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8章 后槽牙咬得发酸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巨匠从车间到时代引擎 http://www.220book.com/book/24LU/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巨匠从车间到时代引擎

林宇的拇指在听筒上碾出一道红印,煤炉的热气裹着陈默急促的呼吸,在他后颈凝成一层薄汗。

电话里的忙音还在"嘟嘟"响,像根细针扎进耳膜——上个月他和陈默在废品站淘来的德国《汽车技术》杂志,封皮上的"1972"还泛着黄,此刻却成了悬在脖子上的铡刀。

"得先知道是谁在盯咱们。"林宇把铁盒往怀里拢了拢,星火二字硌得肋骨生疼。

陈默蹲下身捡钢笔,蓝墨水在图纸上晕开的小团,像块没擦干净的霉斑。

他突然想起今早路过工具房时,王主任的徒弟小刘正蹲在窗根下抽烟,见他过来就把烟头踩得稀碎——那会他刚换了第三把新锁。

"我去家属院问问李姐。"陈默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镜片上的白雾早散了,眼里却蒙着层阴云,"她儿子在派出所当联防,说不定能打听到风声。"

林宇攥住他正要往外走的胳膊,掌心能摸到对方衬衫下突突跳动的血管。"别急,"他喉结动了动,"先想想,除了锅炉房,最近还有谁进过研发组?

上回老周来借扳手,你是不是多给了他根游标卡尺?"

陈默的手指在图纸边缘反复,突然顿住:"前天下午,技术科新来的刘强来借过乙炔割炬。

他说要修车间的破推车,可我后来去库房查登记——"他声音压得更低,"那本登记册第三页被撕掉了半张。"

林宇的后槽牙咬得发酸。

刘强,他记得这个名字。

上个月厂子里通报批评,说有人偷了仓库半卷铜芯线,后来被保卫科抓了现行,是个刚从劳改农场放出来的小混混,托关系塞到技术科当杂工的。

"李姐家的收音机该修了。"陈默突然说,指节敲了敲桌上的梅花起子,"我去修收音机。"

林宇明白他的意思。

李姐的儿子小伟在派出所管治安,平时爱听半导体,上次修收音机时说漏过嘴,说最近有几个"二进宫"的在厂子附近转悠。

夜色浸进锅炉房的破窗时,陈默回来了。

他的蓝布工装前襟沾着机油,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片,边角还带着派出所的公章。

"刘强,27岁,69年因偷窃自行车劳教两年,73年又因扒窃进了少管所。"陈默把纸片摊平,钢笔字在煤油灯下泛着冷光,"出来后在铁西菜市场卖鱼,上个月托他表舅——保卫科的老吴——塞进咱们厂。"他突然抬头,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吓人,"他表舅昨天值夜班,正好是咱们在锅炉房画图的那晚。"

林宇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原来不是老李,不是车间主任,是条藏在技术科的毒蛇。

他摸出裤兜里的铁盒,"星火"二字被体温焐得发烫——这是他们用三个夜班刻上去的,当时陈默说,等轿车造出来,要把这俩字用红漆描得亮亮的。

"得主动找他谈。"林宇把铁盒锁进煤堆后的暗格里,"他要一千块,但咱们厂三级钳工月工资才38块5。"他扯了扯领口,"不过...我攒了八百,陈叔上个月寄来的生活费有两百。"

陈默的手突然搭在他肩上,掌心滚烫:"我有三百,是我妈给的嫁妆钱。"

林宇愣了愣,笑了:"你小子,对象都没处就攒嫁妆钱?"

"先给国家攒。"陈默推了推眼镜,耳尖通红。

他们找了赵科长当见证人。

赵科长是老红军转业,现在管后勤,腰杆首得像根钢筋。

听说要去会刘强,他把茶缸往桌上一墩:"小同志,我给你们压阵,但先说好了——要是那小子敢耍横,我这老骨头还能把他拧到保卫科。"

月亮爬上老槐树梢时,三人站在了铁西菜市场的后巷。

刘强靠在腌菜缸上,嘴里叼着根烟,见他们过来,把烟头往地上一扔,用脚尖碾碎:"挺上道啊,带了个老帮子来撑场面?"

