送的铝箔样品被郑重其事地摆在了“C位”。

“年轻人要敢想敢干!”李厂长拍在他肩头的手掌带着发酵池的温度,墙上的铜摆钟突然停在了三点零五分——那是前世塔吊倒塌的时刻。

系统弹出的物资调配表在厂长的瞳孔里投下蓝光,张大冬摸到裤兜里郝倾城织的毛线手套,食指破洞处还留着五香粉的余温。

暮色染红矿务局大楼的尖顶时,匿名信背面的档案编号在系统地图上烧出一个金边。

张大冬蹲在防空洞仓库里对账,突然发现王建国的土豆进货量比实际销量多出三百斤。

煤油灯爆出灯花时,郝倾城送来的饭盒底下压着半张劳保用品领取单——王建国上周领走了两捆钢丝和五盒图钉。

“刘芳说西头澡堂的热水管……”姑娘话还没说完,远处突然传来板车翻倒的巨响。

张大冬摸到系统背包里的微型手电筒,光束扫过墙角的麻袋堆时,某个印着矿务局抬头的牛皮纸袋正缓缓渗出暗绿色的水渍。

体力值降到5%的警报声响起,他想起王建国磨刀时总爱哼的那首小调:“钢刀斩不断滦河水……”而此刻在系统地图上,代表匿名信威胁源的银标正停在农贸市场东门,和王建国的摊位坐标完美重合。

夜风卷起一张破损的包装纸,真空封口的酱菜袋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当最后一家摊主掀开塑料帘接过供货合同时,张大冬腕上的电子表突然开始倒计时——那是他给系统设定的自动报警装置,提醒他注意体力透支。

而此刻倒计时的红光,正巧映出王建国摊位下某截闪着寒光的钢丝绳。

作者“红山朝阳”推荐阅读《回到八十年代唐山古冶》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1RS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回到八十年代唐山古冶 http://www.220book.com/book/1RS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