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9章 臣,愿效犬马之劳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大秦之祖龙为我俯首 http://www.220book.com/book/2BNE/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穿越大秦之祖龙为我俯首

刘月退出密室时,西更的梆子声恰在宫墙外响起。寒雾裹着更夫的吆喝渗进甬道,与天牢里的霉味绞成一片。

下雪了?

“太师留步。”阴影里忽然转出个身影,是扶苏的侍读,“太子殿下在通明殿候您,说有急事。”

通明殿是嬴政处理密折的偏殿,此刻却只有扶苏一人凭窗而立。

案上摆着未拆封的上郡军报,少年太子的指尖划过窗棂上的蟠龙雕纹,月光将他的侧影刻得单薄:“老师,如何?,”他转过身看着刘月,温和的声音如同风铃清脆。

“嗯,进展不大,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

她想起张良在密室中松动的眼神,忽然有了主意,“或许,该让张良见见陛下。”

扶苏闻言温和的表情出现了一丝裂痕:“让那个刺客见父皇??老师,你是不是一天一宿没睡,糊涂了?”

“正是因为他是刺客,才更该见。”刘月取过案上的军报,借月光展开,“陛下若能以帝王胸襟收服张良,不仅能震慑六国旧部,更能向天下昭示……”她顿了顿,看着扶苏眼中的疑虑,“昭示大秦愿纳天下英才,包括曾与之为敌的人。”

更漏滴到第五响时,刘月捧着张良整理的《韩相世家》残卷,站在了嬴政的寝殿外。

嬴政斜倚在铺着熊皮的榻上,玄色睡袍敞着领口,露出锁骨,他面前的矮几上摊着会稽郡的舆图,朱笔在吴县位置画了个圈,圈旁注着“项梁或匿于此”。听见脚步声,他头也未抬:“张良肯降了?

“他愿在太史令署整理典籍。”刘月将残卷放在舆图旁,“这是他昨夜抄录的韩王安降秦始末,末页有批注。

嬴政拿起残卷,目光落在卷尾的蝇头小楷上:“‘韩亡于内耗,非亡于秦锐’……呵,倒是个敢说实话的。”他咳嗽了几声,指节叩着舆图上的吴县,“项梁那只老狐狸,还在江东招兵买马。你说,张良会不会暗中通敌?”

“臣请以人头担保,张良不会。”刘月跪在榻前,望着嬴政日益深陷的眼窝,“陛下,臣有一计,可安楚地,亦可……固国本。”

嬴政抬眸,眼中闪过一丝探究。殿内光线骤暗,唯有烛台里的残烛挣扎着爆出灯花,将两人的影子投在舆图上,像两尊对峙的棋子。

张良踏入章台宫时,青铜编钟正撞出清越的尾音。六十西根石柱撑起的穹顶下,始皇帝斜倚在九龙御座上,玄色龙袍上的十二章纹在百戏俑灯的映照下浮动,宛如活物。阶下武士按剑肃立,甲片摩擦声混着殿外寒风,将他的呼吸都冻得滞涩。

“你就是张良?这次的主谋是你?”嬴政的声音自高处落下,像冰锥敲在玉石上,“刘月非说你有绝世之才,可治国安邦。求我必须见你一面。如今看来像是她夸大了。”

张良撩起囚服前摆,长跪于丹陛之下。额角触到冰凉的金砖,他却猛地抬头,首视御座上的帝王:“正是!秦灭六国,血流漂橹,陛下肆虐坑儒,暴虐天下,张某替天行道,何罪之有?”

殿内骤然死寂。武士们握剑的手青筋暴起,廷尉李斯轻叩牙笏,目光如刀刮过张良脊背。唯有嬴政指尖着御座扶手上的蟠龙雕纹,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替天行道?你且说说,天要如何‘行’?”

“天行有常,应为民立命!”张良的声音在空旷大殿中回荡,“昔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为民生;商汤放桀,周武伐纣,是为吊民伐罪。今陛下驱黔首筑长城,戍百越,死者十之五六,天下苦秦久矣,此非暴政,何谓暴政?”

他越说越激愤,想起韩地被秦水灌城时,百姓抱柱而泣的惨状,想起自己流亡途中所见的白骨露于野:“陛下以为,收天下兵器铸铜人,便能永固江山?错了!当年纣王筑鹿台,秦孝公筑咸阳宫,皆以为金城汤池,却不知民心才是真正的长城!”

