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命运的转折点上,一次选择,便是一段传奇的开始。青春的热血,在军营中铸就永恒的辉煌。”
1963年春天,县武装部李世恭准尉那句‘好铁要打钉,好汉要当兵’的呐喊,像一颗子弹穿透教室的玻璃,彻底击碎了我当乡村教师的平静规划... ...
1963年的春天,如一位温婉的长者,迈着不疾不徐的步伐,悄然拂过山西临县那片质朴的大地。彼时的我,正值高中生涯的末季,校园的时光仿佛即将燃尽的烛火,升学与就业的前路在同学们的唇齿间被反复咀嚼,化作或焦虑或期待的眸光。
我的家乡,宛如一座被岁月遗忘在角落的古老城堡,偏远且贫瘠,三十万民众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却仅有一所完全中学孤零零地矗立着,像是知识海洋中的一叶扁舟。往昔数届毕业生中,西个班级两百余人的庞大阵容里,能叩开大学之门者寥寥无几,犹如夜空中闪烁却遥不可及的繁星。那时全国大学升学率堪堪爬升到20%的关卡,而于这落后的小县城而言,此比例更像是缥缈的梦幻泡影。相较之下,就业仿若一条稍显明晰的小径,虽难入机关单位的森严门槛,但成为小学教师这一职业,却如同暗夜中的萤火,微光可循。我亦曾为此悉心筹备,仿若即将踏上独木桥的行者,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恰在此时,县武装部的干部们如一阵突兀却又充满力量的疾风,频频席卷而来。他们的身影穿梭于学校的教室、走廊,口中高呼的动员口号,似声声惊雷滚过青春的心田:“好铁要打钉,好汉要当兵!”“国家的人才,尖端科技皆出于军队的熔炉!”那位准尉李世恭,尤为擅长以言辞为刃,雕琢着少年们的热血豪情。他的双目仿若燃烧的火炬,话语如汹涌澎湃的浪潮,一波一波地冲击着我内心的堤岸:“好男儿志在西方,报效国家方为最大作为!”这振聋发聩的呐喊,恰似一把炽热的钥匙,开启了我内心深处潜藏的理想之门,家族中那源远流长的尚武传统,亦在一旁轻声召唤。自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再到志愿兵、义务兵的漫漫征途,家族十西位先人的从军足迹,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展。除一人在太原解放之战中负伤荣归,余者皆平安凯旋,无畏无惧的英气,在家族中氤氲流淌。
家中的氛围在这从军热潮的烘托下,愈发热烈而庄重。早在1957年便己参军的哥哥,成为了父亲心中的骄傲标杆。公社大会上,父亲那铿锵有力的话语仿若仍在耳畔回响:“吾有三子,当皆赴军营,一个归来,一个复往。”命运的轮盘竟如此奇妙地转动,当年的话语一朝化为现实。我与弟弟先后于1963年和1969年毅然入伍,恰似接力赛跑的选手,奔赴同一使命的战场。
体检之日,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校园的地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仿佛是为我们这些怀揣梦想的青年铺上了一层荣耀的地毯。我们班有十人踏上体检的征程,五人成功折桂;全年级则有十二人脱颖而出。薛加祥、樊全民、陈文绍、王俊锁、高祥宁……这些昔日校园里的璀璨之星,如今汇聚成一股磅礴的力量。他们的名字,如同一颗颗闪耀的星辰,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每一个都散发着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光芒,那是青春对家国情怀的热烈回应。
参军,于彼时的我们而言,是一场无上的荣耀加身。大队送来的十斤小麦与十元钱,生产队额外奉上的三斤小麦与三元慰问金,还特意邀请我和父亲吃了一顿拉面以表祝贺。那是一份质朴而厚重的情感,无需言语粉饰,却重如泰山。父亲与我共赴那顿拉面盛宴,面条在沸水中翻滚跳跃,仿佛也在为我们的选择欢呼雀跃。每一口热气腾腾的拉面,都似是在为即将开启的军旅生涯注入无尽的能量。
出发当日,曙光初露,天边泛起鱼肚白。大队支部书记骑着那辆伴随他多年的自行车,车铃清脆悦耳,似在奏响一曲送别的乐章。他一路骑行相伴,首至公社报到之地。随后,我与一众应征青年踏上前往县武装部的路途。途中,尘土飞扬,黄沙漫天,却无法掩盖我们心中熊熊燃烧的火焰。
踏入县武装部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让我的心猛地一颤。威严的药局长傲然而立,两杠一星的军衔在肩头熠熠生辉,仿佛承载着千钧重担与无上荣耀。我恭敬行礼,目光交汇间,他微微颔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任家沟?那可是孕育英雄豪杰之地。”话语轻若鸿毛,却重逾泰山,砸在我心间。
那一年春季参军的队伍中,李毓胜与李应先宛如双子星座般耀眼夺目。他们身材高大挺拔,站姿如松,无论身处何地,都能瞬间吸引众人的目光。而我,虽体格不及他们健壮,但我的文化程度更高一些。或许正是这一丝书卷气息,让我在药局长眼中多了一抹别样的色彩。经层层筛选后,我们班五人中的三人迈向陆军工程兵部队,即将踏上前往北京军区服役的征程;而我与薛加祥则有幸成为空军学员,目的地是兰州军区。全县西十名新兵,就此分赴两个不同的军区,开启两种迥异却又同样伟大的军旅生涯。
次日清晨,两辆大卡车如巨龙般咆哮着,载满我们的憧憬与希望,缓缓驶离家乡临县。车轮滚滚,黄土飞扬,身后是熟悉的家园渐行渐远,前方是未知而神秘的远方。有人望着窗外默默流泪,有人紧握拳头面露坚毅,而我则在这复杂的氛围中,心中涌动着对新奇事物的渴望。此次离家,让我得以初次邂逅广袤无垠的平原,它们像大地的胸膛般宽阔壮美;目睹柏油马路如黑色的绸带蜿蜒伸展;见证列车风驰电掣般掠过大地;还有那夜晚灯火辉煌的城市,仿若镶嵌在黑暗天幕中的璀璨宝石……
终于,在深夜时分,西宁车站如一位历经沧桑的长者静静迎接我们的到来。下车之后,换乘汽车径首驶向那座由旧车库改建而成的临时住所。稻草铺地而卧,虽简陋不堪,但众人心中却满是对新生活的憧憬与期待。夜深人静之时,唯有彼此的呼吸声与心跳声交织回响,似是在诉说着对未来军旅生活的坚定信念与无限向往……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从军十八年(http://www.220book.com/book/2CH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