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9章 技术评审会前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巨匠从车间到时代引擎 http://www.220book.com/book/24LU/ 章节无错乱精修!
 

李姐的脚步声在走廊里渐远,锅炉房的门“咔嗒”落了锁。

林宇的手指还停在图纸卷起的边缘,指节因为用力泛着青白。

陈默摘下眼镜,用袖口反复擦拭镜片——刚才那层白雾不是蒸汽,是他想起去年冬天,两人蹲在废铁堆里敲发动机壳时,王科长骂他们“不务正业”的唾沫星子。

“先清暗格。”林宇弯腰掀开煤堆,陈年煤渣簌簌往下掉,露出藏在底下的铁皮箱。

锁扣生了锈,他用钳工锤轻轻一撬,“咔”的一声,三沓图纸、半本油乎乎的笔记本、还有块用红布包着的钢板模子,依次露出来。

陈默凑近时,鼻尖几乎碰到钢板模子上的划痕。

那是林宇上周用角磨机打磨时,手滑蹭出来的。

“得补焊。”他指尖悬在划痕上方,“评审会要是有人拿放大镜看……”

“看就看。”林宇抓起块破布蘸煤油,用力擦钢板模子,“咱们的模子是用报废卡车大梁改的,他们要是嫌破——”他突然顿住,喉结动了动,“嫌破,就说明他们没试过用卡车零件造轿车。”

系统提示在这时浮现在脑海里,像块被擦亮的玻璃:“模子边缘可做30°倒角,减少冲压褶皱。”林宇的手一抖,煤油在钢板上晕开个深色的圆。

他摸出铅笔,在模子边缘画了道虚线,笔尖戳得纸沙沙响。

陈默从铁皮箱最底层抽出个蓝皮本子,封皮上“陈建国”三个字己经褪成淡蓝——那是陈默父亲下放前留下的笔记本。

“爸说过,搞技术的,要把每个小数点当命看。”他翻开本子,里面密密麻麻记着发动机热效率计算公式,“明早测热效率,得把冷却水流量记到毫升。”

窗外的月亮爬到锅炉房顶时,锅炉房的门突然被敲了三下。

林宇和陈默同时抬头。

敲门声很轻,像片落在门上的树叶,但他们都听得出——是老王的暗号。

陈默把铁皮箱推回煤堆底下,林宇抄起墙角的铁锨,假装在捅煤炉。

门开条缝时,老王的烟味先钻了进来,混着股说不上来的油墨香。

“小宇,陈技术员。”老王缩着脖子挤进来,怀里抱着个油纸包,“刚从南边倒腾来的好东西。”

油纸包摊开,是三本硬壳杂志,封皮上印着《汽车趋势》《汽车画刊》。

林宇的呼吸突然粗重起来——他前世在汽修店见过这种外国汽车杂志,里面的底盘结构图能当宝贝供着。

“多少?”陈默推了推眼镜。

老王搓了搓手指:“三百。”

林宇的后槽牙咬得发酸。

上个月他替二车间修了五台车床,攒了一百二;陈默把父亲留下的旧手表卖了,凑了八十——加起来才两百。

“都是1973年的新刊。”老王翻开一本,指着内页的V8发动机剖面图,“这里面的散热系统设计,你们造轿车用得上。”他压低声音,“省机械厅的人要是见了……”

“要了。”林宇打断他,从裤腰里摸出个布包,“先给两百,剩下的……”

“月底前凑齐。”老王把杂志塞进林宇怀里,“我信你小子能成事——上回那台改了缸体的发动机,跑起来动静比原厂的还顺溜,对吧?”他挤了挤眼睛,转身消失在夜色里,脚步声很快被风声吞没。

陈默凑近杂志,指尖抚过彩色印刷的车身线条:“这是福特的托里诺?”

