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援越抗美的特殊岁月里,砚山机场犹如一座不朽的丰碑。条件虽苦,坚守不悔;使命在肩,信念长燃。即便面临诸多困难与人生的迷茫,那群热血的军人依旧在平凡中书写着伟大,用青春和汗水铸就了坚不可摧的防线,守护着国家与和平。
砚山机场,宛如那段援越抗美岁月中一颗璀璨却又略显沉重的星辰,深深烙印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无数人心中无法忘却的记忆。它诞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仿佛一声震天的呐喊,承载着我们那无数燃烧着的青春与沸腾的热血。
修建之初,砚山机场便遵循着“山、散、洞”这般独特的布局理念,如同一位智者精心规划着防御的棋局。“先战备后生活”这一指导思想,更是让它成为了一座为战斗而生的军事堡垒。这里的飞行保障设施,堪称一流水准,飞机在跑道上平稳降落之后,能如灵动的鱼儿般迅速被拖入洞库进行检修,随后又从另一洞口轻盈滑出,在应急跑道上昂首重新起飞。地下的世界,宛如一座神秘的城堡,机库、车库、指挥所、塔台、油库、航材军械库、飞行员休息室以及众多的人防工程,共同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完整的地系。一旦空袭的警报响起,所有的活动便能在瞬间转入这片安全的地下世界。特种车辆一应俱全,应急设备配套完善,仿佛只要一声令下,这里就能立刻从宁静的平时状态,无缝切换到紧张的战时状态。
然而,与这完善的军事设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极为简陋的生活配套设施。那些干打垒的小平房,就像岁月中沧桑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沙合土铺就的场内道路,晴天时尘土飞扬,像是一条扬起金色尘埃的巨龙;雨天则泥泞不堪,仿佛是被泪水浸泡的伤痕。各单位驻地分散得厉害,全站集合看一次电影,竟需要一个小时才能到齐,有的单位甚至还得专门派车接送。水电供应不足,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时刻揪着人们的心。对外交通极为不便,每年一次探亲,简首就是一场考验身心的艰难征程。要先搭乘汽车前往平远街,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从军十八年 再买班车票赶到开远,接着坐一整晚颠簸的米轨小火车到昆明,之后换乘大火车,一路历经石家庄、太原等地,最后还得买长途汽车票坐一整天,甚至还有一段路需要步行。每一次探亲,都是一身臭汗,精疲力竭,单程就要耗费十多天的时间。尽管过程如此辛苦,但每次探亲获准的那一刻,大家的内心依然充满了喜悦,仿佛那是黑暗中出现的一道曙光。归队时,同样要忍受辛劳,心中却若有所失,若不是肩上那沉甸甸的责任,真不愿再回到这个艰苦的地方。
住房条件简陋,参谋们只能两人挤在一间房里,那既是办公室,也是宿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没有被接兵、送兵、三支两军、五·七干校等活动的喧嚣所打扰,只是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在这艰苦的环境中,晚饭后的篮球赛成了大家最大的乐趣。那片用抢修跑道的预制水泥块铺就的球场,虽然不平整,像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但却勉强能供大家挥洒汗水。地面很硬,跳起来的时候,脚后跟隐隐作痛,可这并不能阻挡大家的热情。大量的时间都被投入到农副业生产中,用生产的收入购买电视机看电视。每当夜幕降临,大家兴致高涨,天还没黑透,就早早地把小凳子摆好占位子。要求极其简单,只要能聚在一起看看电视,享受这片刻的轻松时光,就是最大的幸福。对于云南的几个机场,大家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吃在祥云、住在蒙自、玩在巫家坝、革命在砚山。”
军队如铁打的营盘,而士兵则像流水一样更替。每年都有战士复员、干部转业,看着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离去,大家心里也不免时常犯嘀咕:三十几岁了,以后该怎么办呢?人生仿佛又来到了一个新的岔路口,前方是一片迷茫。1976年,命运又一次对我发起了挑战。我第一次上报提升为参谋长,满心期待却换来了失望,原因是没有担任过连队主官的经历。无奈之下,我又被打起背包,踏上新的征程,被派到有线连代职连长兼指导员(支部书记)。就像命运的一次捉弄,我从一个充满希望的岗位走向另一个未知的新角色,前方等待我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呢?我心中满是疑惑,但脚步却从未停歇,因为这就是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http://www.220book.com/book/2CH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