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铁屑迷踪
县衙后堂被狄仁杰临时征用,充作验看之所。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气和一种难以言喻的矿物土腥味。窗边条案上,整齐地摆放着数十个白瓷碗碟,里面盛放着从县城各处收集来的“血雨”沉淀物。颜色深浅不一,但核心都是暗红发黑的粉末。
狄仁杰换上了一身素净的青布袍,袖口挽起。他摒退了闲杂人等,只留李元芳在旁协助。灯火通明,照亮了他专注而沉静的侧脸。他如同一个最高明的工匠,又像一个解谜的智者,沉浸在这些染血的粉末之中。
他先取过一柄细如牛毛的银针,轻轻拨弄碗底的沉淀物。粉末极其细腻,在银针的拨动下,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金属光泽和颗粒感。他捻起一小撮,置于掌心,用指尖细细研磨。沙沙的触感传来,带着明显的硬度。
“元芳,取磁石来。”狄仁杰吩咐道。
李元芳立刻将一块寸许长的条形磁石奉上。狄仁杰将磁石靠近掌心的粉末。令人惊奇的一幕出现了:一部分暗红色的粉末如同被无形的力量吸引,纷纷吸附到磁石之上!磁石表面很快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红锈色。
“果然!”狄仁杰眼中精光一闪,“此乃极细之铁屑无疑!遇水则生锈,故呈红色,腥气亦源于此!”
他放下磁石,又捻起一些未被磁石吸附的粉末。这部分粉末颜色更深沉,偏向红褐色,颗粒感更强,且无金属反应。狄仁杰将其置于鼻端,闭目深嗅。除了铁锈的腥气,一种更为沉厚、带着泥土和岩石特有的、略显干燥的矿物气息清晰地钻入鼻腔。他取过一点粉末,置于舌尖,极其轻微地尝了一下,随即迅速吐出,以清水漱口。
“涩…且微有土腥…”狄仁杰睁开眼,目光灼灼,“此乃赭石之粉!”
“赭石?”李元芳虽知大人博学,仍不免好奇。
“不错。”狄仁杰走到水盆边,一边净手一边解释,“赭石者,乃山中一种赤铁矿伴生之土石,色红褐,质脆,研磨成粉,可作颜料,亦名‘代赭’或‘土朱’。其色天然,其味土腥,与铁锈之腥截然不同。”他指着那些瓷碗,“这场所谓‘血雨’,实则是被人以巧妙手段,将大量铁屑与赭石粉混合,于高空撒播!遇水则铁屑生锈变红,赭石粉亦被浸湿显色,混合之下,腥气弥漫,便成了这足以乱真的‘天泣’之象!”
“高空撒播?”李元芳倒吸一口冷气,“如此巨量粉末,覆盖全城…这如何能做到?又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
“这正是关键!”狄仁杰擦干手,神情愈发凝重,“伪造天象,引发恐慌,其背后必有不可告人之目的!很可能,就是为了掩盖这枯井白骨的重见天日!凶手欲借‘天罚’之名,将柳清泉之死归咎于鬼神,转移我等视线!”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阳曲县城:“元芳,追查来源!如此大量的铁屑和赭石粉,绝非凭空而来。铁屑需经锻造、研磨,赭石需开采、碾碎,必有源头可寻!”
“属下明白!”李元芳精神一振,“铁屑来源,当查废弃铁匠铺或打铁作坊!赭石粉则需寻矿场或颜料作坊!”
“正是!”狄仁杰赞许道,“即刻行动!重点排查城北废弃作坊区域,以及城南可能产出赭石的矿坑!时间紧迫,凶手或己开始销毁痕迹!”
李元芳领命而去,如一阵旋风般冲出县衙。
调查并非一帆风顺。狄仁杰坐镇县衙,一面梳理柳清泉旧案的卷宗(虽记载寥寥),一面等待李元芳的消息。然而,一股暗流却在阳曲县城涌动起来。
关于“天降血雨乃因狄仁杰擅动枯井冤魂,触怒上天,引来灾祸”的谣言,如同瘟疫般在街头巷尾悄然滋生、迅速扩散。一些被煽动的、原本就对“血雨”惊恐万分的百姓,开始聚集在县衙附近,指指点点,眼神中充满了怀疑和恐惧。更有几个被鼓动的老者,在几个眼神闪烁的闲汉簇拥下,试图闯衙“为民请命”,要求狄仁杰停止“亵渎神灵”的查案,恢复祭祀,平息天怒。
“狄大人!血雨示警,白骨现世,此乃天意啊!再查下去,恐有更大的灾祸降临阳曲啊!”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拄着拐杖,在衙门口颤巍巍地高喊,引来一片附和之声。
“是啊大人!求您开恩,别再惊扰亡魂了!”
“定是那冤鬼作祟,才引来天泣!请法师做法超度才是正理!”
群情一时有些骚动。
张松急得满头大汗,一面安抚,一面担忧地看着狄仁杰。他深知陈万金在本地盘根错节的影响力,这谣言背后,必然有其推手!
