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的晨雾中,卢凌风指尖抚过城砖上的箭痕 —— 那是当年玄武之变留下的印记。玄甲军统领佩剑在鞘中轻鸣,与 “镇国” 玉佩的共鸣比昨日更甚,两者相触的金光里,浮现出玄甲军叛将的虚影,正对着城楼深处的暗门叩首。“他当年定是在这里藏了东西,” 卢凌风望向暗门的铜锁,锁孔形状与合璧兵符完全吻合。
苏无名翻开《长安宫城图》,狄公在玄武门的位置批注着 “地脉交汇,可聚军魂”。他对照从坛主处搜出的密信,发现 “终局” 二字的笔迹下,藏着用西域墨汁写的小字:“以玄甲军血魄引地脉煞气,可覆长安。” 这与千佛洞血煞阵的原理如出一辙,只是规模扩大了百倍。
李横的金色鳞纹在暗门周围发烫,他嗅着砖缝里的气息:“有大量镇魂钉的煞气,还有... 玄甲军统领的心头血味。” 三人合力将合璧兵符插入锁孔,暗门缓缓开启的瞬间,一股寒气扑面而来 —— 里面的石壁上,刻满了血影教的终极符咒,中央的石台上,摆放着一个青铜瓮,瓮口的黑气与于阗国佛塔的圣物黑气同源。
瓮中盛放的,竟是玄甲军叛将的骸骨,骨缝里嵌着七枚镇魂钉残片,与翊麾府丢失的数量完全一致。骸骨的胸腔里,藏着一卷羊皮卷,上面记载着叛将的忏悔:“血影教以地脉煞气要挟,逼我布下此阵,唯有用统领佩剑与军旗合力,方能镇压。” 羊皮卷的末尾,画着与玄武门城砖箭痕吻合的标记。
此时,城楼下传来骚动,十几个黑袍人举着血影教的旗帜冲向城门,为首者戴着与废太子庶子同款的鬼面,手中的骨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粗壮 —— 显然是用三十副玄甲士兵的指骨熔铸而成。“终局到了!” 鬼面人吹响骨笛,玄武门的地脉突然震动,石壁上的符咒纷纷亮起,青铜瓮的黑气瞬间暴涨,化作魔神虚影冲向宫城。
卢凌风将军旗掷向虚影,玄甲军魂影的金光与黑气碰撞,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苏无名将十二镇魂钉按地脉走向嵌入城砖,钉身迸发的金光形成结界,暂时困住虚影。李横的利爪撕裂鬼面人的黑袍,对方露出的面容让三人震惊 —— 是当年在骊山逃脱的血影教余孽,也是叛将的孙子,他的臂上,刺着与祖父相同的混合图腾。
“我要完成祖父未竟的事业!” 余孽狞笑着扑向青铜瓮,却被卢凌风的长枪贯穿肩胛。他望着瓮中骸骨,突然痛哭流涕:“他们说祖父是被玄甲军害死的,我才... 才...” 苏无名将叛将的羊皮卷递给他,泪水混着血水滑落:“原来... 我一首被利用...”
当余孽亲手将最后一枚镇魂钉嵌入祖父骸骨时,青铜瓮突然迸发金光,魔神虚影发出凄厉的尖叫,在金光中彻底消散。玄武门的地脉震动平息,石壁上的符咒化作飞灰,露出里面的玄甲军军徽 —— 那是当年玄甲军驻守玄武门时留下的印记。
清理现场时,卢凌风在暗门的夹层里,找到玄甲军统领的最后一道军令:“凡我将士,当辨忠奸,守家国,纵有叛者,亦需明其缘由,昭其清白。” 苏无名将军令与羊皮卷合辑,作为《戊己营忠烈传》的终章,存入大理寺秘库。
夕阳西下时,三人站在玄武门的城楼上,望着长安的万家灯火。玄甲军统领佩剑与 “镇国” 玉佩的光芒渐渐平息,合璧兵符上的云纹,与城砖上的军徽完美重合。李横的金色鳞纹上,云纹与龙纹在暮色中交融,仿佛在诉说着这段跨越数年的守护,终于迎来了安宁。
苏无名在卷宗的最后写道:“玄武门之秘终解,血影教余孽尽除,然守护之道,在于代代相传。” 他将狄公的纸条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夹回手记,烛光下,字迹与三人的批注渐渐融为一体。
三人相视一笑,知道只要这身玄甲、这份卷宗、这身鳞纹还在,大唐的诡影便无处遁形。而玄甲军的忠魂,也将永远守护着这片土地,一如玄武门的晨雾与暮色,年复一年,见证着长安的繁华与安宁。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唐朝诡事之悍将天下行(http://www.220book.com/book/285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