林宇往前一步,把用报纸裹着的钱拍在腌菜缸上:"一千块,一分不少。"他盯着刘强左边眉骨上的刀疤——那是劳改农场里留下的记号,"但我要你写个字据,保证以后不碰我们的东西,不往厂子里乱说。"

刘强的眼睛眯成条缝,伸手要抓钱,赵科长的拐杖"咔"地敲在他脚边:"先看字据。"

林宇从怀里摸出张纸,是陈默用仿宋字写的:"今收林宇现金一千元整,承诺不再以任何方式干涉红旗汽车厂职工正常工作,否则自愿接受法律制裁。"末尾还留了刘强的姓名、手印位置。

刘强的手指在纸上来回划拉,突然笑了:"挺会玩啊?

行,我签。"他摸出裤兜里的钢笔,笔尖在"刘强"二字上顿了顿,"但有个条件——下个月我表舅过生,你们得送两条大前门。"

林宇和陈默对视一眼。

赵科长的拐杖又敲了敲地面:"成,我让人从供应科调两条。"

刘强签完字,按了手印,抓起钱转身要走,又回头咧嘴:"你们造的那破车,我瞅着也不咋地。"他指节敲了敲腌菜缸,"不过要是真能开出厂门,记得让我坐第一回。"

林宇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手心里全是汗。

陈默把字据折好,塞进内衣口袋:"他要是敢反悔,这就是证据。"

赵科长拍了拍林宇的肩膀:"小同志,搞技术是好事,但得多长几个心眼。"他转身往厂子里走,拐杖声在夜色里敲出清脆的节奏,"明儿我让后勤给锅炉房换把新锁,带弹簧的,防撬。"

回到锅炉房时,煤炉里的火还没灭,映得"星火"二字暖融融的。

陈默把德国图纸摊开,系统提示突然在林宇脑海里响起:"前悬减震可尝试双A臂结构......"他抓起铅笔,在图纸背面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支架,"陈默,你看这个——"

"等等!"陈默突然按住他的手,指向图纸右下角,"这里有行小字,我之前没注意——'适用于1.8L以下排量引擎'。"他的声音发颤,"咱们的样机要是装061型发动机......"

林宇的铅笔尖戳破了纸,露出底下的煤印子。

那是他们从报废卡车上拆下来的发动机,改了三次缸体,现在正躺在仓库最里面的油布下。

"明儿去仓库。"林宇把图纸卷起来,"把发动机吊到试验台,我要测热效率。"

陈默刚要应,锅炉房的门"吱呀"一声开了。

李姐探进头来,手里拎着个搪瓷缸,"小宇,陈默,厂办刚通知——下周三有技术评审会,王厂长说要请车间里有创新的同志展示成果。"她眨了眨眼,"我听传达室老张说,名单里有你俩的名儿。"

林宇的手在图纸上顿住了。

陈默的眼镜片突然蒙上白雾——这次不是因为热气,是眼眶里的潮意。

李姐把搪瓷缸放在桌上,转身要走,又回头补了句:"老张还说,评审会要请省机械厅的领导来。"她推了推门,"你们赶紧准备,别让人家看了笑话。"

门关上的瞬间,林宇和陈默同时看向煤堆后的暗格。

那里躺着他们画了三个月的底盘图,改了十七版的发动机参数,还有用废钢板敲出来的第一块车身模子。

"得把样机擦干净。"陈默摸出块破布,沾了点煤油,"省得落灰。"

林宇走到试验台前,指尖拂过发动机上的划痕——那是他用角磨机打磨时留下的。

系统提示又响了,这次很清晰:"缸体散热片可增加15%密度。"他抓起粉笔,在墙上画了个螺旋形的散热槽。

窗外的月亮移到了锅炉房顶,把两个人影投在墙上。

一个弯腰调试发动机,一个踮脚画散热图,影子叠在一起,像株努力往高处长的树。

后半夜的风卷着煤渣扑进来,林宇打了个喷嚏,突然听见陈默轻声说:"要是评审会能通过......"

"没有要是。"林宇把粉笔头一扔,"得让他们看看,咱们的车,能开上长安街。"

墙根下的蟋蟀突然不叫了,像是被这句话惊着了。

只有煤炉里的火苗还在"噼啪"响,把"星火"二字的影子,投得老长、老长。



    (http://www.220book.com/book/24L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巨匠从车间到时代引擎 http://www.220book.com/book/24L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