狄仁杰站在衙门口台阶之上,紫袍在微风中轻拂,神色平静无波。他目光扫过那些激动、惶恐、被愚弄的面孔,朗声道:“诸位乡邻!稍安勿躁!本官狄仁杰在此明言:前日血雨,绝非天象,实乃奸人作祟,以铁屑赭石粉伪造而成!目的,便是制造恐慌,掩盖其不可告人之罪行!枯井白骨,乃三年前被谋害之书生柳清泉!其临终血书,指认真凶!本官身为朝廷命官,代天巡狩,查明真相,严惩凶顽,方为顺应天理人心!岂有因奸人伎俩、几句谣言便畏缩不前之理?若听信妖言,放过真凶,令冤魂难安,那才是真正的触怒天理,祸及子孙!”
他的声音清朗,字字如金玉落地,带着一股浩然正气和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过了嘈杂的议论。尤其是“伪造”、“铁屑赭石粉”、“血书指认真凶”几个关键点抛出,让许多百姓脸上的恐惧被惊愕和疑惑取代。
“伪造?是…是人弄的?”
“真有血书?指认谁?”
“狄大人…说的是真的吗?”
人群的骚动渐渐平息,怀疑的目光开始转向那些带头闹事者。那几个闲汉见势不妙,缩着脖子想溜,却被李元芳安排混在人群中的便装衙役悄然盯住。
狄仁杰趁热打铁:“本官在此立誓,必在三日之内,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给阳曲百姓,给那井底冤魂一个交代!也请诸位乡邻明辨是非,勿信妖言!凡有知晓三年前柳清泉失踪案、或近日见闻异常者,可随时至县衙禀报,本官必有重赏!若有人再敢散播谣言,扰乱视听,休怪本官王法无情!”
掷地有声的话语,加上狄仁杰长久以来“神断”的威名,终于暂时稳住了局面。百姓们窃窃私语着,虽仍有疑虑,但己无人再敢鼓噪闹事,渐渐散去。
就在谣言风波暂歇的当天傍晚,风尘仆仆的李元芳带着一身汗水和尘土的气息,以及难以抑制的兴奋冲回了县衙后堂。
“大人!有重大发现!”
狄仁杰精神一振:“讲!”
“属下先查铁屑来源!”李元芳语速极快,“城北那片废弃的作坊区,有三家旧铁匠铺。其中一家最大的,三年前因东家病故而关闭。属下带人仔细搜查,在其后院废弃的淬火池旁,发现了异常!池边泥土有大量新近翻动、又刻意用旧土覆盖的痕迹!挖开一看,下面埋着厚厚一层黑灰色的铁渣粉末!属下取了一些,与‘血雨’中的铁屑比对,质地、色泽几乎一致!定是有人在此处秘密研磨了大量铁屑!”
“好!”狄仁杰眼中光芒一闪,“那赭石粉呢?”
“属下随即赶往城南!”李元芳更加激动,“城南十里外确有一处废弃的老矿坑,县志记载早年曾出产过赭石。矿坑地处偏僻,人迹罕至。但属下带人搜索至矿坑深处一个背风的洼地时,发现了这个!”他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一个用布包裹的物件,层层打开。
里面是几块大小不一的、边缘锐利的暗红褐色碎石,以及一小撮颜色深沉的细腻粉末。
“这是未及处理的赭石原矿!”李元芳指着碎石,又捻起一点粉末,“而这,就是研磨好的赭石粉!与‘血雨’中另一种粉末完全相同!而且…”他眼中闪过锐利的光,“在矿坑洼地避风处,属下还发现了这个!”他又掏出一小包东西。
这次是几块巴掌大小、质地异常坚韧厚实的深色油布碎片!边缘参差不齐,像是被大力撕裂。油布一面沾满了暗红色的粉末,另一面则相对干净。同时,还有几段断裂的、比寻常麻绳粗壮数倍、拧得异常紧密结实、浸过桐油的绳索!
“油布?绳索?”狄仁杰接过碎片和绳索,仔细检视。油布厚实,韧性强,绝非一般用途。绳索更是坚韧异常,显然是承重之物。他翻看着油布碎片上沾染的赭石粉痕迹,又嗅了嗅绳索上残留的桐油和泥土气息,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李元芳在一旁补充道:“矿坑附近脚印杂乱,但有一处脚印很深,旁边还散落着一些同样的赭石粉,像是有人曾在此处停留、操作过什么重物。还有,那洼地周围较高的岩壁上,属下发现了几道很深很新的摩擦刮痕,像是…被什么沉重又巨大的东西反复拖拽摩擦过!”
油布碎片…异常坚韧的粗绳…矿坑洼地的摩擦刮痕…大量铁屑和赭石粉…高空撒播…
无数线索碎片在狄仁杰脑海中飞速旋转、碰撞、组合。他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洞悉一切的光芒,如同暗夜中划过的闪电!
“风筝!”狄仁杰的声音带着一种拨云见日的笃定,“是巨型风筝!唯有此物,方能承载巨量粉末,升至高空,借风势撒播,覆盖全城!”
(http://www.220book.com/book/2BS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