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1章 冠笄无亲,秦王亲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大秦之祖龙为我俯首 http://www.220book.com/book/2BNE/ 章节无错乱精修!
 

咸阳宫的偏殿近来总飘着漆香,尚方署的工匠们正在赶制一套赤黑色的礼器。玉笄、玄端礼服与青铜醴器摆在朱漆托盘里,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可却愁坏了负责礼仪的奉常——按周礼,女子及笄需由母亲为其梳髻加笄,可刘月自入秦以来,从未提及过亲族,只说自己是“楚地孤女”。

“总不能让宫娥替她加笄吧?”奉常擦着汗,向扶苏请教,“太子殿下,刘太师的及笄礼,究竟该由谁主持?”

扶苏正批阅着《考工记》,闻言放下竹简。他想起刘月初任太子太师时,常穿着不合身的男装,在太学讲“民贵君轻”,那时她束着简单的发髻。

如今陛下忽然要为她举办及笄礼,说是“表彰其辅政有功”,可这突如其来的恩典,反而让他心生疑虑。

“去问陛下。”扶苏沉吟道,“不过……或许,我该先问问太师自己。”

他找到刘月时,她正在典籍阁整理墨家简牍,素手翻过高台厚册,发间只松松插着支竹簪。听见脚步声,她头也未抬:“太子是为及笄礼来的?”

“太师如何知晓?”扶苏走近,见她案上放着张草拟的《墨经》批注,末句写着“生,刑与知处也”,不由得苦笑,“陛下说,你辅政多年,理当行礼,昭示天下。可奉常犯难了,按礼……”

“我知道按礼该由母亲主持。”刘月合上古籍,抬眸看向扶苏,眼中没有寻常女子谈及及笄的羞怯,只有一片清明,“可我父母早亡,宗族失散,这礼……不办也罢。”

“不办?”扶苏一怔,“陛下己下了口谕,尚方署都在赶工了。”

“太子可知道,女子及笄意味着什么?”刘月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庭院里新栽的楚葵,“意味着可以谈婚论嫁,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妇道’责任。可我入秦,是为了辅佐陛下和你,不是为了做个遵礼守制的妇人。”

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扶苏这才明白,刘月抗拒的不是仪式本身,而是仪式背后的社会规训。他想起她曾在课堂上痛斥“三从西德”,说那是“用礼教的枷锁困住女子的天地”,此刻看来,她是真的不愿被任何形式的“冠笄”束缚。

“可陛下那边……”扶苏面露难色,“他从未对哪个臣子如此上心,甚至……”他顿了顿,没说出“像对女儿一样”的话。

“或许,我该亲自去见陛下。”刘月转身,从笔筒里抽出支狼毫,“替我研墨,殿下。”

两人来到章台宫时,嬴政正在看新送来的灵渠水纹图。他见刘月穿着常服,未行大礼,只淡淡道:“你来做什么?衣服也不换是不想行及笄礼?”

“臣谢陛下恩典,”刘月长揖到地,“但臣父母早逝,无亲族主持,按礼……”

“谁说一定要亲族主持?”嬴政放下水纹图,指节叩着案上的玉笄,“当年宣太后主政时,行的是‘王女及笄礼’,由先王亲自加笄。你既是朕的臣子,又是扶苏的老师,这礼,朕来主持又如何?”

殿内陡然安静。扶苏惊得抬头,见嬴政眼中没有玩笑的意味,那枚玉笄在他掌心泛着温润的光,像极了父亲为女儿挑选的饰品。

刘月也怔住了,她从未想过,始皇帝会提出亲自为她加笄——这不仅是逾越礼制,更带着一种近乎亲情的默许。

“陛下,这于礼不合……”刘月急忙道。

“朕就是礼。”嬴政打断她,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当年你初入咸阳,为朕献策,后又有治水,造纸,立学之功,再后来你辅佐扶苏,提出将秦律编辑成书册,也是朕准了你。如今你及笄,朕为你加笄,有何不可,难道你还要驳朕不成?”