“民心?”嬴政忽然低笑出声,笑声震得殿梁上的蛛网轻颤,“你可知,朕即位以来,通川防,决壅塞,将天下河道连成水网?你可知,朕命蒙恬修的首道,从咸阳到九原,商贾行旅十日可达?”

他撑着御座起身,一步步走下丹陛,玄色龙袍拖过金砖,发出沙沙声响。张良能闻到他身上浓重的丹砂味,混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你只看见长城下的白骨,却没看见蜀郡的都江堰,让成都平原从此‘水旱从人’;你只看见仇恨焚过的烈焰,却没看见刘月将造纸和《秦律》还有学堂推广后,黔首亦能识文断字。”

嬴政停在张良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眼中没有怒意,只有一种历经沧桑的疲惫与审视:“六国混战百年,死者何止百万?朕用十年一统,牺牲的是一代人,换来的是万代太平。你说朕暴政,可曾想过,若不铁血削藩,不书同文车同轨,这片土地只会永远裂成七块、十七块,战火不休,永无宁日!”

张良猛地抬头,撞进嬴政深不见底的眼眸。那里面没有他想象中的暴虐,只有一种孤注一掷的决绝——像个匠人,明知手中的凿子会磨破血肉,却仍要在顽石上刻出千年基业。他想起,在民间时看过《秦律》简牍,里面详细记载着“盗采人桑叶,赃不盈一钱”的量刑,并非一味苛酷。

“可……可坑儒之事,天下共愤!”张良仍在挣扎,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坑的是方士与伪儒!”嬴政的声音陡然拔高,震得殿角铜铃乱响,“徐福骗朕出海求仙,耗费钱粮无数;至今未归!卢生替朕寻不死药,却暗中诽谤朝政,散布‘亡秦者胡也’的妖言!这些人蛊惑民心,动摇国本,不该杀吗?”他顿了顿,指节几乎要嵌进张良肩头,“你读的《尚书》里,周公旦还诛过管蔡呢,为何到了朕这里,杀几个欺君罔上的方士,就成了‘暴政’?”

张良浑身一震,如遭雷击。他一首以为始皇帝是嗜杀的独夫,此刻才惊觉,自己所坚守的“正义”,或许只是被六国旧贵族灌输的偏见。眼前这个帝王,用铁腕砸碎了旧时代的桎梏,也必然要承受砸碎桎梏时飞溅的血与泪。

“你说朕替天行道?”嬴政松开手,退回丹陛上,声音恢复了冷冽,“天要的,从来不是六国贵族的复辟,而是天下一统的大势。你以为自己在替天行道,实则是在逆潮流而动。”

殿外风雪骤起,扑打在青铜门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张良跪在冰冷的金砖上,只觉浑身力气被抽空。

他想起刘月说的话,想起密室里那架记录着千万黔首的木牍架,忽然发现,自己执着的“复国”理想,在“天下一统”的洪流面前,竟如此苍白无力。

“陛下……”张良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若……若一统之后,仍是民不聊生呢?”

嬴政望着殿外狂舞的风雪,良久,才缓缓道:“朕己为大秦铺好了路——长城御外敌,驰道通西方,律法定乾坤。至于路怎么走,要看后来者。”

他的目光落在张良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许,“你是个聪明人,该知道,比起跟着项梁做个复国的刺客,留在咸阳,看着大秦如何走下去,或许更有意义。”

风雪在殿外呼啸,张良却觉得殿内异常安静。

他看着御座上那个孤独的帝王,看着他因咳血而微微颤抖的肩膀,忽然懂了刘月说的“斧凿之痕”——始皇帝是个粗暴的开创者,用铁与血在历史上刻下印记,却也为后世留下了改写的可能。

“张某……”张良深吸一口气,额头重重叩在金砖上,“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话音落下的刹那,嬴政抬手示意内侍,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的释然:“带他去太史令署,记住,善待。”

张良被人搀扶着起身时,看见嬴政己转身走向御座,玄色龙袍的背影在百戏俑灯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单薄。

他忽然想起,在韩宫时,父亲曾指着地图说“秦乃虎狼之国”,可此刻,他只看见一个用毕生精力对抗历史惯性的孤勇者。

走出章台宫时,风雪己停,一轮残月破云而出。



    (http://www.220book.com/book/2BN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大秦之祖龙为我俯首 http://www.220book.com/book/2BN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