“1973款。”林宇翻开另一本,系统提示像潮水般涌来:“前悬麦弗逊结构可简化为双A型摆臂”“油箱位置需避开传动轴热区”。

他的手在纸页上颤抖,“陈默,咱们的底盘图……”

“得重画。”陈默从铁皮箱里抽出第十七版图纸,“原来的前悬设计太保守,按这个改……”

煤炉上的铝壶开始“呜呜”叫,林宇抬头看墙根的老座钟——凌晨三点。

他扯了扯陈默的袖子:“睡俩小时,明早李姐送早饭来,别让她看出咱们熬了夜。”

陈默把杂志小心收进铁皮箱,抬头时眼镜片上又蒙了层雾:“要是爸在……”

“他在。”林宇拍了拍蓝皮本子,“他在每道公式里。”

第二天清晨,李姐的敲门声比往常早了半小时。

林宇刚把最后一本杂志塞进煤堆,门就被推开了。

李姐端着个大铝盆,热气裹着玉米饼的香飘进来:“昨儿看你们灯亮了一宿,熬绿豆粥时多放了把米。”

陈默接过铝盆时,李姐突然摸了摸他的额头:“凉的?昨晚没钻被窝吧?”她又转向林宇,“小宇,你眼底下青得像挂了俩煤球,可别学那些书呆子,把身子熬垮了。”

林宇舀了勺绿豆粥,烫得首吸气:“李姐,等评审会过了,我给您家那辆二八杠修修链条,保准踩起来跟新的似的。”

李姐笑着摇头:“我不要你修自行车,要你俩……”她顿了顿,伸手把林宇领口的煤渣拍掉,“要你们造出能开上长安街的车,让那些说风凉话的人闭紧嘴。”

她走后,铝盆里的绿豆粥还冒着热气。

陈默用勺子搅着粥,突然说:“李姐她……知道咱们在干啥。”

“她当然知道。”林宇咬了口玉米饼,“上次我偷拿食堂的废油擦发动机,是她替我跟张婶打掩护;上回陈科长来查岗,是她在锅炉房外哼小曲儿提醒咱们藏图纸。”他抹了抹嘴,“这院里的人,心里都有杆秤。”

接下来的三天,锅炉房成了战场。

林宇守着发动机测热效率,每半小时记一次水温、油压、转速;陈默趴在桌上重画底盘图,铅笔尖断了七回;老王给的杂志摊在煤堆上,关键页被折了角,边缘沾着机油和粥渍。

当林宇用系统提示改良了缸体散热片密度后,测功机的指针猛地跳到了28%——比改装前提高了3个百分点。

陈默的钢笔“啪”地掉在图纸上,蓝墨水在“星火”两个字上晕开:“能达到这个热效率,咱们的发动机……”

“能跟进口的掰掰手腕。”林宇扯下满是油污的手套,和陈默击了个掌。

这是他们三个月来第一次笑出声,惊得房梁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走了。

转机出现在第西天傍晚。

林宇在整理老王给的杂志时,从一本《汽车工程》里抖出张泛黄的插页。

那是张手写的底盘设计图,标注着“全框式副车架,纵梁截面120×60mm”,右下角有行小字:“适用于1.5 - 2.0L发动机,经台架试验验证”。

“陈默!”林宇的声音带着破音,“你看这个!”

陈默凑过来,镜片上的反光突然消失了——他看得太专注,连眼镜滑到鼻尖都没察觉。

“副车架能分散碰撞载荷……”他指尖沿着线条移动,“咱们之前的半框式设计太轻,遇到正面碰撞……”

林宇的手指在“经台架试验验证”几个字上反复

系统提示在这时清晰响起:“此设计可与现有悬挂系统匹配”。

他抬头时,窗外的夕阳正把光洒在“星火”两个字上,红布包着的钢板模子泛着暖光。

但喜悦只持续了半分钟。

陈默突然指着图纸边缘的备注:“材料要求是ST52 - 3低合金钢板……”他翻出厂里的材料清单,“咱们仓库里只有Q235普通钢板,强度差了20%。”

林宇的后颈冒出层冷汗。

他抓起桌上的计算器,快速按了几个数字——如果用Q235,副车架需要加厚3mm,重量会增加15公斤,首接影响油耗和操控性。

锅炉房的门被风撞得“哐当”响。

林宇望着墙上的“星火”二字,影子被拉得老长,像把悬在头顶的剑。

他摸出铅笔,在底盘图的“材料”栏画了个大大的问号,笔尖在纸上戳出个洞——那洞的位置,正好对着“副车架”三个字。

巨匠从车间到时代引擎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巨匠从车间到时代引擎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24L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巨匠从车间到时代引擎 http://www.220book.com/book/24L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