他拿起玉笄,起身走到刘月面前。近看才发现,他眼角的皱纹比上月更深了些,丹砂的气息里夹杂着药味。刘月下意识后退半步,却被他眼中的坚持定在原地。

“陛下……”她的声音有些发颤,“臣……臣不想。”

这话出口,连扶苏都愣住了。嬴政握着玉笄的手停在半空,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是更深的探究:“哦?为何不想?”

花神妖骨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因为意味着要遵从更多规矩,”刘月抬起头,首视着嬴政,“意味着要像所有女子一样,嫁人生子,困于后宅。可臣还有未竟之事——要帮太子推行仁政,要看着大秦书同文、车同轨的盛世,要……”她顿了顿,没说出“要改变历史”的话,“要做的事实在太多,没时间去‘’。”

殿外传来宫娥清扫落叶的声响,一下下,敲在寂静的殿宇里。

嬴政看着刘月眼中的执拗,那是一种他从未在任何宫妃或臣子眼中见过的光芒,像初生牛犊,带着不肯低头的倔强。他忽然想起自己十三岁即位时,面对吕不韦专权,心中也是这般不甘被规矩束缚的野望。

“你可知,”嬴政缓缓放下玉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威严,“在朕眼中,真正的‘’,不是行过及笄礼,而是懂得承担责任。你辅佐扶苏,忧心天下,早己担起了比寻常妇人更重的责任,这难道不算‘’?”

刘月一怔,从未想过的定义可以如此解读。她想起在未来时,十八岁的礼意味着独立与担当,而嬴政此刻的话,竟与她记忆中的观念不谋而合。

“陛下的意思是……”

“你的及笄礼,照办。”嬴政转身走回御座,拿起灵渠水纹图,“但不必遵循旧礼。朕会让奉常另拟仪轨,以‘女官辅政’之礼行之,由朕亲赐你‘治世’玉笄,寓意……”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图上的灵渠出水口,“寓意女子亦可为国之栋梁。”

扶苏看着刘月眼中的光,忽然明白了陛下的用意——这不仅是一场礼,更是对天下女子的昭示,是对刘月功绩的肯定,也是对扶苏未来辅政的铺路。

他上前一步,“太师…太师…”

“臣…谢恩…领旨。”刘月深深叩首,额角触到冰凉的金砖,心中却泛起一股暖流。她知道,嬴政用他独特的方式,既保全了她的“不愿”,又给了她更高的期许——做一个超越时代的“国之栋梁”,而不是困于冠笄之礼的寻常女子。

走出章台宫时,扶苏见刘月攥着袖中的玉笄,指节微微发白。他想起方才嬴政握着玉笄的手,那动作不像帝王赐礼,更像一位父亲。

也是算算年纪,在这个时代,我这样年纪的,他能生俩!

“太师,”扶苏轻声道,“其实……陛下他……”

“我知道。”刘月打断他,抬头望向湛蓝的天空,“他像父亲一样,希望我能走得更远。只是这份期望,太重了。”

玉笄在袖中泛着温润的光,刘月忽然想起,在现代时,18岁过生日时,妈妈也曾送她一支玉簪,说“宝宝,长大了,也要有自己的天地”。此刻,两世的记忆重叠,让她眼眶微热。

或许,这场特殊的及笄礼,不是束缚,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放飞——让她在男权至上的时代,真正以“国之栋梁”的身份,走自己选择的路。

而在章台宫内,嬴政放下灵渠水纹图,拿起那支未送出的玉笄,指尖着笄头雕刻的獬豸纹——那是司法公正的象征。他想起刘月说“不想”时,眼中闪烁的光,忽然低笑一声,对内侍道:“告诉奉常,笄礼上加一项:赐刘月‘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内侍躬身领命,心中却惊涛骇浪——这是只有丞相李斯才有的礼遇,如今竟赐刘月给了。

他偷偷抬眼,见陛下望着窗外,目光落在刘月消失的方向,手中的玉笄映着阳光,竟像极了一支点亮前路的烛火。



    (http://www.220book.com/book/2BN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大秦之祖龙为我俯首 http://www.220book.com/book/2BN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