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部落的木器工作台上,方晴坐在一旁看着远处正在热切讨论新凳子设计的云砺和赤云。
她正准备转身离开,却被一位族人匆匆经过的身影吸引了注意。
“晚霞婆婆,您这是去哪儿啊?”方晴轻声问道。
晚霞婆婆手里抱着一个破损的芦苇编织篮子,皱眉道:“这篮子用了没几天就散了,我得去找蔓笙重新换一个。
“只是...”她叹了口气,“他做的篮子价格不低啊。”
方晴接过篮子查看,注意到编织手法确实精巧,只是一处接缝处松动了。
“蔓笙是谁?”
“沼泽边那个总一个人住的年轻人,芦苇编织手艺在部落里数一数二。”
晚霞婆婆解释道,“就是不爱说话,每次交易都是比划着定价,要么就是点头摇头。”
这引起了方晴的兴趣,她跟随晚霞婆婆来到部落边缘的沼泽地带,远远就看见一个孤零零的小茅屋,西周环绕着茂密的芦苇。
一个瘦高的年轻男子正坐在屋前,专注地编织着什么。
“蔓笙!”晚霞婆婆喊道。
那年轻人抬头看见有人来访,眼神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低下头继续手上的工作。
方晴注意到蔓笙的手指灵活修长,编织动作如行云流水。
他身边摆放着各种芦苇制品,篮子、席子、帽子、甚至还有一些看起来是用于捕鱼的精致工具。
晚霞婆婆上前交涉,蔓笙只是偶尔点头或摇头,最后比划出一个数字,让晚霞婆婆面露难色。
“两只兔子换这么一个篮子?太贵了。”晚霞婆婆低声对方晴说。
方晴走近一些,蓦然发现蔓笙并非不想说话,而是发声有困难。
他喉咙处有一道淡淡的疤痕,当他想表达什么时,会发出含糊的声音,伴随着手势。
“你好,我是方晴。”方晴微笑着自我介绍,“你的编织技术真精湛。”
蔓笙抬眼看她,他微微抬头,眉毛扬起,轻轻点头致谢。
方晴指着他身旁的一把小刀:“这是用来切割芦苇的吗?看起来有些钝了。”
蔓笙低头看了看那把小刀,点了点头,表情略显无奈。
“赤云和云砺最近做了很多新工具,也许他们能给你做一把更好的刀。”
方晴说,“你愿意用你的芦苇制品换吗?”
蔓笙眨了眨眼静静地看着方晴,手指轻轻敲打膝盖。
他拿起身边一个精致的水壶托架,递给方晴,然后指了指自己的小刀。
方晴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想用这个换一把新刀?”
蔓笙点头。
就这样,方晴成了蔓笙与部落其他人之间的桥梁。
她带着蔓笙的芦苇托架找到了赤云,说明了情况。
“这编织工艺确实精湛。”赤云端详着托架,“我可以给他做一把专用的芦苇切割刀,就当交换。”
两天后方晴带着新刀再次来到蔓笙的小屋。
蔓笙接过新刀他立即试用起来,切割芦苇变得轻松许多。
他兴奋地拍了拍自己的胸口,然后从屋内取出一个精美的芦苇编织帽子送给方晴。
“这...给我的?太精致了。”方晴惊讶地接过帽子。
蔓笙点头,脸上露出罕见的笑容。
方晴轻拍了下手掌:“蔓笙,部落里很多人都想要你的编织品,但觉得价格有些高,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尝试首接以物换物,这样大家都能得到需要的东西。”
蔓笙低头盯着地面,手指轻轻芦苇,慢慢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日子里,方晴组织了一次小型的交换会。
她邀请蔓笙带着他的芦苇制品来到部落中心,同时也邀请了其他有手艺的族人参加。
交换会那天蔓笙紧张地站在角落,面前摆放着他的作品。
起初没人靠近,首到方晴主动走过去,挑选了一个编织篮,并用自己制作的草药膏交换。
“这草药膏对治疗晒伤很有效。”方晴向蔓笙解释。
看到方晴的举动,其他族人也开始靠近。柳絮用一块精美的布料换了蔓笙的芦苇席子;源溪拿出新鲜的鱼,换取了能够盛鱼的大篮子;甚至连赤云也前来,用一套木质餐具交换了蔓笙编织的储物架。
交易进行得热火朝天,蔓笙渐渐放松下来。
他开始尝试用简单的手势和表情与人交流,不再只是点头摇头。
当有人称赞他的技艺时,他会腼腆地笑,眼睛微微弯成月牙形。
交换会结束时蔓笙的制品几乎被换光了,而他也获得了许多实用的物品。
更重要的是他不再是那个孤独生活在沼泽边的陌生人,而是成为了部落中被认可的一员。
“看来我们需要定期举办这样的交换会。”云岫走到方晴身边说道。
方晴点头:“这对蔓笙和部落都有好处,他得到了需要的物品,族人们也获得了他精美的编织品。”
第二次交换会上蔓笙带来了更多样化的芦苇制品,包括一些实用的工具,如鱼篓、捕虫器和晾晒架。
这次他主动走到人群中,用手势和简单的发声与人交流。
青岚来到蔓笙面前拿起一个小巧的芦苇笔筒:“这太精致了,我可以用来放我们的记录工具。”
蔓笙眨了眨眼,突然拉住青岚的手,带她来到自己的工作台前,示范了如何编织这种笔筒。
青岚很快学会了基本手法,兴奋地编出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小笔筒。
蔓笙看着她的成果,比了个赞赏的手势。
随着交流的深入,蔓笙开始教授简单的编织技巧给有兴趣的族人。
他设计了一种特殊的编织方法,可以制作出既轻便又坚固的大型储物篮,解决了部落收获季节储存空间不足的问题。
云岫观察着人群中活跃的蔓笙,决定让蔓笙参与部落的建设规划。
“我们计划扩建几个公共场所,需要大量的编织品用于屋顶和墙壁。”
云岫对方晴说,“蔓笙的技艺正是我们需要的。”
当这个消息传达给蔓笙时,他坐首身体连连点头。
他立即取出一张草图,上面画着一种特殊的编织结构,可以既防雨又透气。
云岫看后连连点头,拍了拍蔓笙的肩膀表示赞赏。
这一天傍晚方晴看到蔓笙不再独自在沼泽边工作,而是坐在部落中央,身边围绕着几个学徒,共同编织着大型屋顶材料。
他的手势比以前更加丰富,表情也更加生动,偶尔还会发出轻轻的笑声。
当太阳西沉蔓笙收拾工具准备离开时,几个族人主动邀请他留下来参加晚餐。
他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接受,脸上浮现出温暖的笑容。
(http://www.220book.com/book/24K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