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的重庆,长江两岸的吊脚楼笼罩在浓稠的江雾中,仿佛一幅被水墨洇染的旧画。林远裹紧褪色的灰布棉袍,手指在中山装内袋着那份残缺的密电码——苏晴用鲜血染红的纸页上,"鹤"字的最后一笔还带着未干的血珠,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泛着暗红光泽。
"林先生,时候到了。"戴瓜皮帽的报童突然撞了撞他的胳膊,递来一张皱巴巴的《新蜀报》。头版用粗体写着"南京陷落日寇屠城",林远却注意到"寇"字右上角的铅笔点——这是地下党约定的紧急暗号。他跟着报童拐进湿漉漉的巷子,霉味混着辣椒面的辛辣扑面而来,三转两折后,停在一家挂着"普生堂"匾额的中药铺前。
药铺老板老周正对着药柜抓药,听见脚步声,故意提高嗓门:"这位客官要川贝?不巧,刚被国府秘书长买走了。"林远将报纸摊开在斑驳的榆木柜台上,露出苏晴用指甲刻在报纸边缘的"夜莺"二字。老周的手猛地一抖,戥子上的枸杞撒了半桌:"后堂请。"
地下室里,煤油灯将老周的影子投在潮湿的砖墙上,显得格外佝偻。他从保险柜里取出一个铁皮盒,里面装着半枚樱花徽章:"这是苏晴最后一次传递的情报——特高课在重庆的核心代号'鹤',与一个叫'云雀'的双面间谍有关。"
林远接过徽章,触感冰凉:"云雀?"
"中统安插在军统的眼线。"老周点燃旱烟,烟雾缭绕中露出眼底的血丝,"三个月前,苏晴在百乐门拍下的照片里,有个戴金丝眼镜的军统副官,代号'灰鸽'。他昨天突然出现在重庆,手里攥着'樱花二号计划'的密钥。"
话音未落,地面突然震动。林远冲向楼梯口,只见药铺前门被撞开,几个戴黑墨镜的军统特工持枪闯入。老周迅速吹灭油灯:"从地道走!他们要的是情报,不是人命!"
地道里弥漫着腐叶与火药混合的气味,林远跟着老周摸索前行,突然踩到一具尸体。他掏出火柴划亮,借着火光看见死者胸前的中统梅花徽章——正是昨天在码头见过的情报员。
"走!"老周拽了拽他的袖子,"灰鸽比我们想的更狡猾。"
钻出地道时,天己擦黑。林远望着雾都重庆高低错落的灯火,突然想起苏晴曾说过:"每盏灯都是一个故事,有的照亮前路,有的藏着陷阱。"他摸出怀表,表盘内侧刻着苏晴的字迹:"灰鸽=松本的棋子"。
军统局大楼坐落在中山西路,花岗岩外墙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森严。林远换上老周搞来的军统制服,跟着夜班岗哨混入大楼。走廊尽头的办公室透出微光,他听见戴笠的怒骂声:"废物!连个情报员都抓不到!"
"戴老板息怒。"另一个声音带着江浙口音,"卑职听说,中统那边也在找'鹤',不如我们..."
林远凑近门缝,看见戴笠对面坐着个戴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正是照片里的"灰鸽"。他摸出藏在袖中的微型录音机,刚要按下开关,皮鞋跟不小心蹭到地面。
"谁?"戴笠的声音骤然冰冷。
林远迅速闪身躲进楼梯间,心跳如鼓。他听见皮鞋声逼近,突然想起老周的叮嘱:"军统每层楼的消防栓第三块玻璃下,都有备用路线图。"他摸索着找到玻璃,取出油纸包着的图纸,借着应急灯的红光,看见通往地下室的密道标识。
地下室充斥着刺鼻的药剂味,林远在档案柜间穿梭,终于在最底层找到标着"樱花计划"的卷宗。打开的瞬间,一张泛黄的照片掉了出来——苏晴穿着和服,依偎在松本身边,脸上挂着他从未见过的温柔笑容。
"很吃惊?"戴笠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这就是你们的'夜莺',特高课最得意的谍报之花。"
林远转身,看见戴笠手中的枪口泛着冷光,灰鸽站在他身后,嘴角挂着讥诮的笑。他握紧卷宗,指尖触到照片背面的字迹:"1935年冬,东京银座。"那是苏晴加入特高课的第三年。
"她确实是特高课的人。"戴笠上前一步,"但三年前,她向中统投诚了。这张照片,是她亲手寄来的投名状。"
林远只觉一阵眩晕。原来苏晴的双重背叛,竟是三重伪装。她用三年时间爬上特高课的高位,只为在最关键的时刻,给敌人致命一击。
"灰鸽手里的密钥,是假的。"戴笠从卷宗里抽出一张密电,"真正的'樱花二号计划',藏在松本随身携带的怀表里。而我们的目标,是在正月十五的元宵宴会上,拿到怀表,揭露'鹤'的真实身份。"
"那'鹤'是..."林远屏住呼吸。
戴笠与灰鸽对视一眼,后者掏出一张请柬:"国民政府外交部次长周明远,今晚将在渝都饭店宴请日本公使。林先生,你愿意做我们的刀吗?"
走廊尽头的挂钟突然敲响八点,钟声在寂静的地下室里格外刺耳。林远望着请柬上烫金的"周明远"三字,想起苏晴临终前的微笑——那不是绝望,而是终于等到黎明的释然。
"我去。"他接过请柬,"但我有个条件:活着带回苏晴的勋章。"
戴笠点点头,从保险柜里取出一枚刻着"精忠报国"的银质勋章,放在他掌心:"这是她用三条特高课情报线换来的。现在,该让它派上用场了。"
走出军统局时,浓雾己笼罩整个山城。林远将勋章挂在胸前,金属的凉意透过衬衫传来,仿佛苏晴的指尖轻轻触碰。他摸出怀表,表盘上的指针指向八点十五分——距离元宵宴,还有七天。而在这七天里,他必须化身成最锋利的刀,刺入敌人的心脏。
雾角声从长江传来,惊起一群寒鸦。林远望着漫天迷雾,突然明白,在这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真正的勇士从来不是无所畏惧,而是明知前路荆棘,却依然选择负重前行。因为有些光,总要有人去点亮;有些黑暗,总要有人去终结。
(http://www.220book.com/book/233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