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正走后,铭七将那卷扇面小心地收在书案的抽屉里,指尖碰着微凉的宣纸,心里竟有些莫名的暖意。他想起袁正低头作画时的模样,鬓角银丝沾着晨光,落笔时手腕轻转,连带着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墨香,倒比演武场的汗味清雅得多。
傍晚操练回来,亲兵端上晚饭,是简单的糙米饭配酱菜。铭七刚拿起筷子,就见门房匆匆进来:“将军,袁尚书派人送了食盒来,说是新做的荷叶鸡,让您尝尝鲜。”
食盒打开时,一股清香扑面而来,嫩黄的鸡肉裹在翠绿的荷叶里,还冒着热气。铭七愣了愣,想起袁正清晨说“城西老字号的杏仁酥”时的温和语气,心里那点因徐骁的话而起的别扭,不知不觉就散了。
“替我谢过袁尚书。”他让亲兵把荷叶鸡分到碗里,尝了一口,肉质鲜嫩,带着荷叶的清苦,竟比府里厨子做的更合口味。
亲兵在一旁笑道:“袁尚书可真细心,知道将军在扬州吃惯了江鲜,回来怕是馋这口清淡的。”
铭七没说话,只是往嘴里扒着饭,心里却想着,袁尚书不仅画得好,连吃东西的喜好都记得这般清楚。他素来不擅长应付这些人情往来,可袁正的好意,总带着种让人无法拒绝的妥帖,像春日里的风,不烈,却让人舒服。
第二日一早,袁正的人果然送来了装裱好的折扇。紫檀木扇骨透着温润的光,扇坠是颗小小的青金石,晃一晃,发出细碎的声响。铭七捏着扇子在手里转了转,见那只鹰的羽毛被添了层淡金,在阳光下竟像是要振翅飞出来一般。
“袁大人说,青金石能安神,将军带兵操练时带着,能静下心。”送礼的仆役恭敬地回话,“还说若是将军得空,他府里新到了些南萧的雨前茶,想请将军过去坐坐。”
铭七握着扇子的手紧了紧。他想起徐骁那句“别再让人有可乘之机”,心里微微一沉,可看着扇面上那栩栩如生的鹰,又想起荷叶鸡的清香,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却变成了:“替我回袁尚书,明日休沐,我过去叨扰。”
仆役笑着应了,转身离开时,铭七还站在原地,指尖反复着扇骨上的纹路。他总觉得徐骁是把事情想复杂了,袁尚书分明是真心待他好,那些所谓的“眼神”“心思”,或许只是文人惯有的细腻罢了。就像这把扇子,画得这样用心,若真拒了,反倒显得自己小家子气。
次日辰时,铭七换上身常服,骑着马往袁府去。刚到巷口,就见袁正站在府门前等他,依旧是件月白长衫,手里摇着把素面折扇,见了他便笑着迎上来:“将军可算来了,茶都快凉了。”
进了府才发现,袁正的书房竟比他的将军府还要雅致,墙上挂着几幅山水,案上摆着个青瓷瓶,插着两支带着露珠的荷花。袁正亲自给他斟茶,茶汤碧绿,飘着淡淡的清香。
“这是南萧龙井,比咱们北地的茶更润些。”袁正将茶盏推到他面前,“将军试试。”
铭七抿了一口,果然清润回甘,比御书房的贡茶更合他的口味。他忍不住赞道:“好茶。”
袁正笑了,眼角的细纹里盛着笑意:“将军喜欢就好,我这还有些,回头让管家给将军送府上去。”
铭七刚想推辞,却见袁正拿起案上的一卷书:“说起来,前几日得了本前朝的兵书,里面有些阵法倒是新奇,将军或许会感兴趣。”
他凑过来,指着书页上的图谱讲解,声音温温和和的,带着书卷气。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他发间,银丝闪闪,铭七忽然觉得,这样的相处其实很舒服。袁正从不说朝堂纷争,也不问军务机密,只是聊些书画、茶事,或是偶尔谈些兵法,却总能说到他心坎里去。
比起徐骁偶尔的严厉和捉摸不透,袁正的温和坦荡,反倒让他觉得轻松。他甚至有些庆幸自己没听徐骁的话躲着对方——这样一位博学又热忱的长辈,若是错过了,才真是可惜。
临走时,袁正送了他一小罐龙井,还有那本兵书的抄本。铭七接过时,指尖不小心碰到对方的手,袁正的手微凉,像他书房里的青瓷瓶。
“将军慢走。”袁正站在门口目送他,声音里带着笑意。
铭七骑在马上,回头看了一眼,见袁正还站在那里,手里摇着那把素面折扇,身影在夕阳里拉得很长。他摸了摸怀里的茶叶罐,又看了看腰间徐骁给的玉佩,忽然觉得,或许事情本就没那么复杂。
至于徐骁的担忧,他想,等过些日子,陛下见他与袁尚书只是寻常往来,自然就放心了。
作者“鸣棋”推荐阅读《御宇情澜:凛影与君心》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27E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