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章 治水监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大秦之祖龙为我俯首 http://www.220book.com/book/2BNE/ 章节无错乱精修!
 

当刘月捧着一卷《郑国渠考》竹简走进章台宫时,秦始皇正对着一幅关中水系图凝神沉思。案几上散落着关于巴蜀都江堰、关中郑国渠的奏报,朱砂批注里透着对水患的隐忧——这正是她等待的时机。

“陛下在看水利?”刘月将竹简放在案上,故意露出卷首“泾水东注,泽被关中”的篆字。

秦始皇头也不抬:“关东大旱,郡县奏报饥民渐多。你那‘与民休息’的方略,总不能让百姓喝西北风吧?”他语气带着一丝调侃,眼中却有探究之意。

刘月心中一喜,知道话题己入彀。她展开水系图,指尖划过泾水与洛水的交汇处:“陛下,臣前几日研读郑国渠旧档,发现此渠虽灌溉关中万亩良田,但近年泥沙淤积,渠床抬高,恐有决堤之险。”

“哦?”秦始皇放下朱笔,“郑国渠是先父时期修建,丞相李斯去年才派人疏浚过。”

“疏浚治标不治本。”刘月从袖中取出自己绘制的示意图,上面用不同颜色标注着河床高度和水流方向,“臣以为,可在渠首增设‘砥柱’,利用水流自身的冲击力冲刷泥沙;再在下游分建几条支渠,既能分流洪水,又可扩大灌溉面积。”

她结合后世所学的水利知识,将“束水冲沙”和“分流灌溉”的原理用秦朝人能理解的语言阐述出来。秦始皇听得极为专注,手指随着她的讲解在图上移动,时而点头,时而蹙眉。

“你这‘砥柱’之法,可有依据?”秦始皇指着图中一个类似桥墩的标记。

“臣参考了都江堰的‘鱼嘴’分水原理,”刘月从容应答,“蜀郡李冰治水时,以石筑堤分水,使岷江既无洪涝之害,又能灌溉成都平原。此乃前人智慧,臣不过稍加变通。”

提到都江堰,秦始皇眼中闪过一丝缅怀。那是秦国崛起的重要基石之一。他沉吟片刻,忽然问道:“你说的这些,需要多少民力?多少时日?”

“若以五万民夫,配合工兵,”刘月早有计算,“一年即可完工。所需粮草,可从巴蜀漕运调拨,不劳关中百姓。”

这个回答显然让秦始皇满意。他最忌讳的就是大规模征发徭役,引发民怨。刘月不仅提出了方案,还考虑到了民力和粮草的调配,俨然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好!”秦始皇猛地一拍案几,眼中放出精光,“就按你说的办!刘越,朕命你为‘治水监丞’,协助廷尉姚贾督办郑国渠修缮事宜!”

“臣……遵旨!”刘月心中狂喜,面上却保持着恭敬,“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成为治水监丞,意味着她正式踏入了秦国的官僚体系,有了更多接触秦始皇和推行自己政策的机会。这比单纯的建言献策要有效得多。

离开章台宫时,刘月几乎要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阿忠在宫门外等得脖子都长了,看到她出来,立刻凑上前:“公子,陛下找您什么事?是不是又要问话?”

“不是问话,是任命。”刘月压低声音,眼中闪烁着光芒,“阿忠,我现在是治水监丞了,要去修郑国渠了!”

“监丞?”阿忠瞪大了眼睛,“那是什么官?大吗?”

“不大,”刘月笑了笑,“但很重要。”

成为治水监丞后,刘月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她跟着姚贾巡视郑国渠,实地考察渠床情况,与工匠们讨论施工方案。她提出的“砥柱”和“支渠”方案,一开始遭到了很多老工匠的质疑,但在她拿出详细的计算和模拟推演后,终于说服了众人。

施工过程中,刘月经常亲自下到渠底,与民夫和工匠们一起劳作。她不像其他官员那样高高在上,而是平易近人,虚心请教,很快就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阿忠看着忙前忙后的刘月,忍不住说:“公子,您现在也是官了,何必还亲自去干那些粗活?”

刘月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笑了笑:“阿忠,你不懂。只有亲自了解情况,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和大家一起劳作,才能让他们信服,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在刘月的努力下,郑国渠的修缮工作进展顺利。“砥柱”建成后,果然有效冲刷了渠底的泥沙;支渠的修建也扩大了灌溉面积,让更多的农田得到了灌溉。

几个月后,当秦始皇亲自前来视察时,看到的是一条焕然一新的郑国渠,水流顺畅,两岸的农田绿意盎然。

作者“花神妖骨”推荐阅读《穿越大秦之祖龙为我俯首》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2BN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大秦之祖龙为我俯首 http://www.220book.com/book/2BN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