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革浪潮下,部队建设与个人发展交织碰撞。借离一线的辗转波折,是对现实困境的突围,也是在坚守与动摇间对人生方向的探寻。
在北京学习的那一年,砚山场站宛如一座被时代风暴席卷的孤岛,正经历着一场天翻地覆的巨变。战争的硝烟虽己散去,但暴露出的问题却如毒瘤般亟待根除。上级的拨款如同一场及时雨,让整个场站瞬间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大工地。营建办公室在众人的期盼中应运而生,营房、油料、航材、军械、运输等各个部门都像是接到了冲锋的号角,纷纷投身到各自的工程项目中。
此时正值改革开放的初期,社会的浪潮如同汹涌的波涛,一部分人己经率先在浪潮中尝到了财富的甜头,而更多的人则急切地想要赶上这股致富的潮流。部队内部也不再是往日的宁静祥和,仿佛被这股社会潮流搅得有些混乱不堪。做家具成了一种时髦的风潮,干部们纷纷追逐着买走私手表、西喇叭收录机等洋玩意儿,仿佛拥有了这些就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些负责工程管理、与包工头打交道的干部们,看着眼前发财的机会如同闪闪发光的金子,不少人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心思也变得活络起来。更有甚者,不少干部闹着要转业,工作的热情早己被对财富的渴望所取代。
当我从北京毕业归来时,看着眼前这片忙碌而又有些混乱的景象,我毅然选择一头扎进外场,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飞行保障工作中,对那些基建事务丝毫没有沾染。这一年的外出学习,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让我的眼界变得开阔起来,思想也如同经历了一场春雨的洗礼,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在我内心深处,一个念头如同种子般渐渐生根发芽——早点离开砚山。在这里,家属的工作和子女的教育问题就像两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清楚自己还没有达到“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崇高境界,我需要为自己和家人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一天,我怀着一丝期待拨通了老同学杨意诚的电话。此时的他己经从战勤处副处长升任后勤干部教导队队长,电话那头传来他沉稳而又亲切的声音。我鼓起勇气对他说:“我愿意到你那里去当一名教员。”他笑着回答:“你来了,可不仅仅是当个教员这么简单。”他的话就像一颗石子投入了我心中的湖面,泛起了层层涟漪。没过几天,战勤处处长詹宏开亲自来到场站,专门到我家拜访。他笑容满面地向站长提出借调我,理由是昆明指挥所要举办一期站长轮训班,希望我能去上一门课,并协助筹备办班事宜。大家心里都明白,借调往往是调动的前奏,就像是一场试用,我心中不禁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花。
我满怀期待地投入到课程准备中,然而命运却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就在课程准备得差不多的时候,站长培训班却突然推迟了。处长又给我安排了另一项任务——为后勤干部举办一期条令教导班,担任队长兼教官,地点就设在后勤干部教导队。我没有丝毫犹豫,接受了这个安排。一个多月的时间如流水般匆匆而过,郭站长几次三番打电话给詹处长,语气中充满了焦急和催促,仿佛我是他手中一件不可或缺的宝贝。等到站长培训班终于结束,处长无奈地看着我,摊开双手说:“没办法,郭站长催得太,你先回去吧。”我的心情如同坠入了无底的深渊,带着一丝失落和无奈,我不得不回到了砚山场站。
回到岗位后,我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作态度明显不如从前积极主动。有时候,我甚至会故意找些茬子给郭站长添堵,仿佛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郭站长看着我,无奈地叹了口气说:“听话的不能干,能干的不听话。”虽然我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但我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原则。我告诉自己:宁可家里没吃的,也不能让嘴里没话说;做事要经得起检查,绝不能给人留下把柄。我就像一台精准的机器,把属于自己的那份工作按部就班地完成,日子过得倒也轻松自在。
然而,平静的日子总是短暂的。空军下达了一项重要通知,要求各站完善作战预案。昆指不敢有丝毫懈怠,迅速行动起来落实这项任务。我再次被借调过去,命运的齿轮又开始转动,我的人生又将迎来新的挑战。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从军十八年》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2CH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